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热点问答丨德国企业为啥不信“去风险”说教

2024-02-24 18:35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字号: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记者张远)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日前在发布企业季度业绩时表示,欧盟加大任何针对中国的保护主义举措力度,都将对欧洲这样的经济体造成破坏性影响。

康林松的表态代表了德国以及欧洲企业界的广泛心声。从近期德国政府、智库和商会发布的一系列报告和数据看,中德投资合作并未受到外界杂音影响。在美西方政客鼓噪对华“去风险”之际,德国企业继续增加对华投资,持续布局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到底有哪些独特吸引力?鼓噪“去风险”为何吃不开?

  1月14日,“BYD EXPLORER NO.1”(比亚迪“开拓者1号”)滚装船抵达深圳港小漠国际物流港。1月15日,搭载5000多台新能源车的比亚迪“开拓者1号”滚装船举行首航仪式,驶往欧洲的符利辛根港和不来梅哈芬港。(新华社发)

德企加码投资中国

德国经济研究所近日在其根据德国央行数据撰写的一份报告中指出,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19亿欧元,比上一年增长4.3%。根据报告,德国企业过去三年对华投资额大致相当于其2015年至2020年的投资额。此外,2023年德国对华投资占德国海外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10.3%,为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

德国联邦统计局本月中旬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023年德中贸易额为2531亿欧元,中国连续第八年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德国经济研究所报告的作者约尔根·马蒂斯认为,数据表明,德国大企业仍将中国视为正在增长的庞大市场,并计划把更多业务放在中国,以对冲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带来的风险。

中国德国商会今年1月发布了2023/24年度德企商业信心调查报告,共有566家会员企业对调查做出了回应。根据报告,超过九成受访企业计划继续扎根中国市场,过半受访企业计划在今后两年增加在华投资。这份报告认为,中国“对德国经济的意义依然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庞大、供应链基础设施先进,创新能力日益强大,中国持续成为德国企业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2月23日,萨沙(左)与尤莉亚在家中品尝汤圆。来自德国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工程师萨沙和妻子约翰娜带着女儿尤莉亚在中国庆祝元宵节。新华社记者颜麟蕴摄

中国市场有何独特吸引力

分析人士指出,中德经贸往来热络企业合作增多,是基于产业经验的理性选择。中国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等方面展现出的创新领导力正逐步增强,同时德国在汽车、化工等传统工业仍具优势,双方合作有利于共同提高产业能力。

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共同开发新款电动车,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在沈阳全面动工,西门子投资加码成都智造基地……这些都是德企看好中国未来竞争力的鲜活例证。

2023年,德国大众集团将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落户合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大众正在全面融入中国的产业生态。在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中,高速发展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教授伍慧萍认为,中国市场在德企眼中具有其他市场难觅的吸引力。她指出,乌克兰危机升级后,德国企业经营成本明显上升,面临能源价格波动、劳动力市场技术工人短缺等诸多问题,投资德国本土的吸引力受到削弱。相较之下,中国生产要素齐全、供应链完整、有产业经验的劳动力人口充裕,这些因素为不少德企所青睐。

  2月1日,满载来自哈萨克斯坦1740吨菜籽油原油的X8010次中欧班列抵达西安国际港站。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鼓噪“去风险”为何吃不开

分析人士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做生意就一定会面对和承担风险,即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去风险”这个概念本质上是反市场经济的。诸多数据与实例表明,德企正积极拥抱中国市场,“用脚投票”证明“去风险”“脱钩断链”不得人心。

德国工商大会此前发布的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全球商业期望报告认为,“去风险”会给德国海外企业造成巨大负担,近一半的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供应商或商业伙伴。

德意志联邦银行多名专家日前撰文表示,从长远看,离开中国将给德国企业带来显著商业和经济成本。德国企业将错失中国这个“主要销售市场”,许多供应链只能以牺牲效率为代价进行重组。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表示,眼下不少西方媒体热衷渲染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对抗,警示投资风险。他建议企业去中国实地考察感受,多与当地人对话,会得出不同的感受与结论。

分析人士指出,所谓“去风险”,本质上是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不仅冲击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有效性,也违背经济规律,最终将阻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试图通过贸易壁垒来降低政治风险,本身就是一种风险。

编辑:超级管理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