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丨清明时节

2024-04-04 21:07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字号:

清明时节

封长林/文

凌 敏/诵读

清明节,是全年24个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据《岁时百问》诠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此时,故道流域、黄河之滨,气温回升,万物复苏,风和日丽,天清气爽,气候宜人,雨水渐增,农谚有:“清明一到,育种水稻。”

清明节成为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源于介子推的传说。清明期间,故道人祭天地、祭祖先、悼故友,缅怀革命英烈。悼念的形式多种多样,其根本目的都是思念祖先恩德,不忘故友情恩,缅怀英烈功德。

扫墓。殡葬改革以后一般采用大理石墓座、墓碑。但一年下来,碑文也会斑驳。清明节,亲人为碑文描色,使其文字更加醒目,再献上鲜花、烧上纸钱,表达哀思。

公祭。清明节来临,学校、机关、部队都要组织去烈士陵园祭扫。在庄严肃静的烈士陵园里,在高耸墓碑前,在苍松翠柏下,伴着声声哀乐,人们神色庄重,脱帽致哀,以此来悼念英烈,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故道滨海人永远热爱脚下这片红色热土,永远不会忘记这些逝去的亲人。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桃李泛红,垂柳吐绿,野草返青,气候宜人,是人们春游的好机会,故道人称之为“踏青”。人们带上酒菜,到野外草坪上宴饮;带上风筝,到旷野里放飞;带上鱼竿,到野外的小河边垂钓。人们去尽情释放野性,品尝野味,体验野趣,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小孩子喜欢戴柳条编的圆式帽子,年轻女子喜欢将柳枝理成细细的柳条花,将其戴在鬓角边;也有将柳条花挂在蚊帐钩子上,意在迎来日后大吉大利,生活安康。

人们在清明节的种种做法,是慎终追远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对家乡、对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人们对逝去先人的祭祀,是重情;对为民族独立、为祖国建设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进行祭扫,是重义。这些都是在用一定特殊的方式来铭记他们,感恩他们,是清明节的一个重要内涵。我们在清明节上坟扫墓,祭祀先祖、故友、先烈,敬天敬地敬自然,就是沿袭这种感恩的精神。

一个充满感恩的社会,才是一个文明的社会;一个知恩图报的民族,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民族。知道自己民族历史上的苦难,记住赐予我恩惠的人,才会更加珍惜现实,珍视历史,敬重别人,敬畏公德。

滨海黄河故道流域的清明节,人们的扫墓、祭祀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悼念活动,而是一个重情、尚义和感恩的行为,是故道人崇高精神的体现,是故道人精神境界的升华,是对故道人品格的陶冶。黄河尾闾、黄海之滨滩涂成长起来的我们,定会创造风清气正,政通人和,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明天!

责任编辑:王 祯  赵新立  张伟伟

编辑:王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