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批、江苏唯一的碳达峰试点城市,以及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的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盐城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这里是江苏打造“海上三峡”的主战场,如今已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并网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的城市和长三角绿色能源的“心脏”。
服务地方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电力保障是核心支撑。一直以来,盐城供电公司以“盐电铁军”的担当,紧扣地方“双碳”目标,通过政企协同提速新能源项目建设、创新服务推进分布式新能源并网、多维施策助力企业节能降碳,将电力服务深度融入盐城绿色转型大局,以精准举措打通绿色发展“电力脉络”,持续为整个区域的城市群输送清洁动能,书写着“风光互补、绿电涌动”的新篇章。
政企协同“盐速度” 服务新能源重大项目落地投产
新能源重大项目,是推动地方绿色转型的关键载体。盐城供电公司以政企联动为抓手,打破流程壁垒,推动新能源项目从“等电用”变为“电等项目”,实现建设投产加快跑出“盐速度”。
6月26日,江苏盐城智泰新能源(东台)年产20吉瓦时储能电池项目110千伏业扩配套工程提前60天投运。作为2025年盐城市重大项目之一,早在该项目提出用电申请前一个月,盐城供电公司便依托“新能源重大项目档案库”,预启动配套电网规划,根据项目档案预估40兆瓦用电负荷需求,倒排时间节点、规划建设方案,兑现“让电等发展”的服务承诺。
今年以来,盐城供电公司创新建立政企联动电力需求快速响应机制,对省市级新能源相关重大项目进行动态跟踪,详细记录项目类型、投资规模、建设周期及各环节时间节点,提前预判用电负荷。在项目提出用电申请前,便同步启动配套电网规划,倒排建设工期,让电网建设与项目进度“同频共振”。
流程重构进一步打通项目落地“堵点”——公司发布10千伏、35千伏业扩流程横道图,以时间为横轴、流程为纵轴,清晰标注各环节串并行关系,让复杂流程“一图读懂”。数据显示,横道图推行后,新能源项目高、低压业扩时长分别同比压降11.43%、7.20%。在服务埃克森10吉瓦时储能电池项目时,接入方案确定后,供电公司立即在评审阶段并行开展可研设计,联合政府部门现场会商,政企合力“双向奔赴”,将项目前期准备时间大幅缩短至10个工作日。
公司还为每个新能源重大项目配备专属“电管家”,提供全周期贴心服务:从前期用电咨询、接入方案定制,到中期施工用电保障、安全指导,再到后期验收送电、投运后用电维护,“电管家”全程跟进,及时解决设备调试、负荷调整等问题。截至目前,已保障10余个省市新能源重大项目顺利接电投产,在15个省级及以上园区全面推行标准化“开门接电”服务,持续夯实新能源项目电力保障基础。
创新服务“盐高度” 领跑分布式新能源并网发展
光伏发电,是盐城地区新能源主要增长点。截至7月底,盐城光伏发电装机达1006.9万千瓦,是全省唯一光伏发电超1000万千瓦城市,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746.9万千瓦、占比74%。盐城供电公司以政策为引领、以服务为纽带,破解分布式新能源并网难题,推动盐城分布式光伏发展领跑全省,为构建地方绿色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政策精准传导是提升并网服务效率的重要前提。公司建立分布式光伏政策文件动态更新机制,实时跟踪国家、省、市新能源政策调整方向,定期组织市、县、所三级业务人员开展政策培训,确保一线服务人员精准掌握并网标准、补贴政策等关键信息,让政策红利快速直达客户。
分层服务网络则让客户诉求“高效响应”。公司构建覆盖市、县、所的光伏专员网络,三级服务窗口均配备专职光伏专员,实行“一口对外”受理模式;建立光伏接入“日点调”机制,每天汇总并网进度、协调堵点问题,确保项目从申请到并网全流程“不卡壳”。针对天合光能(盐城基地)这类全球光伏技术领先的企业,公司推出“一对一”专属服务:客户经理定期上门检查配电房设备健康状态、监测生产车间用电负荷,结合电费账单与生产排班表定制“一企一策”能效诊断报告。今年7月,客户经理刘翔宇为企业测算“经济账”,建议调整基本电费计收方式、对低负载变压器减容,帮助企业每月降低用电成本约5%,实现扩产与降耗双赢。
面对政策窗口期带来的并网压力,公司联动服务更显实效。今年年初,国家明确6月1日后并网的光伏项目执行市场化竞价,引发“5·31抢装潮”。国能陈家港发电有限公司建湖分公司2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面临并网时间紧、收益不确定的压力,若延迟投运,其月度收益可能减少30%-40%,相当于损失近十万元的电费收入。针对该项目并网标准高、流程复杂的特点,盐城供电公司联合地方政府、企业建立三方联动机制,提前梳理接入方案,协调解决设备调试、验收等堵点,将并网周期压缩40%。同时抽调专业骨干成立光伏服务攻坚小组,“一户一策”实时跟踪项目进度,通过“周沟通、旬衔接、月复盘”机制提供全流程支持,帮助项目较原计划提前20天投运。
今年上半年,盐城供电公司累计服务2.1万个分布式光伏项目按期并网,新增装机容量170万千瓦,规模居全省首位,让更多绿色电力接入电网,为盐城能源结构转型注入“绿色新动能”。
精准施策“盐温度” 助推企业绿色转型低碳发展
企业是绿色转型的“践行者”。盐城供电公司从节能降本、绿电供应两端发力,为企业定制绿色转型方案,帮助企业应对国际绿色贸易规则,让电力服务成为企业低碳发展的“助推器”。
“一企一策”能效诊断,帮企业算好“节能账”。今年5月初,公司在大丰区南阳镇阀门工业园区启动“电暖流·助企行”专项行动。作为“中国阀门之乡”,南阳镇聚集近200家阀门企业,85%产品出口欧美,受国际贸易关税压力影响,企业亟需通过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在纽威工业材料(大丰)有限公司,客户经理赵健现场建议:“将热处理等高耗能工序转移至谷电时段,可大幅降低电费支出。”企业采纳后,不仅新增2条精加工生产线、产能提升20%,而且节省电费支出18%。专项行动中,公司为每家企业建立专属用能档案,通过分析负荷曲线、功率因数等12项指标,精准找出用能问题,累计帮助15家企业降低用电成本超300万元。
绿电可溯源供应,帮企业筑牢“绿色竞争力”。作为出口导向型城市,盐城企业需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国际绿色贸易规则,而绿电“可溯源”是关键。公司通过改造变电站,为园区打造绿电“专属通道”——在大丰港零碳产业园,锦城变电站专门腾出一条母线,仅接入园区周边风电、光伏等绿色电力,并定向输送给园区企业,实现绿电从“发电到用电”全流程追踪,确保每度电的绿色身份可认证。
2024年以来,射阳港110千伏临港变电站、滨海港110千伏工业变电站等均完成绿电母线改造,目前盐城三家零碳产业园已实现可溯源绿电接入。为满足园区绿电“即插即用”需求,公司聚焦“主网+配网”协同,投资近1.2亿元改接线路24.5千米,接入绿电装机174.25兆瓦,每年可提供11.43亿千瓦时绿电,为园区企业绿色生产提供稳定保障。“未来我们将建设更高层级变电站,接纳更多绿电,让企业用绿电更方便、更安心。”盐城供电公司发展部主任王立成说。
从新能源项目提速到分布式并网领跑,再到企业转型赋能,盐城供电公司以电力服务为纽带,持续为地方绿色转型注入澎湃动能。全球滨海论坛召开在即,再次吸引世界目光的盐城,以电网为笔、绿电为墨,绘制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让绿色发展的“盐城画卷”愈发鲜明。
鲁璐 记者 姜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