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弘业,激扬民族复兴的文化伟力

2024-02-23 10:15 来源: 字号: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这既为如何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点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了信心。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多次就“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和部署安排,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从探访福建武夷山朱熹园,到走进陕西汉中市博物馆;从提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命题;从紧紧抓住“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到牢牢把握“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内在机理......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代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文化发展的科学规律和理论结晶,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立足中国大地,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热播、足不出户穿越古今“云端”看展、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体验、《只此青绿》惊艳“破圈”......一大批直抵人心的优秀作品和“接地气”的表现形式,有效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文化需求,不断拉进文化与社会大众的距离,唤醒中华儿女深埋于心的文化基因,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汲取思想精华和智慧养分,滋养家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扛起使命担当。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对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各地竞相探索、各展所长。江苏勇立潮头、以变应变,以人工智能、元宇宙、大数据、5G等新技术应用孕育发展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的文化供给;黑龙江激发冰雪经济新动能,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实现文旅的社会化、潮流化、大众化;山东深耕人文沃土,用现代表达讲好“两创”故事,共享文化“两创”成果。不断“上新”的文化场景,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也彰显了一座城市的内涵和气质,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要传承好城市文脉,坚守文化品位,以文化滋养城市,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蓬勃生命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重要支撑。必须清楚知道,以文弘业弘的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我们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更加奋发昂扬的精神面貌担负起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持续燃起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拼搏奋斗的信念和决心,坚定不移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昂首迈进。

盐城 田其亚
编辑:洪云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