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盐城市湿地保护年报

2024-02-02 07:37 来源: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心 字号: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碳的存储器”“物种的资源库”和“鸟类的家园”,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科学保护和修复湿地,维护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023年,盐城作为“国际湿地城市”,进一步提升了国际影响力,成功举办了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共同探讨滨海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023年全市湿地保护率为49.4%,自然湿地保护率提升至63.9%。

《秋到黄海滩涂》 顾枫 摄

《梵高的画笔》 宋从勇 摄

今天是第28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与人类福祉。今年的主题强调了湿地与人类福祉息息相关,人类从湿地生态系统中汲取营养、灵感和复原力,呼吁行动起来保护修复湿地。2月1日,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心发布了《2023盐城市湿地保护年报》。本年报详细介绍了我市在2023年开展的各项湿地保护工作,包括制定和执行新的保护政策、开展湿地宣传和教育活动、推进湿地修复项目等。同时,报告也对盐城湿地水环境和鸟类多样性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形成《2023盐城市湿地保护年报》,以期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湿地管理与保护、生态修复和科普宣教的参考。本报摘登如下:

盐城湿地资源概况

盐城市湿地面积大、类型多、国际影响力大,地处太平洋西海岸,是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的中心节点,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张耀眼的国际名片。全市拥有582公里海岸线,湿地保有量76.97万公顷,约占全省湿地面积的27.3%,滨海湿地面积约占全省57%、全国10%。其中自然湿地56.02万公顷,占全省自然湿地面积的28.7%。

《哨兵》 孙江 摄

提升自然湿地保护率

保护率是指受保护的自然湿地面积占自然湿地总面积的百分比。2023年,我市通过新建滨海入海水道、北八滩河入海口、顶港河湿地保护小区、郭猛二支河东干河湿地保护小区等48个湿地保护小区,全市湿地保护率为49.4%,自然湿地保护率从62.4%提升到63.9%。

科学指导生态修复

《湿地精灵》 张维 摄

2023年,我市积极组织湿地保护修复工作,修复退化湿地面积合计1.17万亩,修复面积位列全省第一。其中,一是近海湿地的修复保护,通过打捞浒苔,净化了水质,保持海洋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修复新洋港、川东港南侧建川养殖区、珍禽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近海与海岸湿地。二是河流湿地的修复保护,组织对蟒蛇河全线的河、渠、沟的疏浚、绿化,通过开展沿线污染清理,河流岸线维护和植被修复,持续改善水质,修复河流湿地。2023年9月,我市有两个湿地生态项目入选第二届江苏省“最美生态保护修复案例”,全省共有9个案例,我市2个入选,分别是:世界遗产名录——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条子泥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最美生态河——盐城蟒蛇河生态修复。

《天然调色板》 陈国远 摄

积极开展互花米草治理

为遏制互花米草扩散趋势,提升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质量,维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2023年,我市编制完成全市及沿海各县(市、区)互花米草治理实施方案,并全面启动互花米草治理。根据2023年开展的互花米草专项调查,我市沿海互花米草面积23.2865万亩,约占全省互花米草面积的三分之二,沿海各县(市、区)均有互花米草分布。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完成治理面积约11.9万亩(含大丰麋鹿、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万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我市力争用三年时间全面根除互花米草,恢复我市沿海滩涂应有的生态面貌。

湿地科研与监测

市遗产保护中心通过组建鸟类、环境、地质地貌、生态修复、可持续旅游监测小组,开展基础监测,不断完善全市湿地监测网络。组织相关保护管理机构、盐城市观鸟协会开展的鸟类监测项目中,调查发现了多年未见的极危鸟种青头潜鸭、黄胸鹀,江苏省新记录鸟种欧亚旋木雀,盐城市新记录鸟种红交嘴雀。

国际重要湿地

《潮间带上采贝人》 顾枫 摄

盐城市共有两处国际重要湿地,分别为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和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2002年,分别被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省级重要湿地

根据《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规定,结合江苏湿地类型及湿地保护状况,省级重要湿地可分为湿地保护地(包括湿地自然保护区与湿地公园)、重要湖泊湿地、长江湿地、滨海河口湿地4种类型。根据江苏省林业局2019年12月发布的《江苏省省级重要湿地名录》统计,盐城市省级重要湿地有7处,分别为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湖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大纵湖(二级名称为江苏盐城大纵湖国家级湿地公园)、阜宁金沙湖省级湿地公园、新沂河口湿地和小洋口河口重要湿地。

湿地分类保护工作

2023年共计建设湿地保护小区48处,在盐都区建立20个湿地保护小区,建湖县建立10个湿地保护小区,射阳县建立7个湿地保护小区,阜宁县建立8个湿地保护小区,滨海县建立2个湿地保护小区,亭湖区建立1个湿地保护小区。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由62.4%上升至63.9%。

截至2023年12月,我市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级湿地公园2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市级湿地公园3处,湿地保护小区125个、水源地保护区9处、风景名胜区1处、森林公园3处,初步构建起自然湿地保护体系。

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工作

2023年,我市积极组织湿地保护修复工作,修复退化湿地面积合计1.17万亩。其中:

大丰区川东港南建川养殖区生态修复工程

大丰区在川东港南建川养殖区1620亩退养区域开展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探索实施了“生态+农业”的修复方式,采取稻谷部分收割、部分留为鸟类食物的模式,其秸秆也为鸟类繁殖、夜栖及避险提供场所,谷物售卖的经济收益则作为生态修复工程的后期管护经费,从而实现了“生态+农业”循环互补的良好局面。为减轻区财政压力,积极引入风电项目生态补偿资金1900万元参与生态修复项目建设。

东台市川水湾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该工程开工日期为2022年12月30日,变更内容施工完工日期为2023年8月30日。项目区修复海岸带湿地面积1250公顷,包括生态湿地恢复和配套设施。生态湿地恢复:恢复淡水湿地125公顷,咸淡水湿地91公顷,北区咸水湿地130公顷,南区咸水湿地409公顷,互花米草防治区495公顷。本工程采用“湿地水文水系修复+湿地微地形修复+湿地植被修复+鸟类栖息地修复+互花米草防治”修复措施,有效缓解了生态环境的退化,提高了区域内物种多样性,恢复了项目区淡水湿地、咸淡水湿地、咸水湿地等原生自然湿地生境,为区域内珍稀鸟类营造了适宜栖息环境。

建湖县九龙口湿地公园湿地修复工程

2023年,九龙口湿地公园湿地修复面积1050亩,建设生态岛,丰富鸟类生境,新增人工岛5个,新增深水区域10处,栽植湿生树木10万多株和多种浆果类果树,为鸟儿提供栖息地,现有鸟类160多种。九龙口景区建成全国首家“碳中和”景区,获得《国家地理杂志》“红框”(文化)、“绿框”(自然)“双框”景区称号。九龙口湿地修复案例被《焦点访谈》作为正面典型在全国宣传。湿地公园按湿地保护修复项目规划,近年连续开展各项湿地修复工程,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河道疏浚,清理河道20多公里;收储塘口100多个,退圩还湖共2万多亩;推进杉林大泽项目,近年来,累计栽植杉类苗木20000多株。

编辑:王丽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