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0分钟带起“苏州热”

2024-04-12 10:51 来源:苏州日报 字号:

“象征富贵的狸猫像被摸包浆了”“巨幅苏绣14亿针绣出138朵玉兰花”……前晚,央视一套大型纪录片《文脉春秋》苏州篇带热了多条微博话题,不少观众透过这30分钟的细致讲述,更深刻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开发历史和独特风采,不断刷新关于苏州的“知识点”与“魅力值”。

文 脉

地灵人杰“家风优良”

“我和孩子一起看了纪录片,对苏州的文脉十分惊叹,她是一座古城,却完好地走过了千年历史,并且更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姑苏区一所中学的老师黄逸告诉记者,她想把这部纪录片推荐给全班学生去看、去感受,让宝贵财富在年轻一代人的心里传承。

何为苏州文脉?这里自古繁华,山水钟灵毓秀,人文名贤荟萃。伍子胥相土尝水,始有重城法象;范仲淹始兴府学,状元涌现不绝。粉墙黛瓦,屡见天工苏作;小桥流水,隐约昆曲评弹。

苏州的人文底蕴是一脉相承的。姑苏古城的位置至今未变,与宋代《平江图》的总体框架、骨干水系甚至许多路桥名胜都基本一致,十分难能可贵。

姑苏古城河道密布,陆路水路四通八达。纪录片中,原苏州市规划局总规划师相秉军介绍,古城内河道与街道相依相伴,一河一街,或两街夹一河,苏州由此成为中国古城中唯一拥有水陆“双棋盘”格局的城市。直至今日,“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仍是姑苏古城最显著、最重要的特点。“古城内不再填河,不拆房或少拆房,如有新建道路也尽可能保持河路并行的格局。”相秉军告诉记者,正是通过这种绣花针功夫,不断微更新、微改造,古城才得以很好保存了这一风貌要素。

苏州文化昌盛“家风优良”。北宋时期,“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在此创建府学,培养了大批经世致用、具备才干的人才。如今在这府学旧址上,建立起苏州中学。明末清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明道救世,一生致力于对天下苍生有用的学问。这小桥流水人家,孕育出一代代心怀家国天下的鸿儒。科举时代,苏州涌现51位状元,是中国出状元最多的城市;今天,有100多位院士从苏州走出。苏州不负“地灵人杰”的美名。

风 物

满城佳品“最江南”

“由草、水、鱼、禾组成的‘蘇’字,和这座城市十分贴合。”在姑苏区葑门横街附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苏州”刘阿公这样说,“纪录片里拍的茭白是‘水八仙’之一,除此以外,街市上常有以‘长江三鲜’(河豚、鲥鱼、刀鱼)闻名的江鲜,还有以‘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为代表的湖鲜。”苏州向来与水结缘,枕长江、抱太湖,超过四成的地表被水域覆盖。近年来,苏州推行长江大保护、太湖禁捕,生态修复、实现生态产品价值,鱼群洄游,万鸟翔集,亮出一张张生态名片。

14亿针绣出138朵玉兰花。许多苏州人被纪录片中的这个点戳中。那些栩栩如生的玉兰花在姑苏城内外各种画面中脱颖而出,令人印象深刻。论精细,当属苏州,玉雕、核雕、缂丝、桃花坞木刻年画等,历史上“苏州造”从来都是巧夺天工。双面绣是苏州最鲜活的象征:一面是有着2500多年历史文化的“最江南”苏州,一面是有着2万多亿元经济总量的“最硬核”苏州。

“几乎每个苏州人,都与园林有着点点滴滴的温馨记忆。”纪录片里这句话,同样会戳到苏州人心坎里。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是世界遗产典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9个古典园林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市多达108座园林列入《苏州园林名录》。

苏州对历史文化物质载体的保护利用一直在延续。苏州市域范围内共有8个历史文化街区,优化整合划定出26个历史地段。自2018年公布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以来,分多批次认定公布共769处历史建筑。近年来,苏州探索建立“古城”和“名镇+古镇、名村+古村、历史文化街区+老街”的全面保护格局,并公布首批23个古镇、73个古村、43个街区(老街)保护名录,更大力度实现“应保尽保”。

无论是“造园”还是“营城”,看似温雅的苏州人,骨子里流淌着一种追求极致的性格,敢为天下先。看如今,苏州先行先试、创先领先,“城乡一体化”在这里试点,土地综合整治在这里实践。

谋 划

古韵今风“新天堂”

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在春秋时期就奠定了苏州古城的千年基业。20世纪80年代开始,苏州启动“双城设想”,保留古城、开发新城,搭建起城市发展的新框架。

相秉军介绍,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先后编制了3版城市总体规划,除了1986版“古城新区、东城西市”,全面保护古城“假山假水城中园”;还有1996版“东园西区、一体两翼”,形成古城居中、四角山水,打造“真山真水园中城”;2011版延续了前两版的空间格局,致力于呈现“青山清水新天堂”,接力践行“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理念,让美丽苏州不断刷新颜值。新一轮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公示了双“井”字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一核双轴”承载苏州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核心功能,“一湖两带”以连通湖泊、河流、湿地、山体、森林、农田等生态廊道和斑块,构建水网纵横、蓝绿交织的江南水乡生态和农业基底,彰显苏州美丽幸福新天堂的宜居环境。

“今天的苏州仍然能代表江南,千年前大运河奠定了姑苏繁华,如今大运河苏州段仍然是运河最繁忙的河段。今天的苏州不仅只代表江南,从‘苏州制造’到‘苏州智造’,高新科技成为她新的经济引擎。”纪录片尾声中的这段叙述,让苏州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徐志强印象最为深刻。平常他爱拍古城的典雅,也爱拍新城的繁华。

这座古老东方水城正走向新起点,穿越时空演绎了现代版“水陆城门”。徐志强说:“以东方之门为基点,用航拍器从东往西扫过,可以将眼前的园区、古城、虎丘,甚至太湖边的连绵山脉,收进同一张照片,让人瞬间突破时空界限,感知城市脉络,享受古今交融的视觉冲击。”这正是他心目中的人间天堂。


编辑:袁雅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