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盐城超用“新”

2024-04-24 10:19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记者 赵伟伟/文 李思远 杨毅/图 字号:

一座座风机宛如“白色森林”

成排矗立,迎风转动

一排排光伏面板装点成的“蓝色海洋”

星罗棋布,熠熠生辉

一个个新能源项目次第绽放

开工建设,投产达产

……

黄海之滨,绿能澎湃

风光无限,“新”意满满

迎风沐光,绿能澎湃。今年1至3月份,我市“风光”新能源产业发展动力强劲,规上企业实现开票销售332.8亿元

作为江苏海岸线最长、海域面积最广、滩涂湿地最多、海洋资源最丰富、海洋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盐城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过7.6米/秒,远海接近8米/秒。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我市加速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云集了国家电投、华能、国家能源、三峡、大唐、国信、华电、中广核等一大批央企和大型国企,实施风光资源系统化、规模化、集中化开发。今年2月,盐城国能大丰H5#海上风电场单月发电量达8118万千瓦时,单月等效利用小时数近400小时,创下江苏区域最高纪录。

如今,盐城已引进以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为代表的整机制造企业,中车电机、中材科技、时代新材、上玻院、京冶轴承等配套装备制造企业,以及泰胜风能、海工能源、长风海工等海工制造企业,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随着一批批重大项目陆续投产,产能不断释放。

作为全省唯一的设区市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盐城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首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示范集群,3个低(零)碳园区和盐城经开区被列入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

盐城“十四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迈向两个“2000”蓝海: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的目标。

当前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加速孕育、集聚迸发

新能源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竞争的制高点

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

盐城坚持把新能源产业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

抢抓发展机遇

持续优化能源结构

不断强链补链延链

产业规模和开发规模实现

“两个翻番”和“两个破千”历史性跨越

努力在世界新能源产业版图中

嵌入更多“盐城坐标”

御风追光 绿能“点亮”发展好风景

盐城位于江苏东部沿海,是江苏省海岸线最长、海域面积最广的城市,风电、太阳能资源富集。盐城待开发的“风光”资源相当于三个三峡电站,发展新能源的潜力巨大。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提升盐城区域发展竞争力的新动能、新引擎?

盐城以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为契机,以奔跑者的姿态、先行者的担当,乘风而上、逐光而行,用好资源“聚宝盆”,端起绿色“金饭碗”,以晶硅光伏、风电装备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正劲。

全球唯一可满足200米级叶片测试检测平台全面投入使用;全国首台“碳中和”海上大兆瓦机组成功下线,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南德现场向风机制造方远景能源颁发“碳中和”证书……在射阳港经济开发区,龙源、华能、中车等头部企业落户于此,建成近海装机容量70万千瓦、陆上99.7万千瓦、集中式光伏电站15.2万千瓦,年发电量37亿千瓦时。

“追风”追出一个风电产业。走进射阳港经济开发区的中车叶片150米级海上风电叶片智造车间,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有序忙碌。该项目新上6套风机叶片生产线,可年产海上大兆瓦级叶片300套。“落户射阳港经济开发区的企业特别多,尤其在风电装备这方面,从塔筒到整机、叶片等,几乎覆盖整个产业链。”射阳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郝肖军介绍,公司正加大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方面的设备投入力度,推动低(零)碳产业发展,将三期项目打造成为中车内部“灯塔车间”的示范。

“追风”追出一个风电产业。走进射阳港经济开发区的中车叶片150米级海上风电叶片智造车间,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有序忙碌。该项目新上6套风机叶片生产线,可年产海上大兆瓦级叶片300套。“落户射阳港经济开发区的企业特别多,尤其在风电装备这方面,从塔筒到整机、叶片等,几乎覆盖整个产业链。”射阳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郝肖军介绍,公司正加大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方面的设备投入力度,推动低(零)碳产业发展,将三期项目打造成为中车内部“灯塔车间”的示范。

“碳”出新路 聚势赋能串起全链条

建设低(零)碳产业园,是盐城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盐城在全省先行先试低(零)碳产业园建设,成立零碳园区标准体系建设和国际认证联盟,3个低(零)碳园区和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入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

蓝图铺展,先行先试,勇当“碳路先锋”。在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区,重大项目、载体平台接连入驻,让这里成为备受关注的绿色产业集聚地。作为市首批首家低(零)碳产业园区试点,射阳港经济开发区迅速在清洁能源供应、新型电力系统、绿色产业集群、绿电溯源认证等方面开启深层次、系统性变革。

零碳社区、零碳长廊、零碳公园、零碳公交、零碳市政……如今,低碳生活在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内展露出现实模样。这些场景落地应用背后,是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有效支撑。

江苏悦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无尘车间内,自动导引运输车穿梭不歇,一件件光伏组件产品陆续完成生产下线。公司副总经理王广社表示,自落户以来,公司已实现产值超100亿元。当前,公司正紧锣密鼓地规划布局悦阳三期项目,为打造百亿企业而努力奋斗。

江苏悦阳光伏在建湖的发展壮大,吸引带动了宏元达、鹿山、晖朗等一批链条企业前来投资兴业,推动该县光伏产业产生集群效应,较好地完成上下游产业链的打造和融合。几公里外的盐城高测新能源科技公司作为上游厂商,生产的大硅片主要供应给悦阳光伏。据总经理助理孟宪春介绍,二期项目投产后公司可实现年产20GW单晶硅片,开票销售80亿元。

企业是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主体,也是产业群零碳排放、绿色转型和绿色创新的重要推动者。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全力推动能源消耗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制造流程数字化,锻造产业竞争绿色新优势。

早在9年前,金风科技就建成江苏省第一个风光储微电网,也是第一个可以盈利的智能微电网,充分利用丰富的风光资源为用户提供绿色电能。项目运行至今,年均发电量约400万度,微网在实现自身盈利的前提下,累计减少近4000吨碳排放。

从“新”出发 抢占能源革命制高点

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而绿色能源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能源名城”想要抢占绿色能源新风口、在绿色低碳赛道上保持领跑优势,必须拥抱“双碳”、不负“风光”。

今年初,随着一艘装载约15.3万方液化天然气的日本籍“能量信心”轮完成接卸作业驶离码头,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2024年天然气供应保障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绿能港”是一座国内规模靠前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一年处理的液化天然气可供江苏全省居民用气28个月,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长三角区域内能源结构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与“绿能港”为邻,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不仅是省“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支撑性、调节性电源保供项目,建成投产后还将与“绿能港”实现能源互换。据国信燃煤发电项目工程管理部主任朱泽民介绍,国信电厂产生的热水将提供给“绿能港”使用,“绿能港”使用后冷却的水再循环给国信电厂,不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还减少排放。

不同于传统的资源型产业

新能源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是科技创新

盐城紧扣能源技术革命,聚焦能源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突破,加快能源产业转型步伐,累计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4家、省级创新平台35家,承担一批新能源领域国家、省级重大科研项目,规上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70%,实现10亿元以上大型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新能源领域企业创新平台集聚度位居行业前列。

产业链科创链“双链”融合,必将锻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常州盐城工业园区目前在常州设立的“数字常盐科创飞地”,聚焦新能源产业和汽车产业,与常州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成为盐城吸纳人才、资本、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益佳通12GW动力电池一期项目从开工到第一块电池下线,仅用9个月时间。”江苏益佳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邱玉胜表示。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分两期建设,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二期项目以及PACK产线正在加快建设中,还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益佳通新能源研究院,引进高端人才,持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风光”无限看盐城

从“背朝大海”转向“面朝大海”

从“靠海依海”转向“向海发展”

盐城正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在“双碳”目标引领者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擘画着“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壮丽蓝图


一审:严成丨二审:李艳丨三审:张伟伟

编辑:严成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