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亭湖:深耕流金菊田 长出“共富”之花

2024-05-10 10:46 来源:盐城市亭湖区融媒体中心 字号:

“今天一早大家就忙活上了,这不,又来了一笔大订单!”近日,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新闸村家庭农场主陈树东,刚接待完一波来自安徽的客户。走进树东家庭农场,浓郁的菊香扑鼻而来,工人们正熟练地将烘干的菊花进行色筛、分拣、称重、装箱,忙得热火朝天。最令人喜悦的颜色,莫过于这一抹抹金黄。

1989年7月,高中毕业的陈树东选择返乡务农。但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近年来,村里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经商或打工,留守的基本都是老年人,依靠人工劳动力开展农业作业的模式逐渐难以为继。

用农业机械自动化作业发展菊花产业的商机,便在爱动脑筋的陈树东脑海中闪现。说干就干,陈树东前后忙碌了个把月,陆续购置了拖拉机、旋耕机、开沟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于2010年成立树东农机专业合作社。他披星戴月忙碌,基本实现了菊花从种到收机械化作业,大大推动了新闸村及周边地区的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进程。

2013年11月,陈树东又乘势而上,注册成立树东家庭农场,从事菊花等中药材的种植、加工、销售。在镇、村的大力支持下,他从本村农户手中流转780余亩土地,将零散小田变成成块大田,再通过有机施肥、深翻等措施,在土地里长出了“致富花”。

“没想到,种了几年菊花后,就出现问题了。”陈树东回忆道,“因为常年种植菊花,连作障碍严重,菊花产量、品质不断下降。当时我愁得都睡不着觉。”

陈树东连着几天跑到了区、镇农技部门找专家咨询。在专家的指导下,树东家庭农场率先试点开展水旱轮作,按两年水稻、一年菊花的模式进行轮作,菊花的连作障碍问题得到了有效克服,更打破了菊花生产中“大小年”的怪圈,菊花、粮食生产实现了双丰收。

为进一步提高菊花品质,不怕吃苦的陈树东又马不停蹄,主动上门拜访省、市技术专家,并前往周边种植基地考察学习,制定了菊花绿色生产操作规程,先后引进20多种菊花品种进行栽植、筛选、试育,最后确定适应本地栽培的12种菊花品质。

“我们培育出的黄尖菊花,适应性强、开花早、成熟期长、产量高,而且果型硕大,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今还取得了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说起黄尖菊花,陈树东充满自豪感。

随着产业发展,陈树东当起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2016年,陈树东克服资金困难,建设了1座由21台机组组成的粮食烘干中心,日烘干能力达160吨,有效解决了周边地区雨季粮食发霉的问题。同时,他引入了用于菊花烘干、产品包装的精加工设备,菊花产业渐成规模,注册“亭鹤居”“黄尖牌”商标,其中“金丝皇菊”“胎菊茶”等代用茶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树东家庭农场3500亩土地年产值达300余万元,不仅拉动了当地经济,还带动了村民“家门口”就业。据统计,陈树东每年带动就业600余人,累计帮扶本地困难群众20余人,有效实现了农民“在家门口增收”的美好愿景。2020年6月,陈树东被评为乡土人才“三带”标兵;2022年5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盐城市劳动模范”称号。

当被问起这一路走来最大的感受时,陈树东说是坚持。这些年苦过累过,但在坚持下,更多的是丰收的喜悦。“看着菊花从一棵苗、一朵花、再到一杯健康的饮品,看着家乡的父老乡亲能够在离家近的地方就业,不仅有一份满意的收入,还能够照顾家庭,我很有成就感。”陈树东说,“目前我们正在建设智能冷链仓储,建成后将真正形成种植、采摘、烘干、包装、冷链、销售一条龙的菊花加工生产线,极大地提高菊花的生产效率。”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陈树东带领乡亲们正继续前行,用智慧和汗水,谱写金黄菊田里的奋斗之歌。

冯雯浩
编辑:洪云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