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饮料“分级”试行,ABCD怎么选?

2024-04-13 16:44 来源:交汇点 字号:

近日,全国首个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项目在上海启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饮料“分级”,究竟怎么分?为什么要推出分级标识?如何看待此次试行的饮料营养分级?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

Q

饮料“分级”,怎么分?

A:据了解,根据饮料中“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等4种成分含量,评定等级从高至低,标识ABCD四级,推荐程度逐步递减。

此次分级考虑的4项成分都是需要适量或限量摄入的,因此在评定等级的判定上,需要取最低等级作为最终的总体级别。例如某饮料非乳源性糖含量为5.6g/100ml,非乳源性糖等级为C级,饱和脂肪含量为1.2g/100ml,等级为B级,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g/100ml等级为A级,不添加非糖甜味剂,等级为A级,最终该饮料的总体评级为C级。

Q

为什么要推出分级标识?

A:在这次饮料分级试点之前,上海疾控部门曾对市场上部分“现场制作的奶茶”进行营养分析,结果令人担忧。上海市疾控中心曾对全市13个品牌销量前三名的现制奶茶,共计122款产品进行营养分析,结果发现,93.3%标称“不额外加糖”的奶茶,实际总糖大于0.5g,47.4%标称“三分糖”的奶茶,实测总糖大于5g。这也就是说,按照上海最新试点的饮料分级,仅含糖量一项,93%以上标称“额外不加糖”的奶茶,可能被评为B级以上;将近一半“标称三分糖”的奶茶,可能被评为C级以上。专家表示,建立营养分级进行试点,希望能提升人们对食物营养的认知,指导合理选择饮品。

Q

如何看待此次试行的饮料营养分级?

A:据介绍,首批参与饮料“营养选择”标识试点的奶茶饮料品牌企业有4家。虽然目前参与企业还不多,但起到的消费导向值得关注。

一方面,营养分级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于食物营养的认知,指导其合理选择饮品。营养分级标识以一种更易懂更明晰的形式,将更多信息展示给消费者。借助这份“消费指南”,消费者可以更全面了解饮料的成分构成和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做出更适宜自身的选择。

另一方面,营养分级对商家的生产流程和生产效率提出更高要求。以往,只注重口味不注重成分,营养分级使饮料研制受到标准的约束,倒逼企业将更多心思花在成分研究上,并提供更加透明的产品成分信息。

随着近年来“控糖”概念的流行,无糖、低糖饮料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购买饮品的首选,但许多消费者对饮料含糖量的概念不够清晰。在市场上,不添加糖、添加少量糖或者添加甜味剂的饮料都可以称为无糖饮料,不少消费者陷入“无糖=零糖”的误区。因此,对饮品进行营养分级显得尤为重要。


编辑:顾海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