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冬日里的乐趣

2024-01-02 23:00 来源:登瀛观察 字号:

小时候的冬天特别冷,河里的冰冻晶莹光滑,我们上学校为了抄近路,时常走河面的冰上直接滑过去,有时还在冰面上“溜冰”,那种乐趣让人忘记了一丝寒意。

那个年代,我们学校的窗户不是缺玻璃,就是缺档。寒风穿堂入室,吹得窗框“咯吱咯吱”响,同学们缩着脖子,听着外面一股嚎叫的刺骨寒风。负责后勤的老师拎来了纸壳和塑料纸,手拿小铁锤和小洋丁将窗户封起来挡风,室内虽有点阴影,但暖和多了。

每当寒流来袭,我们脚着茅窝,身穿“一把左”棉袄,两手冻得通红发紫。为了学生御寒取暖,老师安排几名学生从外面地上抱来一捆棉花秆,用火柴点燃进行烤火,四周蹲的蹲,站的站,那生火取暖的场景到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父亲知道我上学冷,在一个暖和的天气,他从地里推来几小车泥土,用草爪推熟后制成一个炉子,中间放三小根铁丝,下面开一个洞,让烧尽的炭灰漏下。

每天一大早,父亲就开始生炉火,为我烤棉袄、棉裤,让我穿得暖暖的。一放学,我就往回跑,到家享受着旺旺的炉火。吃完晚饭,我就“团”进被窝了。

校园的冬天显得格外冷,光杆的杨树、楝树被寒风吹得嘎嘎直响。每堂课45分钟,课堂上,老师一边朝手心呵气,一边在冰冷的黑板上写字。我们把手缩在棉袄的袖笼里,跟着老师一遍遍念生字,规规矩矩地守在烂泥地面上的双脚被冻得毫无知觉。

老师看着我们一张张冻得发紫的脸蛋,非常心疼,估摸我们新字学得差不多了,就说:“你们再读读吧。”我们心领神会,便开始高声朗读,同时,用脚使劲地跺地面取暖。顷刻间,教室里仿佛万马奔腾,高歌猛进,灰尘在阳光下飞舞,那挥之不去的寒意顿时被我们踩在脚下,几无踪迹。

但并不是每堂课都可以跺脚取暖的,若想暖和一点,只能在课间10分钟热热身子,下课铃一响,大家就像兔子一样,向外跑去,然后三五成群的同学集聚在墙边,用身子相互挤撞,循环往复,抱团聚暖,左边的同学喊“一二三”,开始向右挤,右边的同学喊“三二一”,开始向左挤,这个活动被称为“挤燃豆”。女同学在教室后排跳皮筋、玩游戏,你追我赶。短短10分钟,身子就热起来了。一上课,教室里热气荡漾,一片欢笑,融化了冬日的坚冰。

如今的校园,窗明几净,有的学校连每个班都装上了空调,冬暖夏凉。冬天,孩子们都有暖和的羽绒服,还有安全、美观、环保的暖手宝等取暖用品,根本不会挨冻。不过,与我们当年的“挤燃豆”“跳皮筋”相比,这些高科技产品或许还是少一些乐趣的。

作者:宋树林

诵读:凌敏

插画:卢瑶

编辑:刘志红 张伟伟 李艳

编辑:超级管理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