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味记丨东台鱼汤面
2023-11-27 09:06 记者 苏新辉

面条细滑、汤白汁浓。张莉琳 摄

东台有句俗语“吃面不吃汤,骨里受大伤”,说的就是东台的传统小吃——鱼汤面。东台鱼汤面属于淮扬菜系,注重刀工,讲究火候,面条细滑、汤白汁浓,滴点成珠,每一根面条都充分吸收了汤汁的鲜美,令人回味无穷,难怪当地老百姓常说“吃一碗,想三年”。

东台鱼汤面最具特色的便是它的汤料,鱼汤的主要材料是鲫鱼,按照东台传统的制法必须选用野生鲫鱼、鳝鱼骨、猪骨等原料,熬制过程中不放佐料,全靠吊汤师傅的煸炒功夫。

别看一碗面端上桌简简单单,制作时可是需要三番入锅。将鲫鱼、鳝骨、猪大骨,在油锅中滚过一遍,锅中水烧开后,把它们投入水中,大火烧沸,待到汤色转白后用淘箩过清鱼渣,倒出的便是第一份鱼汤。再将熬过的全部鱼骨倒入铁锅,先用文火烘干,然后放油入锅,用小火把鱼骨煸透。这时加入开水,再度大火烧沸,过清鱼渣,成为第二份鱼汤。第二份汤熬好后,用同样的方法,把汤再熬制一遍,过一遍筛,再将鱼汤下锅,和着煸炒好的猪大骨、虾子、黄酒、葱姜等烧透。将鱼肉尽数化在汤中,使得汤成之后不分层不出油,香气扑鼻。经过专业的三煸三炒三滤工序,鱼骨都碎成了渣,使汤色乳白,口感鲜美细腻。

一碗鱼汤面的背后,也承载了一段历史。相传乾隆年间,东台有一家开面馆的老板,无意间在街上发现了一家新来的卖面条的小摊子,便去买了一碗。端在手上一看,只见面汤浓厚雪白。一会儿工夫,碗面上就结了一层薄膜。他尝了一口,又鲜又香,比自己店里的不知要强多少倍。老板心里一动,便向摊主细细盘问。原来,那摊主竟是来自皇宫的御厨。由于有一次没有把汤烧好,就被逐出了皇宫。无奈之下只能挑个小摊,四处流浪,聊以糊口。老板听说后,心想这竟然是一道御膳,怪不得如此美味可口。于是连忙将摊主请到店中,由他掌厨。从此,这店里的面条,全用的是那位御厨亲手调制的鱼汤,尝过的顾客赞不绝口。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四乡八镇,远近闻名。“鱼汤面”就此成为东台享有盛名的特产。

鱼汤面食后不上火、不口干,营养丰富,是一道极好的养生膳食。民间常有“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之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