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县第2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场

2024-01-08 08:50 来源:建湖县 字号: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引导激励全县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为谱写“强富美高”新建湖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更有力舆论支持,按照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要求,县委宣传部、县政府新闻办公室牵头举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湖新实践中实干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近年来我县在新征程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湖新实践的重要举措、创新做法、工作成效。现在举行的是第2场发布活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如群,县住建局副局长范展,县水利局副局长周寿田,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颖,他们将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如群介绍我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县情况。

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如群: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冬至即将到来,当前全县各镇(街)正在多措并举加强田间管护,确保秋播作物安全越冬,全力夯实夏熟丰收和农产品保供基础。在此,借助今天的机会,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全县农业农村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农业农村系统聚焦“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使命,以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总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科技化“四化”发展方向,突出有基地、有园区、有企业、有市场“四有”建设,做实“量、特、优、美、富”五字文章,我县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制种大县、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江苏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典型县、江苏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

一、做好“量”文章,稳产保供扎实有力。粮食生产稳中有升,种植面积144.15万亩,总产14.47亿斤,获评全国“统防统治百强县”,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来“南南合作”感谢信。畜禽养殖加快恢复,规模猪场50个,生猪存、出栏分别达5.35万头、11.7万头;规模禽场23个,家禽存、出栏分别达707.33万只、762.15万只,蝉联全国畜牧业优秀生产监测县。水产养殖持续向好,面积稳定在13.5万亩,产量达10.45万吨,九龙口大闸蟹基地被评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恒济镇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二、做好“特”文章,项目推进成效显著。强化项目招引,新开工超千万元农产品加工项目16个,其中亿元项目4个,投资额达13.6亿元。打造全产业链,肉制品加工、粮油果蔬2个农业全产业链,预计全年实现开票21亿元,正源创辉水产品深加工获评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省级示范项目。提升园区水平,实行“一园一策”发展路径,健全“五个一”工作机制,组织上冈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恒济现代渔业产业示范园参加市级园区“等级创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度5.8万亩国家项目在全市率先开工,完成量达77%、进度全市第一。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双百日”行动,排查率、整改率、建档率均达100%。

三、做好“优”文章,科技品牌同步提升。强化品牌建设,新建省级五星级乡镇监管机构1个,四星级乡镇监管机构4个,新增绿色食品企业4家,新获证产品14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86%以上,全市第一。加速农技推广,开展2023—2024年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19项,完成部省级、县级高素质农民培训班42期4567人次,“两刊”宣传普及工作获省厅表彰。做强特色农机,建成省级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示范基地(园区)5个、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3家、“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3个,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率达87.5%,特色农机化水平达72.18%。

四、做好“富”文章,村级经济持续壮大。推进村级集体增收,145个试点村(居)领办新型农场,经营面积3.19万亩。预测222个涉农村(居)年经营性收入2.04亿元,所有涉农村(居)全部达40万元以上。培植新型经营主体,建湖红日蔬菜专业合作社、建湖县何老大大豆专业合作社入选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高作农民用水者协会入选全国农民用水合作示范组织。试点“小田变大田”,在高作镇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革整镇试点,其他镇选择1—2个村开展试点,目前31个试点村基本实现涉改区农田集中连片。

五、做好“美”文章,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开展畜禽治理,综合整治上冈镇南庄村,统筹推进水体、岸边、道路环境同步改善。全县79家规模养殖场全部治理到位,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5%以上。推进户厕改造,推广首厕过关制,加强改厕产品质量监管,统筹推进农村户厕与生活污水治理,改造提升户厕6629座。打造示范村庄,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日行动,创建省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1家、示范村5家,市级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村3家。高作镇光明村获评全国乡村社会治理示范村。发展观光农业,成功举办苏韵乡情盐城专场推介建湖稻虾节,九龙口湿地公园、淮剧小镇入选2023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精品景点线路,九龙口村入选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市唯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农业强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承载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新的一年,我局将集中力量做强项,聚精会神攻短板,突出抓好稳产保供、产业发展、和美乡村、改革创新、强村富民“五大重点”,全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建湖样板”。一是突出“稳产保供”,打造优质产品供给地。守牢良田,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85万亩,改造提升6.37万亩。做强良种,依托隆平种业示范带动,杂交水稻制种稳定在3万亩以上,粮食面积稳定在143万亩以上。推广良技,新增机插秧面积15万亩,建设千亩以上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10个,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率达90%以上。二是突出“产业发展”,打造产业集群主阵地。强化项目招引,聚焦优质稻米、特色水产、休闲食品等领域,全年新招引超千万元加工项目20个以上,其中亿元项目5个。提升园区质效,围绕“四化”方向,突出“四有”建设,恒济现代渔业园区创建省级示范园区,上冈、近湖、建阳现代农业园区创成市5A、4A、3A级园区。做足“土特产”文章,做强建湖青虾、建湖藕粉圆等特色农产品,“九龙口大闸蟹”设立旗舰店5家、争创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九龙水产品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80亿元。三是突出“和美乡村”,打造生态宜居示范地。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全年实施户厕改造23643座,打造省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1家、示范村6家。加快农业低碳发展,推进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建成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1个,规范整治263家小型畜禽养殖场,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7.5%以上。推进农旅产业融合,积极推进沙庄古镇、荷花漫、景悦葡萄园等一批农旅项目建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四是突出“改革创新”,打造发展活力制高地。谋划农村改革试点试验,围绕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经营体系、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领域,实施集成改革试点试验。推广“小田变大田”成熟经验,在高作镇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科学制定田块合并、沟渠平整、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全面完成31个试点村改革。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集成应用,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推进乡村治理与老村庄环境改造提升有机融合,促进乡村治理改革成果转化。五是突出“强村富民”,打造乡村振兴幸福地。推进农民口袋更鼓,发挥新型经营主体联农带农作用,培植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以上,创成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推进村集体家底更厚,着力村集体领办新型农场促增收,全县村(居)领办新型农场达170个以上,经营面积3.75万亩,年内222个涉农村(居)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50万元以上。推进人才队伍更优,支持“农二代”返乡创业,加大“乡土人才”培训力度,全年培训高素质职业农民5000人以上。

主持人

感谢张书记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请各位媒体记者提问前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好,请第一排的这位媒体记者提问。

《建湖日报》我是《建湖日报》的记者,近年来,我县在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做了哪些工作?

县住建局副局长范展: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农村住房条件改善,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截至目前,全县共改善农村住房47372户,建成新型农村社区44个、住房11606套,为全省农房改善推进会提供了高质量的观摩现场,农房改善工作得到了省政府通报表扬,被评为全省农房改善绩效考核评价优秀县。我县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三个结合”:

1坚持群众自愿政府引导相结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履行“县抓落实”的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对年度计划、建设方案亲自审核、逐一过堂、高位推进。二是尊重农民意愿。镇村通过登门到户走访、组织群众代表座谈、召开全体村民大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愿,坚决守住“不强拆”的底线。三是分类政策引导。坚持“鼓励进城、尊重留乡”的原则,对选择进城入镇、进新型农村社区、货币化安置等群体制定差别化补偿政策。突出进城入镇导向,设立“房产超市”提供优质房源和一站式服务,2018年以来全县累计进城入镇33897户,其中新购房5369户。同时制定完善全县农村住房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方便农户自主更新住房。

2坚持建得放心住得舒心相结合。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编制32套农房建筑推荐图集供群众自主选择,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制定完善12条红色问题清单和10条绿色示范清单,力求房屋设计更加贴合群众生活习惯。二是强化建设配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重点打造15个新农“e”站,提供超市、农资、快递等综合性服务;在全市率先将管道天然气接入新型农村社区,设立电动车雨棚充电装置、日间照料中心、村民大食堂等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三是强化长效管理。制定完善新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制度,明确了10个方面42项物业管理服务清单和18条负面清单,积极推行“我为大家巡一天,大家为我巡一年”共治共享模式。

3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相结合。一是做好产业文章。按照“一社区一产业”的定位,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生态采摘、休闲观光、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重点打造收成村农旅融合、恒东村特色水产、建河村玻璃加工等20个“产业兴旺”示范村,有力促进了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双增收”。二是做好土地文章。2018年以来,通过统筹实施农房改善、高标准农田、土地整治等工作,全县新增耕地面积3.2万亩,新增土地资源全部归村集体所有,有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三是做好生态文章。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统筹推进生活污水治理、生态河道建设、村庄绿化美化、“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0%,生活垃圾收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累计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8个、省级传统村落5个。

建湖发布我是“建湖发布”的记者,请介绍一下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情况?

县水利局副局长周寿田: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民生供水事业发展,不断加大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通过工程措施着力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在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制水技术升级改造、实施城区老旧管网的更新、加快农村环状管网建设、增设边远供水增压设施、提前完成了高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升级任务,完成了36公里引西塘河水源入上冈水厂浑水东送工程建设,有效保障了全县区域的供水安全。浑水东送工程的完成,强化了“原水互备,清水联通”的供水格局;边远镇区38公里管网及宝塔增压泵站建设的完成,率先在全市实现农村供水环状管网建设,消除了片区供水因可能的管网维修而产生断供的隐患。进入“十四五”,计划完成管网建设395公里农村供水配套管网完善、供水设施更新改造工程;2022年完成了13公里开发区专管工程建设,县城东部片区环网基本建成。今年上半年启动10万吨的城南水厂一期扩建工程,设计建成行业内先进的概念性水厂一座,从根本上解决我县里下河地区季节性水源污染的供水安全问题。2024年底还将增建“两区”供水要素保障工程,新建草堰口增压泵站和两区供水管网20公里,完成6万吨/日的城东工业水厂建设,满足我县日益增长的工业用水需求,有效增大民生供水安全保障空间。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河道建设,不断加大河湖治理力度,加快改善水环境,连续多年经省级考核名列全市考核第一板块。我县早在2019年,在全市率先开展生态河道建设工作,成立了建湖县生态河道建设领导小组,每年县政府都专题召开全县生态河道建设工作推进会,分解落实生态河道工作任务,明确生态河道建设的五项标准和时间节点安排,对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具体工作要求,还将生态河道建设工程列为当年全县的民生实事工程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持续开展广泛的宣传发动,深受全县广大干群的欢迎和支持。截止2023年底,通过省级复核已建成的县乡级生态河道达123条422.23公里,覆盖率40.04%,在全市处于上游水平。同时,我县还通过自办项目、向上级争取专项,加大河道的治理,先后开展了农村河道疏浚、中小河流重点县、整镇推、一村一河、幸福河湖建设、黑臭水体整治等,打造了一批高质量的生态河道,建成的生态河道实现了呈现“水清、岸绿、景美、河畅”的水韵水乡的怡人特色。

目前,我县2024年生态河道建设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建设任务已经下发,逐条落实到各镇(街道、区)。下一阶段,我们将迅速启动新一年的生态河道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加大群众的参与度,听取基层干群的意见和建议,在生态河道建设、提升水环境质量上,继续加大生态河道建设和长效管护力度,加快生态河道建设步伐,高质量打造人民群众欢喜的生态河道,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建好生态河道,护好我们的水环境。

《建湖新闻》:我是《建湖新闻》的记者,交通建设对乡村振兴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请问我县是如何推进交通建设的?

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颖:“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总结提出、领导推动实践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将创建“四好农村路”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推促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抓手,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总目标,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力度,加快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建管养运”协调发展。

在推进交通建设方面,近年我县结合镇村规划,加强规划衔接和联网畅通,注重提升安全优质的出行环境,重点消灭“隐患路”、“断头路”,加强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危桥改造,并同步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639公里,其中县道250公里、乡道650公里、村道739公里,农村公路的路网密度居全市各县(市、区)前列。其中2023年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11.6公里、危桥改造62座,实施安防工程662公里,实际总投资达8235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2024年我县计划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23.1公里、危桥改造27座,总投资达6000万元。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县“四好农村路”建设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2019年建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22年县道建恒线被评为省级“美丽农村路”样板路、乡道旅游公路8号线被评为省级“平安放心路”样板路;今年,借助农村公路建设基础,已成功创建成省级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和农村物流一体化达标县。

下一步我局将从以下三方面继续推进农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农路建设。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镇村发展规划,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网规划研究。着重处理好公路建设与特色村、重点村相衔接,与农田建设、水利改造、环境整治、康居工程、产业发展、全域旅游等相结合,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二是推进“路长制”落地生效。完善保障机制,推进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落地生效,进一步明确责任,狠抓责任落实,加大巡查力度,统筹各界力量,形成爱路护路的社会共识,落实农村公路长效管护。三是强化品牌打造。以打造“湖垛农路”品牌创建提升为抓手,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总目标,建、管、养、运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积极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强富美高”新建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主持人

谢谢李局长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发布嘉宾,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再见。 


编辑:汪宜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