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一块“飞地”盘活小山村,“一体化”合作闯出乡村振兴新天地

2024-01-26 19:08 来源:无锡新传媒 字号:

“滨湖区的一家单位食堂刚下单了一吨富硒大米,赶紧安排送货。”1月24日一大早,宜兴太华镇桥涯村的农副产品公司里一片忙碌,大米、冬笋、咸肉等农产品,从这里发往无锡城区等地。村党总支书记蒋钟磊说,今年春节不样,村集体和村民们都收获满满,而奥秘则是因为安徽的一块“飞地”重启取得成功。

  “废地”变“宝地”,打造高标准农田

气温零下5℃,宜南山区的水库、池塘里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风吹得竹林哗哗作响。从宜兴市区驱车抵达无锡最南端村庄太华镇桥涯村,需要耗费一个多小时。作为“鸡鸣闻三省”的交界之处,这里在2021年还是无锡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

在桥涯村委副主任王勇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飞地”一探究竟。这块田位于广德太极洞风景区入口处边上。站在田埂上,王勇饶有兴致地介绍:“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广德桃园村,面前这座山名为狮子山,山形很像一只趴着的狮子,狮身属于浙江长兴,狮尾属于安徽广德,而山下这块地是我们村的。”

听到这,记者好奇地打开地图查看,这块地距离桥涯村委有近6公里,村里缘何会在邻省有地?王勇解释,桥涯村境内都是山林,以前的村民就来到附近的安徽境内开荒种地,一代代传了下来。而近些年,由于路途远,这些农田或废弃或由附近广德桃园村和长兴三洲山村村民种植。

300多亩水田,对于耕地极度稀缺的桥涯村来说是个宝贝,如何变“废地”为“宝地”?由于田地涉及三省农户,要将权属厘清可不是件容易事儿。“我家在那有3亩多地,当天三个村的领导和村民都到场,现场确认。”村民单孟根回忆。2022年,经过协商把一些“插花地”重新进行置换,最终桥涯村划定成片的377亩耕地,以每亩每年800元的价格把土地流转到村集体,打造高标准农田。王勇指着田间的一块指示牌“国硒中心太华桥涯富硒稻米示范基地”介绍:“太华一带是江苏省唯一获得认定的天然富硒土地,但由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挂牌的示范基地,桥涯村是太华首个。”土壤富硒并不等同于种出的农作物富硒达标。为此,桥涯村与国硒中心合作进行土壤改良,水稻种植则聘请了杨巷镇的种植大户马勇负责。食味值达到86,硒含量每千克0.7毫克,荣获江苏省好大米金奖……2023年,300多亩富硒水稻、百合等种植取得成功。

无锡市纪委监委作为桥涯村的挂钩帮扶单位相当给力。为开拓稻米销售渠道,无锡市纪委监委驻村帮扶干部牵线搭桥,原生态、高品质的农副产品得到无锡君来集团、苏南食材配送公司等单位的青睐,成为他们的供货商。村里还专门成立了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把过去的区位劣势变优势,邻近三村协同发展,精选了三省34种特色农副产品对外销售,请第三方检测机构把关质量,如今桥涯农产品名气越来越响。

  一块“飞地”,小山村开启致富路

一块“飞地”让小山村“活”了起来。“我们村干部就是销售员,从上月底至今每天有新订单。临近春节,百合我们都卖缺货了。”王勇介绍。村民林兴霞帮村里收购农产品的同时,还在抖音直播带货,在当地小有名气。“这几个月冬笋卖了多少斤?”记者问。“那哪能用斤来计算,应该说几吨,有近4吨呢。”林兴霞发出爽朗的笑声。

临近中午,村里的便民服务中心很是热闹。蒋钟磊正在和几位工作人员商量2月初即将和三洲山村、桃园村举办的三省联谊篮球赛和拔河比赛。“我们三省三村去年设立了毗邻党建联盟,平日里围绕产业发展、森林防火等建立了常态化联络机制。”蒋钟磊介绍,“现在国家正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我们三个村就要自觉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去年,桥涯村还专门投资50万元对村卫生室进行改造,辐射三省周边村庄农户。桥涯村村卫生室的吴云凤医生经验丰富,许多邻省的村民都会慕名来到桥涯村寻医问诊。

村集体稳定性收入250万元以上,获评无锡市特色田园村庄、江苏省传统村落……“2023年,桥涯村真正步入了开花结果的阶段,三省交界的偏僻之地依然可以闯出一片新天地。”蒋钟磊信心十足。他算了算账,今年农产品销售利润预计突破60万元,再加上近40万元的闲置资产盘活收益,同时带动村民增收,与太极洞景区等联动,发展“自然+传统+红色”的乡村农文旅特色产业,桥涯村的美好发展图景值得期待。(胡志杰、蒋梦蝶)

编辑:苏舒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