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艺术展演月|靳文泰:铸就新风正气,树立时代榜样——观现代淮剧《村里有个管得宽》

2024-05-02 09:58 来源:盐城宣传 字号: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集中展示近年来我省淮剧艺术继承与创新的优秀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盐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泰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共同承办的第九届江苏省淮剧艺术展演月,于4月26日至5月28日在盐城开演。来自上海、盐城、淮安、扬州、泰州等地的14家淮剧院团,携带众多淮剧优秀剧目集中亮相,为广大人民群众送上丰盛的文化盛宴。展演月期间,江苏艺术评论学会组织开展专家“一剧一评”和观众微评,以飨读者。

铸就新风正气,树立时代榜样

——观现代淮剧《村里有个管得宽》

靳文泰

在韶华更替的洪流中,基层党员总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现代淮剧《村里有个管得宽》(编剧:袁连成,导演:蒋宏贵,主演:翟永军)是继涟水县淮剧团创排的“党员三部曲”首部《哎呦 我的憨哥哥》后推出的第二部戏剧作品。这部剧以基层党员管得宽的人生轨迹为脉络,勾勒了一个基层党员在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大潮中的风姿与挑战。在浓厚的艺术氛围和深刻的戏剧冲突中,《村》剧不仅传递了温暖人心的故事,还深刻反映了广大党员面对时代变革所承载的使命与责任。

一、 艺术化地以小见大

该剧讲述的是发生在现代苏北乡下旗竿村的故事。剧中主人公管得宽,一个50多岁的村里党员,因其过分关心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务而得名“管得宽”。他的行为既反映了作为党员对集体责任的担当,也展现了他对改变乡村现状的渴望和实际行动。然而,他的好意经常被误解,甚至引起矛盾。这出淮剧通过小题材的方式体现了大主题——新时代基层党员面临的挑战和责任。剧情从一个典型的乡村生活切入,让观众在平凡小事中见证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感受到正义和真诚在现实复杂环境中的重要性。

剧中情节丰富,从管得宽坚决不卖骰子给赌徒、把老母鸡送到敬老院、到后来成立“三风”监督小组,每一幕都体现了他对党的忠诚和对村民福祉的关心。尤其是他在最后退还所有的人情礼金,展示了他作为一名党员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和遵守,以及他愿意自我牺牲以保持村规民约的清正。他的言行虽然曾造成误会,但最终都显示出其良好的初衷和责任心。

此外,剧中通过创设“三风”监督小组这一亮点,为我们提供了乡村治理的创新路径,并成功描述了村民从最初的抵触到最后的积极参与,体现了乡村治理成功转型的过程。“三风”监督小组指的是以村风、民风、家风为监督内容的自治组织,这是旗竿村对原有治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创新。在剧中,乡招商办副主任兼村书记米香提出成立该监督小组,旨在解决村里出现的赌博、不文明养畜等问题,同时推动村规民约的执行,以期创建文明村庄。

伴随着“三风”监督小组的建立,剧中的主人公管得宽被聘为小组长。他的角色演变和行动揭示了基层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应承担的责任与挑战。尽管起初他在执行监督任务时遭遇了村民的误解和排斥,但他坚持己见,权衡利弊,在乡土文化保护与现代法规实施之间寻求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开始认识到“三风”监督小组的重要性,从最初的排斥到逐渐的理解和支持,村民的态度变化映射出乡村社会治理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当管得宽展现出放下权力、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时,他不仅赢得了村民的尊重,也促进了村集体行为规范的建构。同时,《村》剧还展示了通过“三风”监督小组如何积极推动村民参与,增强村民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使得乡村治理工作更具有广泛的基础和持久的动力。

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村》剧艺术化地强调了党员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党的宗旨,如何在社会变革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承担起建设文明新村庄的责任。它鼓励基层党员在贴近民生、服务群众的同时,始终坚守初心,培育并弘扬新时代的文明乡风。

二、戏剧性的人物群像

大约十多年前,面对生存的重重困难,涟水县淮剧团决定孤注一掷。所有成员共同募集的数十万元资金,成为剧团最后的希望和挑战的筹码。他们认识到要想逆境求生,必须将这笔钱投资在一部能够取得成功的好戏上。因此,剧团向编剧袁连成发出了邀请,而袁连成也承诺投入全部心力。从第一部现代淮剧《鸡村蛋事》开始,直至第五部作品《村里有个管得宽》,袁连成以15年的时间为涟水县淮剧团助力,每一部作品都围绕农村的主题进行创作,并屡获好评。其主人公更符合新时代基层党员和农民的形象。

本剧主角管得宽,一位旗竿村的老党员,其形象及故事源自编剧袁连成的采风体验。管得宽虽然因管事过宽而备受非议,却始终不改初心,承担起了“三风”监督自治小组长的责任,无论是孩童偷果、村妇洗衣,还是村民开赌场,他都事无巨细地关注与干预,寻求着与创建文明村庄的标准相契合之道。尽管被讥为“管得宽”,他却以宽广的胸怀接受这一称谓,并通过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改变村民的行为。

在乡村和基层,像管得宽这样的角色常常因捍卫原则和正义而遭受误解和诽谤。剧中管得宽的故事重新定义了“管得宽”这一说法,他并非唯唯诺诺、随波逐流的人物,而是一个坚持原则、勇于担当的基层党员。在以利己为主导的现实中,他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成为了可亲可敬的存在。故事中穿插了管得宽的种种乡村服务行为,如领导青年除草、呼吁村民不养家禽、用自己的钱修缮敬老院和撮合邻里关系。然而,尽管如此,管得宽还是遭到了集体投诉。女儿为米香的行为辩护,让管得宽感到愧疚。戏剧高潮聚焦于他,逼迫他面对内心的错综复杂。最终,管得宽抛弃象征权威的喇叭,考虑辞去官职。此时,他通过一段深情的唱词,详述自己从事公务的初衷和理念,表露心声,并借此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村里有个管得宽》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乡村振兴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村民还是村干部,都以各自独特的性格特点,展示了乡村治理的智慧与原则,以及农民的狡猾与可爱。剧中演员的表演也都值得称道:米香的智慧与包容、苗苗的体贴与孝顺、麦芽糖的功利心态、麻将的滑稽顽固、侯大山的贪婪等形象都栩栩如生。尤其是“楼上藏鸡”那场戏让人印象深刻,其幽默诙谐的唱段和行动,使得整个场面极富趣味:“鸡啊鸡,敌人来了,不可轻视……”,令人忍俊不禁。许晴与翟永军饰演的包如意和管得宽之间的对手戏更是引人入胜,两位演员的精湛演出既保持了角色的本色,又避免了过度夸张,处理得恰到好处。剧作通过这些生动的角色塑造,传递出了一种对于乡土文化的深切思考和对村庄未来发展的真挚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还充分运用满载乡土气息的口语和丰富的歇后语、俗语来连接观众,使之与剧情产生共鸣。比如包如意对管得宽的描述“管得宽管我们的点子——是一肚子带一裤子”;管得宽自己的表述“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以及反映乡村礼俗的“人情不是债,锅顶头上卖”“礼尚往来,没人做矮子”等都增强了人物的亲民感和观众的接受度。通过这些具有地方色彩的语言和表演,涟水县淮剧团成功地捕捉了农村观众的心,并获得了连续的舞台成功。

总体而言,《村里有个管得宽》是一部具有时代意义和教育意义的佳作。它通过戏剧的形式,传达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弘扬新风正气的重要信息,同时也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乡村的新变化、新气象。这是一部能启发思考,又不失娱乐性的艺术作品,值得更多的观众欣赏和思考。

作者简介

靳文泰,《中国戏剧》编辑部副主编、副编审。

摄影:易路杰

来源:江苏艺术评论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



供稿:文艺处
编辑:顾海霞  蔡悦

靳文泰
编辑:超级管理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