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舞剧《妇好》明晚在盐上演 揭开历史首位女“战神”神秘面纱
2018-09-14 09:42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祁佳

9月15日晚,由市妇女联合会和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主办,绿叶科技集团全程支持的大型公益演出,请来了原创殷商舞剧《妇好》,将以独特的舞蹈形式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华丽呈现,为盐城观众具体可感地展现妇好这一历史人物形象。

妇好是谁?她是一位万人之上的王后、一位征战沙场的女将、一位沟通天人的祭司、一位生儿育女的母亲,她就是商代中兴之主武丁王后,中国历史上首位女“战神”。很多人对妇好的印象模糊地留存于历史书上、博物馆里以及甲骨文中。舞剧《妇好》中以妇好的三重身份王后、女将、母亲为主线牵引出殷商时期“尊祖敬天”“神人以和”如火烈烈的青铜时代。

△舞剧《妇好》剧照。(资料图)

怀敬畏之心触碰古老文明

90后姑娘贺嘉佳是这部舞剧的总导演,也是舞蹈编导,还负责舞剧的编舞和部分剧本的撰写。她曾参与中国首届国学院高峰论坛,并成功复原“明代六小舞”舞谱,进行世界首演。2017年由国家汉办委派,赴美国、巴哈马巡演担任总导演及独舞演员工作。担任2018年九江电视春晚总导演,影视作品《霍去病》《丝路英雄云镝》《媚者无疆》编舞。编舞作品《神人畅》《佳茗行》《月落春江》《葡萄长带舞胡旋》等在专业舞蹈比赛中荣获奖项,多个作品在国家大剧院等重要舞台进行展演。演出之前,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讲述这部殷商舞剧的创作过程。

《妇好》这个作品是贺嘉佳的研究生毕业作品,“因为是研究生毕业,我就想做一个需要研究、有些深度的作品。”贺嘉佳对记者说,她在北京舞蹈学院,本科学的是汉唐古典舞,硕士学的编导,“想毕业作品时,有朋友建议做花木兰、穆桂英……可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小学课本里的‘妇好玉凤’,妇好这个人物蹦了出来,我查了很多资料,她的身份多重,形象也越来越清晰,很有层次,于是定了。”

当时,贺嘉佳心里也有些许担忧,她并不是十分了解商朝,“孙颖先生在创始汉唐古典舞时,想呈现的其实是上下五千年各个朝代的舞蹈形态,他去世时研究止步于汉朝,唐朝的东西现在也做了一些,但商朝这部分是空缺的。”作为一名硕士生,她认为自己应当往这个方向研究,拓展商朝的舞蹈形态。

贺嘉佳告诉记者,她想做一个以古代情怀牵动现代、以时代美德影响当今且又多元化的人物,这个人物必须是闪光的。妇好是一个身兼女军事家、女祭司、王后、母亲于一身的人物,一个在战场上立功无数、深受丈夫敬重与喜爱的女性角色。她要解读这个不可思议但又真实存在过的角色,要在舞台上令观众真正明白“观其舞,知其德”。

“商代,不仅仅有很大的发挥与创作空间,还极富传奇色彩,我是怀着敬畏的之心去触碰这段古老的文明,从散落的甲骨碎片和金文残迹中揣摩相关的片言只语,把这些信息串联起来。”贺嘉佳说,她去博物馆、去看展览、读很多古籍,“做了有心人之后,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内容,妇好这一人物逐渐在我的脑海里丰满起来。”

△贺嘉佳生活照。(资料图)

赋予舞剧以文化内涵

舞剧最重要的是编舞,在《妇好》这个作品中,贺嘉佳有了自己的思考,要将观众并不十分了解的人物生动具体地呈现出来,编舞中必须有文化的支撑。

那么如何以文化支撑舞蹈,让观众在审美中看到一个真实的妇好呢?贺嘉佳说道:“舞蹈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东西,一定是先从文化上理解,然后用身体表现出来,比方说神秘、狞厉、空灵这些关键词,还有妇好打仗时的英姿飒爽,一定要去真实地面对和表现这些情景,不能只是美就好、漂亮就好。每段舞蹈我都会告诉他们‘所以然’,它的‘来’和它的‘去’。”

贺嘉佳将剧分为《祭司》《女将》《王后》《母亲》《天命玄鸟》五个章节,在编导过程中,力求每一段舞蹈都有依据和渊源。她说:“我的舞剧不仅仅用甲骨文和青铜器来体现时代背景与占卜文化,还会将甲骨文与青铜器纹饰的形,融入到舞蹈段落与肢体语言中。以舞者的动作来体现甲骨文的笔画,阴阳并重,沉肩坠肘,舒展有致,体现稳定与对称。甲骨文的用笔章法,严整瘦劲、曲直粗刻,疏密变化的笔触也会适量通过舞蹈语言来展现,勾勒舞蹈形态,从而描摹出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与神秘感以及信仰。舞蹈发力方式出其不意,不在炫技上浓墨重彩,而是在意象上着重笔墨。”在剧中,为了营造出天降玄鸟,龟甲卜筮的殷商,贺嘉佳根据史记,创造出玄鸟图腾,并结合古典舞的特点,独创出陀螺袖,让观众在一道道舞动的袖影中穿越千年。有影评人看了这陀螺袖,恍若经历了一场生死轮回。

贺嘉佳举例,舞剧第一段里的《桑林祷雨》,“桑林祷雨”这个名词就是商朝的一段舞蹈。商汤为王的时候有一场持续了很久的干旱,他在桑林中做了一场盛大的祭祀,之后真的天降大雨,造福了当时的百姓。“我在剧中这段《桑林祷雨》里又加上了一些羽毛,这个灵感来自甲骨文的‘巫’字,它像巫师手里拿着两根羽毛,也有人说是拿着稻谷。巫舞同源,商朝时不时就有祭祀,所以舞剧开门见山,就在表现祭祀;第二段里的《执手桑中》是男女主人公恋爱的状态。那个时候人们谈恋爱不在家里,都在野外,‘桑中’这个词是《诗经》中出现的。舞剧中诸如此类的名词很多,都会有一点依据。”

提升自己致力古典舞创作

经历了汉唐古典舞的熏陶与磨练,贺嘉佳深刻体会到自身眼界和知识储备的重要。担任过2018年九江电视春晚总导演的她,对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作方式又有了新的要求,她将致力于古典舞创作,并有责任担起古典舞的普及任务。

《妇好》是贺嘉佳编创的首部舞剧,2016年在北京舞蹈学院的实验剧场首演,就已经惊艳四座。当时全场爆满,连台阶上都坐满了人。在座专家学者给予肯定评价,称其“选材有文化历史的厚度,书法与舞蹈结合跨界创作,形式新颖,弥补了中国古典舞殷商时代舞蹈表现的缺乏”。2017年7月,舞剧《妇好》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年度项目资助,贺嘉佳也成为国家艺术基金获得者中最年轻的舞蹈编导。

对于古装剧里经常会有舞蹈的片段,因为编舞和表演太业余,多被观众“吐槽”。贺嘉佳表示,近阶段有不少剧组请她去编舞,“如果能把握住这种机会,其实是很好的普及古典舞的机会。我希望自己创作的舞蹈能够得到大家的好评。”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