听见丨黄海递来的情书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08-26 20:33

黄海递来的情书

季方成/文

凌敏/诵读/音频制作

 

黄海的浪,把千年时光揉成细沙,慢慢琢出一座港—一弶港。它趴在海岸线上,像块温润的玉,嵌在海的衣襟上。这里的风会说话,说渔火的旧梦,说光伏板的新光,说滩涂下每粒沙藏着的海陆空诗行,还说灶台上飘了千年的香。

条子泥是大地的掌纹,被黄河长江的指尖反复摩挲。潮水退了,滩涂便摊开宣纸,潮沟是未干的墨痕,文蛤在墨里游,泥螺是砚台边跳脱的墨星—一它们不知道,正往渔家人的菜篮子里跳。

候鸟是春秋的邮差。数百万翅膀驮着云影落下:勺嘴鹬穿黑绒衣,用汤匙似的喙啄开泥层里的阳光;丹顶鹤踮红鞋,在浅水里跳圆舞曲。码头边,淡蓝方巾早候在石阶,围裙角沾着新摘的韭黄,竹篮里的蛏吐着细沙,“小眼睛鱼”跃动尾巴,等锅铲来场鲜美的重逢。

这里的人把720高地搭成候鸟的客栈。登高远望,麋鹿群会漫入视野,在晨光里排队,芦苇摇着绿纱,替它们遮住害羞的影子。小火车碾过湿地,每节车厢都载着“人在画里”的陶醉,风里飘来蹲门大饼的焦香—一铁锅烘得饼皮起酥,芝麻粒在热空气里炸开,咬一口,麦香混着海味的甜。风是这里的琴师。这里风电场的钢铁森林里,中车风电叶片舒展新翼,要让这片海成为风的故乡。擎天叶轮是银弦,转着转着,就把海风揉成电流,年复一年,流淌的光河够给黄海的夜,缀满比渔火更密的星灯。厨房的灶台上,昌鱼汤正咕嘟咕嘟:奶白的汤里浮着姜片,鱼身炖得酥烂,筷子一挑,蒜瓣肉便滑进瓷碗,鲜得人舌尖都要化了。

光伏板是铺向天际的蓝绸缎,阳光落上去,就化作流动的光河,顺着绸缎褶皱漫向远方。物联网的眼睛眨呀眨,替它们记着生长的日记。市集转角,韭黄炒文蛤刚出锅:嫩黄的韭黄裹着油光,文蛤肉鼓着白胖肚皮,筷子夹起时,鲜汁滴在桌面,舌尖先泛起一阵鲜津。

海在三水滩撒了把碎金,快艇追着金粒跑,溅起的浪花里,荡着赶海人的笑。赤脚踏进滩涂,泥会咬脚踝,小蟹举着螯钳咯脚心,像在问,“你的鞋呢?”沙蚕从指缝钻过,在泥水里划着痕。傍晚的游船是摆渡的,把夕阳渡成金箔画,贴在归港的帆上,“渔舟唱晚”的老调,被海浪哼成了新韵。码头的灯亮了,窗棂里飘来饭菜香,像在说,奔波了一天,该来尝口热乎的了。陆地上,黄海森林公园的水杉举着绿火炬,把天空烧得更蓝。41米高的“森林之眼”,能数清每片叶上的阳光;骑行道裹着松涛,车轮碾过的地方,鸟鸣落满车筐。巴斗渔村的墙讲着海的故事,壁画里的渔人正撒网,网起的梭子蟹在海鲜街的锅里,蹦出馋人的香—一清蒸的蟹肉雪白,蘸点醋,鲜得人直咂嘴,连蟹壳里的黄都要刮得干干净净。

踏上黄海森林公园的空中步道,像踩着云走,看见树影在脚下流淌;观鸟塔的长焦镜头里,候鸟的翅膀裁开流云,像在剪一段会飞的蓝。此刻,渔家女儿正站在码头,对着翻涌的浪喊:“我在弶港等你呀!”

风在风车叶上刻下邀约,潮声里藏着千年的等待——来啊,在条子泥踩一串诗,在光伏板的蓝光里读海的情书,在蹲门大饼的热乎气里,接住那缕漫过滩涂的呼唤。

风里潮里,都是等你的风情。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王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