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第2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场

2023-12-29 10:57 来源:东台市 字号: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

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今天组织开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东台新实践中实干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现在进行第二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场的主题发布,欢迎现场各位朋友。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了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徐罗康,市住建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拓,市水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祖峰,五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丁毅,梁垛镇党委副书记史鹏、许河镇统战委员戴海霞共同出席。我是东台市委宣传部新闻发言人周雪梅。

首先请市农业农村局徐局长介绍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扬优势、补短板、创特色,以项目化思维推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走在前、做示范。先后创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40多项国家级荣誉,被列为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单位、部省共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市。2022年跻身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市、列第9位,乡村振兴年度实绩考核位居全省县级综合排名第一等次。今年成功举办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省主场活动,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获省级评估第一位。

一是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规模化种植、宜机化作业、集约化发展,稳住粮食安全“基本盘”。聚焦高效植保、水稻机插、小麦条播等关键环节,大力推行“机器换人”,推广“北斗+”新型智能农机,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95%,获评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按照“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后配套”思路,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到良田粮用,近三年投入资金6.5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30.4万亩,全市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到133.63万亩,夯实粮食增产根基。沿海油菜基地单产达323.87公斤,创全国盐碱地油菜高产纪录;黄海原种场种植的示范品种“扬麦39”,亩产788.9公斤,刷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小麦高产纪录,预计今年粮食总产达104.15万吨,连续10年稳定在百万吨以上。

二是坚决扛起保供重担。以“一镇一园一品”建设为抓手,引领优化产业结构,稳定瓜菜、畜禽、渔业等“菜篮子”产业产能。全市构建以1个国家产业园为龙头、2个省级示范园为骨干、17个市级农业园为补充的梯次发展格局,带动富安镇创成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强镇,培育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2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4个。建成省级“菜篮子”绿色蔬菜保供基地12个、国家生猪产能调控基地9家,以占全省2.9%的耕地,生产了占全省4.3%的肉品、6.6%的蔬菜和15%的禽蛋,形成瓜菜、畜禽2个超60亿元和水产、茧丝等4个超30亿元主导产业。

三是持续发力产业升级。聚焦粮油果蔬、肉制品加工重点产业链,全力招引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培强产业链链主和骨干企业,今年新开工食丰盈集采分销中心等亿元以上项目6个,创成部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8家,今年争创盐城市星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农产品加工产值力争突破850亿元。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构建形成以“东台大粮仓”区域公用品牌为龙头、9大地标农产品为核心的“1+9+N”特色农产品品牌矩阵,创成绿色食品131个、有机农产品9个、国家绿色食品原料基地3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6.69%。“东台西瓜”新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和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录,富安黑猪肉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单。加快“东农云”大数据中心建设,新建“无人化”农场2家,南沈灶“无人化”农场建设做法被央视报道。

四是纵深开展环境整治。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着力构建农村环境“六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开展“扮靓家园”村庄清洁行动,打造稻香东里、丰盈四仓、渔乡巴斗等一批美丽乡村新亮点,弶港镇等1镇9村获评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村,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3个、省级传统村落10个。以17个村整村推进户厕改造为抓手,提前完成2.4万座户厕改造年度任务、占盐城总量的1/4。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培育“园区+美丽乡村”农旅融合新业态,创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美丽休闲乡村3个。

五是接续推进强村富民。持续深化“三资管理”“四治融合”,乡村治理数字化入选全国典型案例。积极开展全国整县推进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建设试点,实施“头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创成部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2家、示范家庭农场47家,5家合作社入选中国农民合作社前500强。大力实施党建引领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实“一村一项目”167个,年底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超30万元、100个以上的村达省定经济强村标准。

六是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深入开展渔业、农机、农药和危化品使用等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切实守牢安全底线,被表彰为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突出抓好海洋渔业安全监管,全市拥有海洋渔船549艘、占盐城总数50%,通过持续开展净海清岸行动,深入打击海洋渔船隐形借名登记和非法租赁行为,推行“三无渔船”动态清零、渔船审批提级管理,切实提高渔业安全本质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为抓手,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为主线,在优势领域率先突破、在关键环节创新引领,确保年底顺利通过示范区创建部级考核,加快农业强市建设,精心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图景。

主持人

感谢徐局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由相关部门和镇区作答。

东台市融媒体中心我是东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盛况,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是省市委近年来推进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点工作,也是我市农民群众关心关切的事项,我想请问这项工作目前的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推进措施等。

东台市住建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拓感谢您对全市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的关心支持,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近年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行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农房改善工作决策部署,坚持把农房改善工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和有力抓手,紧盯关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问题,积极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协同相关部门,共同抓好全市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到2021年底,全市累计建成28个各具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完成7892户农村住房条件改善,2多万人迁入“安全舒适、设施完善、经济适用”的新居,建成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13个、盐城市级特色田园乡村9个,农村住房面貌显著提升,乡村基础公共配套得到较大改善,我市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受到省政府督查激励,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和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2022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又迅速启动新一轮五年农村住房条件改善行动,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紧盯老旧农房、低收入群体危房、空关房等重点,通过进城入镇、村庄插建翻建、进新型农村社区等方式,五年计划再改善1万户。

一是支持进城入镇。指导各镇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民进城入镇政策体系,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以优美的环境、便捷的服务和稳定的就业,吸引有条件的、有经济基础的农民群众进城入镇。

二是鼓励插建翻建。把村庄插建翻建作为农房改善的新突破口,鼓励农民在规划发展村庄内自建翻建农房,并在同一行政村范围内,鼓励引导非规划发展村庄内、有实际住房改善需要的零散农户在规划发展村庄插建住房。同时,统筹实施村庄综合治理,全面提升村庄整体面貌水平。

三是按需扩建新型农村社区。对于村庄农民有意愿、用地能保障的,优先利用现有新型农村社区周边闲置用地,适度扩大已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规模。

四是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结合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因地制宜抓好新型农村社区和规划发展村庄品质提升,注重村庄重要节点、公共空间、建筑景观的提升改造,保护乡村自然肌理和传统风貌,持续重塑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同时,积极开展S352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培育创建,推进特色田园乡村串点连线成片发展。

我们力争通过五年时间,让更多的农民群众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生活,让我们东台的村庄面貌“既有颜值更有品质”,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东台乡村新篇章贡献住建力量。谢谢大家!

东台市融媒体中心:我是东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崔冰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和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想请问市水务局,我市是如何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的?

东台市水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祖峰:我市“十四五”生态河道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两山”理论,按照全市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大力推动全市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不断提高我市生态河道覆盖率,做优做美农村水生态环境。2023年年初省下达我市生态河道建设任务180公里。为确保完成全年任务,我局自加压力,提高建设任务,年初制定71条、278.41公里的生态河道建设任务,目前,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对标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考核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谋划、因河施策,通过规划引领、现场指导、挂图作战、定期通报,激励各镇区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在实施过程中,拆违、疏浚、刷坡、整形、绿化、养护等各项强力措施有序推进,确保建一条、成一条。

为确保证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成效,在做好工程建设的同时强化河道管护,创新管护模式。由各镇区牵头,组建专业管护队伍,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经费,形成农村河道属地管、城市河道统一管、全市河道“河长管”的河湖管护新格局。通过加强河道日常管护和季度考核,持续提升我市农村河道水环境,增强城乡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

今年7月中旬,经省水利厅第三方考核,我市最终通过生态河道65条、222.51公里,占省下达任务的124%。截止2023年底,我市已建成农村生态河道265条、1260.77公里,覆盖率达40.07%。 根据十四五规划,我市计划至2025年,建成生态河道306条1602公里,全市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达到50.91%。

东台市融媒体中心:我是东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叶海慧,五烈镇是我市唯一以烈士命名的镇,也是全市的农业大镇。我想请问丁镇长,五烈镇是如何以党建促振兴,发展现代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的。

五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丁毅:感谢您的提问,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五烈的关心和支持。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近年来,我们五烈镇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按照“整体推进、重点培育、全面提升”的思路,拉长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叫响“东台大米”特色品牌,加快强村富民步伐,组织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2022年被表彰为盐城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我们五烈镇持续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筑牢红色堡垒,培养乡村振兴生力军培育“红色五次方”党建品牌,打造“头雁”队伍,选拔能力过硬的青年干部到村挂职,配备定制村干部,创业型村书记。把村集体经营性增收作为对村干部评星定级和村党组织考核的重要标准,设立发展村级经济奖励,实行同奖同赔。2023年,所有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30万元,最高达120万元。 

二、凝聚红色力量,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源成立稻米产业综合党委,将党建引领“组织力”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生产力”,打造稻米产业新集群。我们构建“1+N+X”的组织架构,“1”是稻米产业综合党委,“N”为20家合作社、家庭农场、稻米产业单位等;“X”为22个村级党组织下设的种植业党支部。持续做强绿色优质水稻产业,推广“园区+公司+基地”模式,与京东合作新建1600亩京东数字农场,推行智能化远程控制,每亩纯收益4000元以上。与中国水稻研究所、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动,依托3个院士团队、省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开发“东台大米”系列产品。目前建成4个绿色防控示范区,其中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2个,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确保“东台大米”品质。同时,组织农民丰收节、“东台大米”文化节等活动,提升“东台大米”品牌价值,与上海第一食品集团、上海光明集团等大企业合作,设立“东台大粮仓”上海直营店,年销售“东台大米”3万吨以上。今年,全镇新建7000亩高标准农田,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总面积约10万亩,坚持抱团发展订单农业,与市、镇农投公司合作,种植面积达6万亩以上,全年可带动村集体增收150万元、农户增收630万元。

三、彰显红色作为,拓展乡村振兴新路径精准实施一村一策,打好壮大村集体经济“组合拳”。联堡村围绕“党建+电商”精准发力,成立电子商务党支部,新建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祁联村以村领办共进稻麦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808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实现两年翻番。甘港村坚持“党建+文旅”,打造“一馆三园”为核心的3A级景区,每年吸引游客近30万人次。东里村积极推进万企联万村行动,与常州国投公司联营“东台大米”全产业链,促进村集体增收。

下一步,我镇将继续秉持“抓党建促振兴”的理念,在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人才振兴等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新理念谋划新思路、展现新作为,着力打造乡村振兴五烈样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东台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东台市融媒体中心:我是东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夏露,“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梁垛镇在乡村治理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东台市梁垛镇党委副书记史鹏感谢记者朋友对梁垛的关心!众所周知,乡村振兴20字方针包含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方面,其中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核心。近年来,我们梁垛镇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四治融合”,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善治乡村“新梁垛”,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涌现出孝贤临塔、水美殷乐、花果张倪、活力中南等一系列善治乡村典型。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给各位介绍下我镇乡村治理的具体做法。

一、强化党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组织力。一是夯实基层组织体系。以“梁家人”党建品牌为统领,进一步丰富“梁家人•自(治)家事”“梁家事•贴心办”“善梁颐养”“梁治久安”等“1+N”社会治理品牌矩阵,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创新力。二是织密网格服务体系。提升“智慧梁垛·5G网格”工作品牌,充分发挥全镇110个网格的作用,试行“党格+网格+警格”的党员网格化服务模式,实现镇村管理的精细化和信息化。三是优化集成服务体系。持续拧紧审批服务一窗口、综合执法一队伍、基层治理一网格、指挥调度一中心“四个一”特色链条,搭建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环境监测、气象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指挥“实战平台”,有效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强化民生导向,提升乡村治理服务力。一是聚焦标本兼治抓实稳定。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定期排查矛盾、接诉即办、干部下访和“网格化+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机制,开展社会治理、平安建设专项行动月系列活动,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二是聚焦法制建设筑牢屏障。整合网格员、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等力量,组建基层普法工作队伍,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和“法律顾问讲座”等活动,多渠道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法律素养,梁垛村、临塔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三是聚焦为民服务补齐短板。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重抓全年10大民生实事项目快推进。镇为民服务中心选优配强帮代办人员队伍,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成功入围省级“15分钟医保服务圈”和市镇村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双试点”。临塔村长者幸福食堂免费为80岁以上村民提供助餐服务,相关事迹今年多次被央视专题报导,被评为全国老年友好型示范社区。

三、强化机制建设,提升乡村治理保障力。首先是强化典型引导,近年来,我镇重点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小微权力”清单、婚俗改革等工作,各村居结合实际开展“梁垛好人”、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创评,引导村民自主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凝聚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广泛力量,涌现出“中国好人”崔卫香、全国劳模汤广宏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其次是强化基础提升,年内高标准实施通城、牌沟、临塔等村党群服务综合体提档升级工程,实施智慧警务室、镇级消防站、“红石榴家园”等建设。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高标准打造星级农家书屋等乡村文化配套设施,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最后是强化考核问效,推行“一线工作法、首问负责制、闭环督查制”,建立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督查考核制度,做到动态督查、严格考核,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的高质高效,让“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梁垛”成为群众口口相传的口头禅。谢谢大家!

东台市融媒体中心:我是东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煜,众所周知,产业兴则百业兴,实现乡村振兴要把产业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许河镇作为我市农业发达镇,我想请问近年来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蔬菜产业发展方面取得哪些成绩,今后的发展方向又是什么?

东台市许河镇统战委员戴海霞谢谢您的提问,也感谢您对许河发展的关心。下面我就我们许河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及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跟各位做个介绍:

许河镇是典型的农业镇,现代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现有耕地 10.3万亩,农户1.7万户。近年来,许河在蔬菜产业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化、生产标准化、品种特色化、经营产业化上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以温室大棚建设为重点的设施蔬菜产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发展。

一、蔬菜种植规模稳步增长。全镇形成以许北、联富、杨河等村为中心的许河冬瓜种植基地8000亩;以云集、西灶、元官等村为中心的包菜种植基地6000亩;以四联、四仓等村为中心的青椒生产基地6000亩;以板鱼、东进等村为中心的红萝卜种植基地2000亩。目前,全镇蔬菜播种面积约7.5万亩次,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近5万亩次,全镇蔬菜年产量约30万吨,总产值近10亿元。

二、农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许河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352省道两侧,计划总投资5亿元。目前园区与上海光明集团共建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园区品牌优势特显,已创成国家地标农产品1个。与扬州大学、苏州大学、农业农村部西南地区重点实验室成功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促进了许河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载体平台建设,放大东台农业品牌效应,带动农民致富。

三、产品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严格落实蔬菜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大力推行产销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强化蔬菜产品检验检测,完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施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实现蔬菜从基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和安全控制。全镇已有“三品”品牌30多个,绿色优质农产品玉米基地2.7万亩,许河冬瓜绿色基地2万亩。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扩大绿色优质蔬菜种植规模。在尊重群众意愿和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的基础上,发展效益高、风险低的设施蔬菜,鼓励露地蔬菜种植逐渐向设施蔬菜种植方向发展,扩大许河冬瓜种植规模,同时进一步扩大现有绿色优质农产品种植规模,积极培育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

二是加大农品加工企业招引力度。进一步完善许河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两年内建成农产品深加工厂房和农业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着力招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加大农业园区、四仓电商中心“双直播间”开播“带货”频次,持续推介“许河冬瓜、猪头肉、花凤蛋”农品吉祥三宝品牌。深挖蔬菜及其他农产品深加工潜力,提升蔬菜种植经济效益。

三是强大农业技术指导服务水平。邀请高水平专家开展专题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规程、派出技术指导队伍到村、到田头进行巡回指导,提高菜农的生产技术水平;结合蔬菜标准化生产规程,指导菜农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全面推行蔬菜生产档案记录制度,提升蔬菜产品产量及质量水平。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各位发布嘉宾,感谢现场各位记者朋友,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编辑:汪宜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