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蝉
●谷子/文
●凌敏/诵读/音频制作
蝉声聒噪。树枝上那些不知疲倦的“歌手”,从早到晚,声嘶力竭地叫着,仿佛要把整个夏天都喊破。
唯独我书房窗纱上的那只蝉,却始终一声不吭。
昨日暴风雨来临时,它便躲在那里了。我起初并未注意,直到风雨过后,满院的蝉声重新响起,才发觉窗纱上多了一个黑点。走近看时,原来是一只蝉,两翼微湿,紧贴在纱上,六只细足牢牢抓住纱孔,像是怕再被风雨卷走似的。
这蝉与别的蝉不同。别的蝉在雨后总是叫得格外响亮,它却沉默着,从昨日到今日,始终不发一声。
我疑心它是被昨日的暴风雨吓坏了,又或者它与众不同,天生便学会了沉默。我不愿打扰它,只在远处静静观望。它的翅膀渐渐干了,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光泽。偶尔它会移动一下足,调整姿势,但始终不离那方寸之地。窗纱成了它的避难所,也成了它的牢笼。外面的世界有风雨,也有阳光;有危险,也有同伴的呼唤。它却选择了沉默与静止。
这沉默使我联想到许多。想到那些在人群中不发一言的孤独者,想到那些被时代浪潮淹没的无声者。
蝉的沉默或许只是偶然,人的沉默却往往包含着更深的意义。有人沉默是因为无话可说,有人沉默是因为无人可说。还有人沉默是因为有话不能说。
午后,一阵风吹来,窗纱轻轻晃动。那蝉似乎受了惊,突然振翅飞起,却在空中打了个转,又落回原处。它的飞行显得笨拙而迟疑,与那些在树梢自由鸣唱的同类相比,多了几分犹豫,少了几分果决。我不禁怀疑,它的沉默是否与这飞行能力的欠缺有关。一只不擅长飞翔的蝉,是否也因此失去了鸣叫的勇气?
我在书桌前坐下,继续我的工作,但心思总被那只沉默的蝉牵动。傍晚时分,我再次走近窗前。蝉仍然在那里,姿势几乎没有变化。我忽然注意到,它的左翅似乎有一道不易察觉的裂痕。这大概就是它沉默的原因了。一场意外夺去了它引以为傲的歌喉,使它无法加入同伴的大合唱。
这让我想起去年在医院遇到的一个病人。他曾是本地有名的歌手,后来因为声带手术失去了声音。当我见到他时,他正坐在病床上,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上停着几只鸟,欢快地叫着。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既不是羡慕,也不是嫉妒,而是一种深刻的懂得。他懂得那些鸟儿的快乐,也懂得自己永远地失去。此刻窗上的这只蝉,是否也有着类似的懂得?
蝉的一生何其短暂,人的一生又何其匆匆。在这短暂与匆匆中,我们都在寻找自己的声音。有的声音响亮,有的声音微弱,有的声音永远沉默。而沉默本身,也是一种声音。一种需要用心才能听见的声音。
在这个人人都急于表达的时代,或许我们都需要学会像那只蝉一样,在某些时刻,保持高贵的沉默。
不是为了隐藏,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王艺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