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丨父亲树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07-21 21:30

父亲树

●仇爱琴/文

●凌敏/诵读/音频制作

 

父亲属牛,却分明如树。那棵镇口的老白果树,繁茂如盖,挺拔于风中。父亲的身姿便像这般,在我心中立定了。

父亲考取了军校,在军旅中深得官兵嘉许。然而他却卸下军衔,甘愿回到大冈镇,如种子落地,一心要深植于故乡的土壤。他先后参与筹建工具厂、农具社、皮革机械厂。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又亲手研制出运动鞋龙门下料机—一父亲那双捏过笔杆的手,竟也能拨动钢铁的脉络,从无到有,点化出崭新的机器来。那时他常伏案至深夜,眉头紧锁,图纸铺满桌子,如同拓荒者于荒原上开垦,默默耕耘着家乡的产业,如今的鞋机已遍及省内外,这些都凝聚着父辈的汗水和期盼。

父亲忠孝仁义,对困窘者,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怜悯。逢年过节,他惦念着农村清贫同学的父母,十五元、二十元不等地寄去慰藉;他更将一位孤苦老太接进家中,一养就是二十余载,直至为其养老送终。

家中多一副碗筷,便添了二十余年的烟火熏染——父亲之善,如树荫广覆,悄然庇护着许多飘零的生命。

在家乡,这些善举至今被传为佳话。父亲对于我们兄妹三人,是一棵立规矩的树。记得在童年时,父亲教我们唱《红星歌》。上小学时,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要打好基础,真诚待人,品学兼优。上初中时,父亲的叮咛时刻在耳边响起:人要有志,笃志好学,志向高远。我参加高考时,父亲出差回来带给我高考复习资料,我感动万分。当我高考落榜时,他带着慈爱的目光对我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干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你只管努力,沉淀会给你一个惊喜。那年,我初到供销社上班,他神色郑重:“钱过手要像火炭过手,公私分明,是营业员的本分。”话语朴素,却如烙印刻入我心。后来我恋爱了,父亲悄悄流露忧虑,他盼我寻个家境宽裕的女婿。但我自有坚持,父母终究还是心疼女儿,默默将关切化作日常的嘘寒问暖。1990年,我调往盐城,临行前,父亲哽咽,眼眶里闪着泪光,却又强自按捺,只反复嘱托车轮滚动,看到父亲的背影,那含泪凝望的面容便定格成了我记忆里的一道深痕。

父亲终究像树一样耸立在天空中静默地远去。他离别已经三十个春秋,然而,父亲树早已将根脉深深扎进脚下的土地。今年初春,父亲初中同学杨叔叔寻了三十年,终于找到我们兄妹,杨叔叔激动地说出埋在心里60多年的秘密:那年春节回家,他的母亲告诉他,我父亲曾经将其在部队时发的津贴寄到他家里。

杨叔叔找到我们时连夜打电话给远在广州和昆山的两个儿子,见面时杨弟弟深情地说:“我感觉仇叔叔还活着,他的善良一直感染着我们,也将精神无声栽种在我们的血脉里。”岁月匆匆,时光荏苒。如今我们都是爷爷奶奶了,但忠孝良好的家教美德必将代代相传。

父亲这棵树,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风过时,那飒飒之声却愈发明晰—一因我们已成了新的树,挺立之处,便是父亲生命延伸的郁郁葱葱。在黄海湿地,你看家乡大地树木成林,善行天下,河面如镜,生态美如画。

 

编辑:梁鹤龄 李艳 王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