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三农”工作新部署|和美乡村:要宜居,也要宜业

2023-12-26 16:04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字号: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寄托着广大农民对美好家园、美好生活的期盼。

今年以来,各地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快提升乡村人居和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这是2023年12月5日拍摄的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杨柳池茶园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深冬时节,云南省盐津县万和村依旧风景如画。每到周末,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万和村具有较好的自然人文资源。今年通过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村庄发展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云南省盐津县牛寨乡万和村村民王存芬说,现在村子里干干净净的,希望能发展旅游,大家开餐馆可以赚到钱就不用出去打工了。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

  7月27日,保洁人员乘船在竹林村的河道中打捞漂浮物。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2023年9月11日,在河北省滦州市王店子镇海洋养老中心,医务人员带领老人们在庭院中散心。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在浙江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联丰村的咖啡馆里,客人们正围桌而坐。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居民孙海宁说,“凤桥开的咖啡馆很受我们欢迎的,年纪轻的和中老年都可以到这里来玩,这咖啡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6月14日,游客在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联丰村的咖啡馆里休息。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资源变资产,在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催生多元新兴业态,助力三产融合发展。

2023年浙江省委一号文件《关于2023年高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到,以“千万工程”统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位于八里店镇的西山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周边的居民区相互融合(无人机照片,8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2024年的农村工作,要利用浙江‘千万工程’的发展理念、方法和推动机制,就是要密切结合群众的真实需要以群众作为主体来设计实施乡村的发展项目,使乡村建设得到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这次会议提出来的,要使乡村振兴工作和乡村振兴成果可感可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吴国宝说。

  8月9日拍摄的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永旺村的“野与望乡村青创集”特色街区。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农村环境好了,有了发展机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扎根乡村!”明月村位于四川蒲江县,是不少文艺青年眼中的“网红村”。

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蒲江县明月村“新村民”李清表示,他认为,这里像宋代的画卷一样,有松树、梅、竹,“最重要的是它有一个政策,打造一个国际陶艺村,这个非常有吸引力”。

在文创产业发展带动下,村子变得越来越美了,也更有诗意了。据介绍,明月村已引进艺术家、文化创客等100余名“新村民”,带动“老村民”一起在村里发展文创旅游项目70余个,探索出集创意体验、田园度假等为一体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在浙江诸暨东白湖镇的铁皮石斛有机种植基地,东白湖镇党员志愿者(右)和基地负责人一起直播销售铁皮石斛花茶、铁皮石斛酒等产品(2023年6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福建南平建瓯市竹资源丰富,有“中国笋都竹乡”的美誉。每年11月底,当地竹农江合清都要对竹林进行丰产改造,提高鲜笋质量。

目前东峰镇雷竹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带动户均年增收超过6万元。除了雷竹种植,东峰镇上还办起了许多竹制品加工厂。

福建竺骏竹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广斌说,“我们主要生产竹木地板,以出口北美和国内销售为主,去年产值大概7000万到8000万左右,带动周边100多名群众就业。”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生产生活更加便利……一个个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正在加快建设。从美丽乡村到美好生活,一幅幅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10月10日,游人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九间房镇峪口村荞麦岭赏花游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记者:金剑、屈彦、孙敏、徐中哲、王怿文、

阮帅、龙泠宇、董小红、邢拓、郭圻

报道员:刘芳、陆志秋、夏蕾、

张起瑞、谢云健、胡胜、

汪澄、吴泽伟、谢长术

编辑:吴炜玲、何莉

制作:新华FM工作室

新华社音视频部

出品

编辑:超级管理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