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一个村庄的年画展凭啥刷爆“朋友圈”?

2023-12-27 19:25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

年画,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符号,承载了一代代人的童年记忆。近日,扬州市邗江区图书馆、甘泉街道文体中心联手在姚湾村举办了一场年画展,以此“打捞”一代人心中的童年记忆。

年画展勾起了村民们的不少回忆。 受访者供图

小村画展 村民心中有个年画情结

在现场,年画展牌一字排开,其中有表现农家人对幸福生活热切向往的“年年有鱼(余)”,有表现农家儿女载歌载舞闹元宵、欢庆丰收年景的《丰年乐》,有表现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年画《同奏团圆曲》,还有传统的门神画,种类和题材丰富多样。

“过去,几乎每家每户过年都要贴上几幅年画。”村民李大伯说,“年画一贴,过年的气息就来了。不贴年画,家里一点年味都没有。”

一些村民回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年画,多以农村生活场景为主,画风朴实,寓意农家丰收节俭的生活,表现村民爱集体爱劳动的一面。还有根据当时上演的京剧、芭蕾舞剧翻拍印刷的年画,如《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智取威虎山》《龙江颂》。此外,还有以单幅剧照精心制作的年历画。贴年画贴春联,做年蒸磨豆腐,是过年农家必备的项目。这时候,孩子们开心得睡不着觉。

有趣的是,一些年画埋藏在人们共同记忆深处,“看到这幅图,我就想起腊月平整农田的事。当时没有作业机械,人挑手推,苦着呢。”一位村民说。

回味往事 为买年画手指都冻麻木了

据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说,当时无论城乡,只要腊月里年画上市,都卖得十分抢手,集镇的书店、文具店时常脱销。“我记得每年一进腊月,就有年画上市,店堂里纵横交错,拉上多道铁丝,用夹子把年画一幅幅夹好,一一写上编号。”李大伯说,为了防止损坏,这些年画往往挂得较高,“你看不清画上的字也不要紧,只要报出编号,售货员就会准确找出那幅画,然后为你卷好,用纸条粘牢,方便你带回家。”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年画多表现改革开放给城乡居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以及新农村的文明新风。“记得,有一张表现儿童剪纸的,神态动作栩栩如生。还有一幅表现儿童起早为军属大爷扫雪的,画面温馨,代入感强,都给人很深的印象。”一位退休的中学教师说,那时候,与之前相比,一些电影电视明星的年历画、挂历开始热销,一度热播的电视剧,如《渴望》《戏说乾隆》《武则天》等也进入年画的表现视野。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书法绘画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像徐悲鸿的奔马,齐白石的虾,以及表现清新自然风光的山水画等,画风或凝重,或欢快,或清新自然,都很受欢迎。

“有一年腊月,我花了不到两角钱,就买到一幅《奔马图》,心里觉得十分高兴。双手换着骑车到家,手指都冻麻木了。心中那份得意,没法子形容!”说着,一位村民开心地笑起来。

生生不息 让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进入21世纪,许多富裕起来的村民进城购房置业,新房子装修后,一些家庭换上西洋风格的油画或漆器挂屏,取代以前的年画。乡村的老屋子因为少有人住,过年也不再张贴年画,有时间就回来贴上福字。

“年画需求量减少,印刷厂曾经提升用纸品质,改进印刷质量,一度高品质年画换来一个重振年画的小高峰。但终究没有延续三四十年前的那种红火势头。”一位村民说。

有文化学者表示,就像当年在孩子们中流行的小人书一样,或许年画也会成为一种博物馆文化,最终成为沉淀于人们记忆中的民俗文化符号。但它毕竟曾经在民间有过那么红火的场景,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影响不容小觑。“今天举办这样一场年画展,有利于人们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让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甘泉街道负责人说。

编辑:苏舒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