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家协会原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解海龙
10月13日上午9点半,一阵阵喝彩声从水街中央传来,接着是隐隐约约的淮剧声:“父有旨娘有命不敢违抗,恨娇儿闯下祸连累为娘,无奈何接金杯双手捧上,赔笑脸跌跪在姨母面前……”
循着这声音,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解海龙三步并作两步涌入位于水街中央的“漂舟戏苑”。几位身着古装戏服的淮剧演员,正立于台上表演,台下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叫好声不断。
“盐城水街的古韵不仅在于建筑风格,还在于骨子里深藏的文化底蕴,非常有特色,尤其是这淮剧,听了让人流连忘返。”解海龙被“漂舟戏苑”特有的氛围所吸引,连忙拿出相机,取景、对焦、拍摄,将眼前的一幕收入囊中。
解海龙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原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是我国著名摄影家,也是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他用相机记录希望工程,其中有广为人所知的《大眼睛》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他的拍摄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特别是他的追踪拍摄,一拍就一二十年,通过数张影像细腻表现了这些人的成长过程,真实记录了这种种变化。
谈及盐城的印象,解海龙笑着说脑海中的盐城还是2001年的模样,当时是为了找寻在盐城工学院读书的“小光头”张天义。
“那时候盐城给我的印象是城市不大,还有就是城市中央的大铜马,但这次来到盐城简直不敢相信,不仅城市规模扩大了很多,配套设施建设也很好,尤其是绿化建设。”解海龙说,不管是水街,还是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淮剧博物馆都有不一样的风情,能提供不同的创作灵感,他将用佳作传播盐城,相信作品会让更多的人了解盐城,爱上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