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背“宝马”载春秋
●陈卫华/文
●凌敏/诵读/音频制作
父亲一生谨小慎微,质朴节俭。用他的话说,一生挣的钱都花在房子上了。年轻时建的三间小瓦屋,是村里第一栋瓦房。
古稀之年,实现“财富自由”的父亲,想买四轮的老年代步车,我们笑称买“宝马”。为此,他多次去镇上考察,款式中意,只是价钱有点贵,抵得上他两三个月的工资。母亲吸取他买戒指上当的教训,坚持让他等我们放假回去再买。
考虑到父亲已七十多岁,又重度耳背,开车上路安全是个问题。三个子女都劝他最好别买。谁知父亲异常激动,嗓门洪亮:“这是我余生的愿望!我一定要买!”那执拗的模样,像极了儿时我们索要心爱玩具被拒时的样子。见他铁了心,家人只好妥协,好在他虽耳背,身体还算硬朗。
那年国庆节,我和先生回老家为他圆梦。女婿一大早陪他去镇上选车,一直等午后一点多,才见两人一前一后,各自驾着一辆车回来了。原来好事多磨。
因父亲耳背沟通不畅,之前谈好的那家竟没有现货,且先生看过样车后,觉得性能欠佳。于是,他带父亲转战另一个镇,比较了几家,最终才挑到父亲满意的那一款。饭桌上,一向沉默寡言的老父亲忽然话多了起来。他端着酒杯频频向女婿敬酒,红光满面地笑道:
“有辆车上街买东西,冬天带你妈去洗澡,多方便啊,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父亲年岁越大,耳朵越背,与我们交流也愈发少了。那天,他真情流露,絮叨了许多心里话。望着老父亲孩子般的兴奋,母亲笑意盈盈的脸庞,我心中忽生惭愧,父母老了,如此容易满足,子女只需为他们付出一点点,他们便欢喜得不得了。作为子女,我们为父母做得太少了!
几天后回老家办事,我在父亲的后车厢外,用黑漆喷上四个醒目大字:“老人耳背!”只盼后方司机多加关照。
这些年来,父亲的“宝马”已陪伴他十几个春秋,一路总算有惊无险。车子与主人一同老去,出勤率日渐降低。去年母亲离世,没有女主人乘坐的“宝马”,到了冬天,载着爱泡澡的男主人往返于澡堂,有些落寞。
真希望父亲的爱车能一直陪伴主人,“解甲归田”的日子,来得越晚越好。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