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爸爸的话
●刘桂先/文
●凌敏/诵读/音频制作
1979年8月,刚刚高中毕业的我,正赶上招考镇民办教师。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我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复习备考之中。
离考试还有两三天时间,镇电影放映队来我们生产队放电影,并且是两部影片连着放,放映场就在距我家八九十米的“晒场”上。要知道,那个年代看一场电影是多么奢侈的事啊。面对“诱惑””,我怎能不动心?我偷偷看一眼坐在一旁陪我的爸爸,非常希望得到他的同意或者默许。
“想去看电影啊?”爸爸明知故问。“嗯。”我老老实实地点点头。“你自己拿主意。”爸爸语重心长地说,“要我说啊,你今天在家复习不去看电影,将来电影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你今天放下复习去看电影,以后很有可能就没有机会看电影.”
爸爸的话有点绕,但并不难理解。他话的意思是,如果我今晚不去看电影而在家好好复习,说不定就能考上教师资格,考上就有了一份工作,到那时想看一场电影还不是很容易的事?如果考不上教师资格,哪还有心情和精力去看电影?
爸爸的话我听进去了。我调整自己的情绪,静下心来在家里复习不去看电影。在随后的考试中,我考取了民办教师资格,有了一份工作。之后,我不断学习,不断考试,也不断改变自己的命运。
考上教师资格后,镇上把我分配到一所农村小学任教。正式开学的前一天——1979年8月31日一大早,爸爸用家里唯一的旧飞鸽自行车驮着我,送我到村小报到上班。
眼看村小就要到了,爸爸停下车子,帮我把衣服理整齐,叮嘱我:“虽然你还不到20岁,在爸爸眼中还是一个孩子,但到了单位,大家就把你当大人看了,你也得有个大人的样子。”
“你不但要教学好,而且要肯做事。”爸爸把挂在自行车龙头上的手提包递给我,“平时要有眼力见识。每天早上趁大家还没上班,你把办公室打扫干净,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我又点点头,把爸爸的话一一记在心上。很快,我就融入了学校,融入了同事。
如今,我到了退休的年纪。大半辈子走过来,值得回忆的人和事自然很多,但不知怎么回事,我经常想起刚工作时爸爸对我说的那几句话。我越想越觉得他那朴实的话语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他不但教导我如何对待学习,如何对待工作,而且启发我如何处
世,如何做人……
几十年来,不管在什么岗位,我都不敢懈怠。我做过单位的办事员,也当过部门的负责人。我没有大富大贵,也没有大起大落;我既非功绩卓著,也非平庸无为;我无愧他人的期待,也无愧自己的内心⋯而这一切,很大程度得益于爸爸说的话,得益于我听爸爸的话。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