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印证盐城历史

2024-05-06 05:27 来源:盐阜大众报 字号:

夏春晖讲述战国“祝其亭鉨”封泥的故事。

“祝其亭鉨”封泥置放在盐城市博物馆展柜内。

跨越时空,对话文物。置放在盐城市博物馆展厅中的这块小小的“泥巴”——战国“祝其亭鉨”封泥,尺寸只有长3.5厘米、宽2.6厘米、厚2厘米,封泥呈不规则形状,正面上部有阳文篆书,直读为“祝其亭鉨”。四字呈正方形排列,有边框,下部、背面有绳纹。

随着盐城市博物馆副馆长夏春晖的讲述,记者的思绪“穿越”到那个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盐城的古道上,一人一骑,竹简文书束在身后,快马加鞭而行……

战国封泥上的文字

郭沫若曾经释读过

“为了保密和防止作伪,古人将竹木简札外面加一凿有小方槽的木片,再用绳子将它和简牍一起捆缚好,绳结置于木槽,一团软泥按入木槽将绳结盖住,用印章在泥上盖印,这就是所谓的‘封泥’。”夏春晖说。

1957年,在盐城市区北门外沙井头一带,发现大面积汉代遗址,出土了零星的战国文物,有一件就是这枚战国封泥(国家二级文物)。1961年,当年的盐城县博物馆成立后,组织本地的专家、学者对战国封泥上的四个字进行考证。由于这四个战国文字与一般的金文大篆差别较大,本地专家、学者一时找不到头绪,不能作出准确的解读。于是,当年著名的乡贤周梦庄先生写信给郭沫若,请他帮忙解读一下这枚战国封泥上的古文字。

不久,周梦庄先生收到郭沫若的回信。经郭沫若先生考证,这枚封泥上的四个字为“贵、其、亭、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博物馆一直沿用郭沫若先生的解读,把这枚封泥取名为战国“贵其亭鉥”封泥(1987年版《盐城史话》、1993年版《盐城县志》中有相关记录)。

44年后

战国“祝其亭鉨”封泥被正式定名

2005年,盐城市博物馆文博专业人员王红花在《考古》杂志上发表的题为《江苏盐城市出土战国封泥》考古简讯中,对这枚战国封泥作出了全新的解读:“祝其亭鉨”。

“祝其”是地名,《左传》中有“十年春,及齐平。夏,公会齐侯于祝其”的记载。祝其国,春秋时的一个诸侯国,疆域包括今天连云港市的赣榆、东海、新浦部分村镇。国都故址位于今赣榆区班庄镇古城村东,春秋末期灭于鲁,为鲁国祝其大夫封邑。战国时期,设祝其亭;汉代于祝其国旧址设祝其县。

据覃力的《亭史综述》中记载:“‘亭’一词的出现,大致始于春秋战国前后。甲骨文及金文中均未见有‘亭’字,现在发现的最早的‘亭’字,是先秦时期的古陶文和古钦文。”战国时期的“亭”,多用于国防军事。国与国之间为了战略防御都在边境上设亭,“戎亭息警”就是将亭子作为边防的要地和岗哨,用以观察敌情、传递烽火。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亭长就是汉高祖刘邦,他举义前曾任泗水亭长。

在盐城出土的这枚战国封泥上的第四个字,不是“鉥”而是“鉨”,这两个字的字形尤为相近,但意思却截然不同。“鉨”本意同“玺”,指印章。

从此以后,这枚战国“祝其亭鉨”封泥被正式定名。

封泥的出现

印证战国盐城历史

“战国‘祝其亭鉨’封泥的出土,为研究战国地方递送文书和战国盐城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也为盐渎古城究竟设在何处提供了佐证。”夏春晖如是说。

明、清以来的《盐城县志》,对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设的盐渎县古城故址在今天的盐城市区还是在盐城的西北部一直存有争议。1957年,考古专家在盐城北门外沙井头一带的汉代建筑群遗址上,陆续发掘出古瓦井九口、砖井四口,还发掘出炼渣、红烧土、铁沙、铁刀、铁犁、铁锛和破残的铁锅、铜鼎、铜箭镞、陶范等生产用器物,证明当时盐城不仅制盐,还冶铁。在沙井头的汉代建筑群遗址上,专家还发掘出不少不同花纹的瓦当,也是在一处古下水道中发现了战国“祝其亭鉨”封泥。

战国“祝其亭鉨”封泥的出土,证明战国时期在沙井头这个地方设有一处行政机构,它与祝其亭有着公文往来,也为盐渎县古城是设在如今的盐城市区提供了必要的实物依据。

记者

感言

封泥的形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于竹简(或木牍)为载体的典籍和往来文书上。魏晋南北朝出现纸张以后,改为“钤朱”形式,封泥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在盐城出土的战国“祝其亭鉨”封泥,从岁月深处走来,凝固着盐城久远的印迹,历经两千多年后,也正在见证着一座蓬勃向上、日新月异的崭新盐城。一泥“封”千年,战国“祝其亭鉨”封泥在无声地述说着盐城悠悠千古事。

感言
编辑:超级管理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