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如何唱“红”一座城,这些“城市之歌”能代表江苏“出圈”吗?

2024-04-18 15:49 来源:交汇点新闻 字号:

当音乐邂逅城市,会碰擦出怎样的火花?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歌曲以其独有的魅力,“破圈”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为城市注入个性和活力。

近日,歌声里的水韵江苏——首届江苏“城市音乐汇”原创作品展演上演。这场音乐盛宴汇聚了来自江苏各地的“城市之歌”,一首首旋律优美、各具个性的歌曲,诠释了当地的文化精神、风土人情和动人故事,抒发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美妙的旋律从耳畔飘过,让我们也有了更多期待:如何以此为契机,以音乐为载体讲好江苏故事,让音乐的力量为城市发展提供文化新动能,用一首歌带“火”一座城。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

歌声里的水韵江苏——首届江苏“城市音乐汇”原创作品展演活动中,一共见证了全省154首歌曲的诞生。创作者从各地的地域特色出发,将城市的人文历史、方言习俗、名胜古迹融入旋律,创作出一首首风格多样的“城市之歌”,让人们在流淌的音符中,品味一座城市的独特韵味。

歌曲《歪歪楼的诉说》以无锡南长街古运河边一栋特色建筑为叙述视角,颂扬了无锡人民心中的母亲河——古运河。《盛开》以南京栖霞居民的视角,描绘了他们眼中的栖霞之美。《白马湖恋歌》以深情绵长的乡音旋律,演绎了白马湖纯净的自然风光和当地人民的美好生活。《陌上花开》用极具意境的歌词和悠扬动听的旋律,勾勒出江南水乡如诗如画的美景。

令人欣喜的是,这些歌曲的创作者大多是来自基层的文艺工作者。常州市文化馆的于菲创作的《我想在这安个家》获得了“十佳歌曲”,这首歌词美,旋律美,生动表达了新常州人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于菲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常州,十多年来,她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蓬勃发展和百姓的幸福生活,“希望人们能够跟着这首歌去旅行,体验常州独特的人文风情。”

一首首极具特色的“城市之歌”,用旋律串联起城市风景和文化坐标,共同拼凑出一幅生动的江苏城市“地图”。江苏省文化馆馆长赵彦国说,一个城市的形象是通过城市文化展现出来的,而“城市歌曲”则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我们想以音乐为载体,深度挖掘江苏各地城市的人文历史风貌,让越来越多的好歌成为城市的‘代言人’,让人们通过一首歌,爱上一座城。”

人们钟情于怎样的“城市之歌”?

1984年的春晚,一首《莫愁啊莫愁》由朱明瑛唱响,自此在全国迅速走红,风靡大江南北。悠扬的旋律,如春风拂过心田,唤起了人们对南京莫愁湖畔美景的无限憧憬。被选定为无锡市市歌的《太湖美》,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对无锡太湖美景的细腻描绘,同样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当下,江苏似乎还没有更多的代表城市歌曲的作品。这一次“歌声里的水韵江苏”评选出的作品中,是否能产生一些真正有影响力的“城市之歌”呢?

这首先对创作者提出了要求,他们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真正引发人们的共情共鸣?

这次,音乐人夏元元创作的《一号桥向东》《这里是宿迁》两首歌均获得了“十佳作品”,其中,《一号桥向东》以唯美写实的歌词,搭配随性悠扬的曲调,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2014年,因为儿子的诞生,夏元元结束北漂生活,回到家乡宿迁,转型成为一名本土音乐人。听着乡音,吃着土菜,在家乡这片土地上,他的内心找到了一种安定的踏实感。漫步街头巷尾,他用音乐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去运河边吧,吹吹南来北往的风。”这句出自《一号桥向东》里的歌词,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宿迁的一号桥是大运河上的一座桥,是宿迁的地标性建筑,承载着宿迁人的历史记忆,“我希望人们能在喧嚣忙碌中,暂时停下脚步,到我家乡宿迁的运河边,吹吹南来北往的风。”

夏元元认为,一首能代表城市的歌曲,应该能够捕捉到城市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元素,让人们在听到第一句歌词时,就能激发起内心深处的情感。

夏元元

自然,一首成功的城市之歌,更是城市精神和文化的载体,能够唤起人们深藏于心的乡愁,激发心中最炽热的爱与自豪。

《水韵悠悠》是一首融合了国家级非遗“茅山号子”与现代审美的歌曲。茅山号子,起源于兴化茅山地区的一种民歌,上世纪50年代茅山民歌歌手朱香琳曾随江苏省歌舞团,将“茅山号子”唱进了中南海。

如今的“茅山号子”已是兴化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在兴化戴南镇茅山地区,男女老少都会哼唱一段。他们可以在特定的场景里,根据固定的曲调演唱即兴“填词”。“茅山号子”艺术团团长蔡爱方介绍说,《水韵悠悠》融入国家级非遗茅山号子音乐元素,进行了现代化的音乐表达,它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对茅山旅游形象的生动宣传。

蔡爱方认为,一首成功的城市之歌,应该根植于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反映出一方水土独特的风貌精神,“希望《水韵悠悠》这样的作品能越唱越响,吸引更多人走进兴化,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用一首歌带火一座城

一首广为流传的“城市之歌”,究竟能给一座城市带来什么?

因为一首歌,爱上一座城。当《成都》的歌声传遍大街小巷,年轻人纷纷开启了探索这座城市的旅程;《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让新疆伊犁的那拉提大草原成为了无数人向往的浪漫之地;《漠河舞厅》的流行,更是让我国最北方的边陲小城漠河,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可以说,一首经典的城市之歌,不仅能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是人们打开一座城市的钥匙。

“我们对城市的解读应是多元且丰富的,这其中,音乐是不可缺少的元素。”著名音乐人孟文豪这次参与创作了《这里是宿迁》,他认为,城市的差异性,是城市的魅力所在。而要创作出一首真正能代表城市精神的歌曲,需要创作者扎根城市土壤,从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景观、语言习惯中汲取灵感,并用通俗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串联起来,“一首好歌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为它能触及人们内心,让人们找到情感上的共鸣。”

展演时,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智库专家王全吉对江苏在音乐与城市结合方面的创新尝试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江苏率先推出音乐+城市的创新模式,为音乐拉动城市旅游创新发展、提高旅游竞争力赋予了更多想象。他建议,应充分利用短视频等现代传播手段,拓宽这些歌曲的传播渠道和曝光量,通过线上的推广带动线下的旅游热潮。

尽管一首歌曲的火爆具有一定的偶发性,但主动、有意识地创作仍旧十分必要。江苏省流行音乐学会理事刘涛认为,未来,可以通过结合地方文化、旅游产业,设计一些与歌曲相关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将这些城市之歌转化为城市的无形文化资产,让音乐为城市文旅“引流”。

这次选拔与展演,无疑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发掘和传唱“城市之歌”的平台。期待未来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之歌”,留下江苏的城市印记,写下江苏的城市故事,彰显江苏的城市风采,期待城市和音乐“和谐共鸣”,共同唱响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旋律。

一审:蔡悦 | 二审:李艳 | 三审:张伟伟

编辑:蔡悦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