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丨家乡的夏雨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08-13 20:59

家乡的夏雨

杨兆龙/文

凌敏/诵读/音频制作

大伏回家“息夏”是中午决定的。乘坐高铁到家已是傍晚,此时暑气还未消退,热得像蒸笼。蝉声音嘶哑地贴在树叶背面,晒了一天的水泥路还烫脚。

西边的天色陡然暗沉下来。方才还悬在天际的几缕晚霞,忽地被黑压压的云团吞尽了。二叔屋后那棵老榆树最先感知风雨将至,满身叶子簌簌地抖,那些早已显出倦容的老叶,终于支撑不住,纷纷扬扬跌落下来,在风里打着旋儿。风却毫不留情,卷起它们抛向墙角,它们惊魂未定,又被另一股更强的气流撕扯着抛向高空,瞬间四散零落。

“暴雨要来了!”门前的菜地里,二叔加快锄草的节奏大声嚷嚷着,坐在院子里的二妈赶紧起身收衣裳。也就开门关门的时间,天际滚过一声闷雷。紧接着,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砸了下来,带着一股炽热。久旱的土地腾起一阵灰黄的尘烟,雨点砸在滚烫的水泥地上,旋即蒸发,留下一个个深色的小圆点。

雨势骤然凶猛。稀疏的雨点迅速连成线,织成密密的帘,转眼间又汇成铺天盖地的白茫茫雨幕。道路上、田野里、小溪旁,雨水欢快而肆意地奔流、汇聚,干旱太久的土地贪婪地张开了纵横交错的裂口,像无数嗷嗷待哺的小嘴,发出细微的吮吸声,大口吞咽着这从天而降的甘霖。夏日的雨,性情最是急躁分明。方才还雷霆万钧,不知何时,那鼓胀的风囊却渐渐瘪了气力。风势一弱,先前那狂躁得几乎要掀翻屋顶的暴雨,没有了风的加持,也仿佛骤然失去了倚仗,顿时显出几分意兴阑珊。

雨收云散,天空被彻底洗刷过一遍,明净澄澈。村庄被雨水彻底浸泡过,浮尘涤荡,万物清亮。空气湿漉漉的,饱含着被唤醒的泥士的腥甜、草木洗尽尘埃的清新,还有水塘里雨水涨满的凉润。深深吸一口,这沁人心脾的凉意便直透肺腑,仿佛连五脏六腑都被洗得干干净净。这便是故乡雨后的气息,独一无二,刻骨铭心。

雨水在低洼处汇成小小的镜面,倒映着被晚霞点燃的天空。我蹲下身,水面映出自己模糊的面容,仿佛时空在此重叠,恍惚间,竟似看见童年的影子在水波里晃动—一那个赤着脚丫、在雨后的泥地里撒欢奔跑的孩子,裤脚高高卷起,溅起的泥点如墨梅般甩在后背上。

暮色温柔地弥漫开来,像滴入清水中的墨,一圈又一圈地洇开。各家灯火在窗棂里透出昏黄的光,在湿漉漉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温暖。炊烟袅袅升起,带着柴火特有的焦香,混合着雨后潮湿的水汽,在村庄上空氤氲成一片朦胧的纱。母亲们在灶间忙碌的身影被灯光放大,在墙壁上拉长,锅铲碰撞的声响,伴随着米饭将熟的甜香,丝丝缕缕飘散出来,织成一张名为“家”的网,牢牢网住了游子的心。这便是家乡的夏雨。它来得酣畅淋漓,去得干脆利落。每一场夏雨过后,田里的庄稼便蹿高一截,树上的果子便红润几分,连门前被晒蔫的草坪也重新挺起了碧绿的脊梁。故乡的土地,便是在这一场场雨里变得日益丰饶,日益深沉。

 

编辑:梁鹤龄 李艳 王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