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筑牢乡村振兴“耕”基

2023-12-09 10:46 来源:中共东台市委宣传部 字号:

江苏省东台市五烈镇一直以来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动农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打造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抗灾能力强的基本农田,促进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为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强村富民,助力乡村振兴筑牢“耕”基。

2022年以来,五烈镇组织实施了四新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区域面积1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万亩,总投资4200万元,涉及广山、四新、联堡、摹云、辞郎、大同、乐意等7个行政村,建设内容包括泵站21座、道路26.61公里、桥梁52座、生态护岸1.97公里、管道1.83公里,以及各项配套设施等。整个项目建设到2023年1月底全部实施到位。

优化设计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五烈镇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工程,努力做成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系统谋划,科学合理设计四新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客观实际,对项目初步设计方案不断优化,确保项目方案最优,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标准,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不断提高耕地生产能力。项目实施过程中,推行“三个一”工作机制,一个专班抓推进,一个任务抓落实,一个保障抓服务,高质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早建成,快达效。

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推动农业农村资源要素向高标准农田核心区集聚,精心打造了大同、乐意等村示范区1800亩,建设泵站5座,道路4.75公里,桥梁11座,耕地质量监测站一座。并结合串场河西侧都市农业规划风格,通过生态护坡、低压管道、智能操控系统、河岸植物带、生态田埂等多种措施,形成灌溉智能化,土地节约化,桥梁景观化,尾水生态化,防治绿色化,倾力打造农耕文化、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于一体的农村生态新亮点。

提升建设内涵,增强发展后劲

五烈镇以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农田建设“内外兼修”,让“粮田”变“良田”,不断丰富高标准农田内涵。打破原有地块、沟渠、道路之间的界限,化散为整、成方连片,变“小块”为“大块”、变“零散”为“集中”,建成“路成网、田成方、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高效农田,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宜机化作业提供有利条件。在田、土、水、路、电、技、管综合配套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发挥大同、乐意示范区耕地质量监测站作用,整合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秸秆还田等相关项目资金,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种养循环等生态农业技术,提升耕地质量。

项目的实施,泵站、管道、道路、桥梁和电力设施的修建,为辖区内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便利。达到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化肥施用量减少、农药施用量减少、生产成本减少的目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到95%,耕地地力上升1.2个等级,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生产、生态、生活的交互融合。

坚持科学发展,提高项目效益

五烈镇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赋能”乡村振兴。秉持绿色发展理念,追求高标准农田项目的价值创效、效益提升。组建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清理、干燥、储存、加工、销售”等服务,发展“粮食银行”,扩大订单农业种植面积,实现“二次”分配。推行智慧化管理。发挥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引领作用,推行精准灌溉、精准施肥和智能远程控制。加强农田生态保护。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积极引导农户养成主动保护农田、自觉管理农田的良好习惯,努力提升农田管护实效,夯实藏粮于地的基础,筑牢粮食生产安全“耕”基,促进农民增收,激发和美乡村建设新活力。

四新片区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加快了土地流转速度,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率达92.3%,粮食种植率超过95%。同时,通过整治废沟塘、低洼地,“小田变大田”、退林还耕等措施,增加种植面积400多亩。良田变成高产田。新增灌溉面积4800亩,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年可新增粮食600多吨,新增农业产值400多万元,新增净利润100万元,项目区农民纯收入年增加总额500多万元。土地的大面积流转每年还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0多万元。


推进农旅融合,打造和美乡村

五烈镇坚持将生态保护和绿色农田理念贯穿于项目建设始终,以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为切入点,组织实施美丽田园乡村示范建设,通过开展村容村貌、田容田貌整治提升,建立健全长效管护制度,积极打造生态美、环境美、管护水平高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同、乐意示范区内建成生态河道1.97公里,水域质量得到改善,为渔业养殖、农业灌溉提供了优质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聚力打造田间生态观光带、美丽田园综合景观,使农业生产环境与村庄环境相融合相协调。组织实施相关配套项目建设,深度推行休闲观光创意发展,不断提升大同、乐意等示范区人居环境,把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打造成和美乡村示范点。

王犁 吴建东 徐卫华
编辑:洪云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