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丨豆腐常香
2025-06-23 21:51 我言新闻

豆腐常香

戴晓锦/

凌敏/诵读/音频制作

老话说世上三样苦:行船、打铁、磨豆腐。单说那磨豆腐,以前全是靠人力,无论冬夏,半夜就起,体弱力小者负责向磨眼里填料、清理磨膛,要眼疾手快;力壮者一两人推拉由三根木棍组成的细长三角形磨架,磨架顶点的立杆牵动石磨转,一圈一圈循环往复,石磨嗡嗡声如闷雷。

出浆后用白纱布袋滤浆,滤好浆便煮浆,一口大锅上盖两只半圆形锅盖,这样察看锅内情形时只需挪开半边,能省一半力。大锅烧开后点卤,真是一物降一物,蛋白质凝成豆花。将白布袱子铺在一尺左右见方的木格内,把豆花舀到白布袱子上,盛满后把袱子包好,取一正方形木板卡在木格中,就上“榨”了。

“榨”,是一根长不及一丈的粗木方,一头固定,男人铆足劲用双手压这一头,继而整个人坐压上去,只听咯咯响,拿一根早固定好长短的绳套拴住“榨”这头,利用杠杆原理把豆花所含的水挤出。人们终于可以稍稍歇会儿,一个时辰后,豆花成豆腐,白胖香嫩。这时的豆腐还没有落水(放进水桶养着),寻一头蒜拍碎,以盐、酱油拌上,鲜嫩爽口,有条件的淋上几滴芝麻油,哎哟哟,打嘴巴子也不肯丢,能端上桌招待姑奶奶的。

环一圈铁丝、扎一只草把,就组成豆腐望子。望子升上木杆,告诉人们有豆腐卖,望子下垂说明豆腐已经售罄,如果不挂望子就是歇业,不必跑空。

青菜豆腐保平安。豆腐是寻常人家的家常菜,咸菜烧豆腐、麻辣豆腐,浓浓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城区生活多年,我总觉得解放路老街上的豆腐包子比肉包子更鲜美。

豆腐不仅能制作美食,还具药效。古代医家认为豆腐能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可治赤眼,消渴等。

过年前更是家家提前约,豆子送到豆腐坊加工一缸豆腐,年前吃到年后,寓意代代福、代代富。

做豆腐要靠好水。以前或打井,或寻甜水塘。做豆腐的修旺每天傍晚从村里的水塘担水回家,早上担着豆腐担子叫卖。他家的豆腐“老扎”,出货虽略少但滋味醇厚,村民都抢着买。后来修旺扩大生产规模,安装了电磨磨豆子,改用自来水,人倒是省事,但人们就觉得豆腐不是从前的味儿了。

小时候,我到二姑家玩,二姑家靠着一家豆腐坊。阵阵香味诱得我直咽口水。二姑到煮豆浆的大锅上挑了两张豆腐皮,四分钱一张,我一张,表哥一张,两人吃得肚子饱饱,小嘴流油。一锅浆挑出的豆腐皮不能多,挑多了豆腐不好吃。

今年清明节回老家,听说二姑父生病了,忙和哥一起去看望。二姑父在房里休息,九十二岁的邻居崔爹陪他聊天,二姑正在地里挑羊草,家里养着四头大羊。见我们登门,二姑忙洗手要煮鸡蛋茶招待。我们没让她忙活,拉她坐下来闲聊,说起四分钱一张的豆腐皮,二姑笑了:“这是五十年前的价了。”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王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