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丨薯芋飘香

2023-12-14 18:23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字号:

薯芋飘香

邹凤岭/文

凌敏/诵读

初冬时节,晨光初放,推开窗子,一股烤薯芋的香甜扑鼻而至。小区临街处,王家老伯从乡下来到了城里,做起了烤薯芋的生意。他说,那是一种生活的乐趣。进了城的老伯,相伴读书的孙子,闲来烤些薯芋,丰富了生活,也方便了百姓。每一天清晨,老伯准时来到街边,守住那烤薯芋的炉子。

时光流逝,火中煨芋,过去了多少年。记忆里,农活繁忙,父母待到田间放了工,才能回家煮午饭。放了学的我,一路小跑往家赶。跨进家门,生出灶火,放个薯芋在灶膛,拨动红红的草木灰,煨熟薯芋,香气飘满整个小村庄。没等中饭煮好,先来个薯芋充饥肠。

薯芋是可供食用块根或地下茎类植物的统称。这里的薯芋为番薯,又名甘薯、地瓜、红薯、山芋等。据传,薯芋由明代广东虎门人陈益,于1582年从安南(越南)冒着生命危险,将薯种藏匿于铜鼓中带回岭南。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载,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于1593年初夏,始得渡海,航行七日,从吕宋(菲律宾)带回福建厦门。因薯芋来自域外,闽地人称之为番薯,由此而得名。

在我的家乡,有种植薯芋的习惯。起初,薯芋种植在高地上,大面积田地用来种植水稻,薯芋种植面积有限。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实现了水田改旱地,实施水旱庄稼轮作,薯芋种植成了大宗农作物。秋的时节,收获了金黄的水稻,收获了饱满的黄豆,接着是收获薯芋的日子。老村子前的田地上,种有满地的薯芋,一垄一垄,藤蔓长得老长老长,在那地垄下的泥土里,就藏着一个个紫红色的薯芋。清晨,我与母亲一同来到地里收薯芋,母亲先用镰刀将藤蔓割去,抄起一把铁锹,沿着地瓜垄向土里挖,一个个比几个拳头加起来还要大的薯芋就躺在我面前的地里。不一会儿,我就捡起一大柳筐的薯芋。

“交错禾麻皆唪唪,栽培根柢乃绵绵。剥菹绝胜烹瓠叶,应补农书第一篇。”(清·徐宗勉)薯芋是重要的粮食品种,即便是贫瘠的土地,只要种下薯芋,都能顽强地生长。勤劳的母亲,拾边空地种植薯芋,收获满满。童年去上学,河边一部八桅大风车,提水流进水沤的田地。母亲在那田陌上,种下了薯芋苗,收获了秋的希望。生命力顽强的薯芋,感动了无数人。汪曾祺曾写下:一九四六年夏,离开昆明去上海,途经香港,滞留在一家华侨公寓的楼上。忽然发现了奇迹,一棵绿芋,就生长在阳台的煤块上。没有土壤,更没有肥料,仅仅靠一点雨水,长出了碧绿的叶子,微风中摇曳着。他说:“在寂寞的羁旅之中,看到这几片绿叶,我心里真是有说不出的喜欢。这几片绿叶使我欣慰,并且不夸张地说,使我获得一点生活的勇气。”来到了上海,汪曾祺果真有了好运气。种植薯芋,剪下藤蔓,插进泥土,即可成活生长。当年,广东人陈益在其祖父位于虎门金洲小捷山的坟墓前,大面积种植番薯获得成功,此后薯芋种植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两岸。

一造番薯半年粮。薯芋的食法很多,可煮,可烤,可晒成薯干,也可做成地瓜粉丝等。明代《枣林杂俎》说,薯芋“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秋的收获季节,取新鲜山芋,煮熟,稀软透体,咬破皮,吸一口,甜如蜜。将薯芋洗净,剁成块,加入大米、小米或麦糁同煮,是最爽口的薯芋粥。用薯芋粉做成的粉条,与肉同烩,鲜美可口,营养极佳。薯芋最令人喜欢、又最方便的吃法,要数烤红薯了。清晨,小区的街边,人们围聚王老伯烤薯芋的火炉旁,等着薯芋烤熟出炉。来一个,拿手中,边吃边走,满嘴生津。

薯芋飘香,舌尖上的美滋味。民谚说:“番薯不怕落土烂,只求枝叶代代传。”那是说薯芋顽强、奉献、生生不息的品格。蓦然间,我想起清朝胡健的诗句:“笑殊香粳供天府,喜并山芋唤地瓜。一自岛隅分种后,风流随处咏桃花。”说薯芋,钦佩与赞美,尽在诗情画意中。

编辑:顾原源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