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宝藏丨战国“祝其亭鉨”封泥:穿越千年遇见盐城历史

2024-04-18 16:18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郭敬雷 文/图 字号:

中国海盐博物馆提供


跨越时空,对话古人。置放在盐城市博物馆展厅中的这块小小的“泥巴”——战国“祝其亭鉨”封泥,长3.5厘米,宽2.6厘米,厚2厘米,封泥呈不规则形状,正面上部有阳文篆书,直读为“祝其亭鉨”。四字呈正方形排列,有边框,下部、背面有绳纹。随着盐城市博物馆副馆长夏春晖的讲述,记者仿佛“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盐城的古道上,一人一骑,竹简文书束在身后,快马加鞭而行……

置放在盐城市博物馆的战国“祝其亭鉨”封泥


战国封泥上的文字,郭沫若曾经释读过:

“为了保密和防止作伪,古人将竹木简札外面加一凿有小方槽的木片,再用绳子将它和简牍一起捆缚好,绳结置于木槽,一团软泥按入木槽将绳结盖住,用印章在泥上盖印,这就是所谓的‘封泥’。”夏春晖说。

1957年,在盐城市区北门外沙井头一带发现大面积汉代遗址。在汉代遗址中出土了零星的战国文物,有一件就是这枚战国封泥(国家二级文物)。1961年,盐城博物馆成立后,组织本地的专家、学者对战国封泥上的四个字进行考证。由于这四个战国文字与一般的金文大篆差别较大,本地专家、学者一时找不到头绪,不能做出准确的解读。于是,当年著名的乡贤周梦庄先生写信给郭沫若,请他帮忙解读一下这枚战国封泥上的古文字。

夏春晖讲述战国“祝其亭鉨”封泥的故事

不久,周梦庄先生收到郭沫若的回信。经郭沫若先生考证,这枚封泥上的四个字为“贵、其、亭、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盐城博物馆一直沿用郭沫若先生的解读,把这枚封泥取名为战国“贵其亭鉥”封泥(在1987年版《盐城史话》、1993年版《盐城县志》中都有记录)。


44年后,战国“祝其亭鉨”封泥被正式定名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获取越来越容易的今天,大家发现郭沫若先生把这枚战国封泥上的四个字解读为‘贵其亭鉥’存在很大漏洞。一方面中国所有的历史典籍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贵其’这个地名,另一方面‘鉥’字只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长针,另一个是刺,与印章没有丝毫关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考古资料匮乏,文献记录不易获取,解读战国古文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加之,战国时期各国分崩离析、连年征伐,同一个字不同诸侯国都会有不同的变体形式,这更增加了古文字解读的难度,郭沫若未能正确解读出这枚战国封泥也属正常。夏春晖这样说。

2005年,盐城市博物馆文博专业人员王红花在《考古》杂志上发表题为“江苏盐城市出土战国封泥”的考古简讯中,对这枚战国封泥做出了全新的解读:“祝其亭鉨”。

“祝其”是地名,《左传》中有“十年春,及齐平。夏,公会齐侯于祝其”的记载。祝其国,春秋时的一个诸侯国,疆域包括今天连云港市的赣榆、东海、新浦部分村镇。国都故址位于今赣榆区班庄镇古城村东,春秋末期灭于鲁,为鲁国祝其大夫封邑。战国时期,设祝其亭;汉代于祝其国旧址设祝其县。

“祝其亭鉨”封泥置放在盐城市博物馆展柜内

据覃力的《亭史综述》中记载:“‘亭’一词的出现,大致始于春秋战国前后。甲骨文及金文中均未见有‘亭’字,现在发现的最早的‘亭’字,是先秦时期的古陶文和古钦文。”战国时期的“亭”,多用于国防军事。国与国之间为了战略防御都在边境上设亭,“戍亭息警”就是将亭子作为边防的要地和岗哨,用以观察敌情、传递烽火。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亭长就是汉高祖刘邦了,他曾任泗水亭长。

在盐城出土的这枚战国封泥上的第四个字,不是“鉥”而是“鉨”,这两个字的字形尤为相近,但意思却截然不同。“鉨”本意同“玺”,指印章。

从此以后,这枚战国“祝其亭鉨”封泥被正式定名。


战国封泥的出现,印证了战国盐城历史

“战国‘祝其亭鉨’封泥的出土,为研究战国地方递送文书和战国盐城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也为盐渎古城究竟设在何处提供了佐证。”夏春晖如是说。

明、清以来的《盐城县志》,对元狩四年设的盐渎县古城故址在今天的盐城市区,还是在盐城的西北部有争议。1957年,考古专家在盐城北门沙井头一带的汉代建筑群遗址上,陆续发掘出古瓦井九口,砖井四口,还发掘出炼渣、红烧土、铁沙、铁刀、铁犁、铁锛和破残的铁锅、铜鼎、铜箭镞、陶范等生产用器物,证明当时盐城不仅制盐,还冶铁。在沙井头的汉代建筑群遗址上,专家还发掘出不少不同花纹的瓦当,也是在一处古下水道中发现了战国“祝其亭鉨”封泥。

在近时期发掘的盐城汉代墓葬,位于城东南近郊到伍佑街道之间,分布着一些大小不等的土墩,俗称头墩、二墩、三墩、三羊墩。1963年,在二墩附近先后发现了4座土坑木椁汉墓。这些墓葬与江苏各地出土的木椁汉墓相比,在布局和形体结构上独具一格。其中1号墓规模最大,有三棺两厢。从墓口至椁顶均经夯打,坑内填褐色泥土,用珍贵的楠木板七十余块排列构筑成椁室。棺用整段楠木掏挖而成,棺下铺垫厚约六厘米的汉五铢钱一层。随葬品琳琅满目,最多的是漆器和铜器。漆器有碗、耳杯、奁、盘、几案等;铜器有镜、刷、薰炉、油灯、壶、鐎斗等;其他还有戟柄、铁刀、铁戟、弩机、剑等兵器,缸、灶等陶器和印文、木俑、木简、木梳、磨刀石、黛板、铁皮炉、铁火盆等器物。墓主人似为西汉晚期或东汉初期的冶铁官或大盐商。1974年至1976年,在头墩、二墩、三墩又发掘出十多座汉墓,棺椁均用楠木制成,墓葬器物以漆器、陶器为主。头墩一徐姓墓主人的棺内,还出土一块长宽和棺木相等的彩绘天花漆板,纹饰富丽流畅,色彩鲜艳,在国内汉代木椁墓中还是首次发现,现藏于南京博物院中。这一批遗物丰富、规模较大的汉代遗址和墓葬群的发现,也证明今天的盐城市,早在秦、汉时就是一个相当繁华的城池。

盐城市博物馆外景

盐城市博物馆入口

战国“祝其亭鉨”封泥的出土,证明战国时期在沙井头这个地方设有一处行政机构,它与祝其亭有着公文往来的,也为盐渎县故城是设在如今的盐城市区提供了必要的实物依据。


记者感言:

“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唐太宗在这首《入潼关》诗中提到封泥。封泥的形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于竹简(或木椟)为载体的典籍和往来文书上。承载古代文书的竹木简,用绳捆上后,在打结的地方填进一块胶泥,在胶泥上打玺印,以防私拆。相似现在人寄信用信封装好后,用胶水将信封口粘住。魏晋南北朝出现纸张以后,改为“钤朱”形式,封泥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在盐城出土战国“祝其亭鉨”封泥,从岁月深处走来,凝固着盐城久远的印迹,历经两千多年后,也正在见证着一座新的思想、新的文化的崭新盐城。一泥“封”千年,战国“祝其亭鉨”封泥在无声地诉说着盐城悠悠千古事。


一审:蔡悦 | 二审:李艳 | 三审:张伟伟

编辑:采编平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