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场发布会

2023-11-24 09:55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字号:

主持人

大家下午好。中共盐城市委宣传部、盐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今天举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中实干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邀请到盐都区委常委、副区长沈振兴,东台市政府副市长陈丽珺,市文广旅局副局长侯德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铁小军,市生态环境局副书记、副局长吕明光共同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市生态环境局副书记、副局长吕明光先生作介绍。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吕明光:

近年来,盐城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2022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84.1%,全省第一;PM2.5平均浓度26.6微克/立方米,全省第二;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七年居全省第一;国省考和入海河流断面优Ⅲ比例、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实现“100%”。2021年10月,以市域为单位成功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苏北、沿海地区首个、全省第四个获此殊荣的设区市。全市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2020、2021、2022年连续三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省生态环境厅2021、2022、2023年连续三年向市委、市政府发来贺信,充分肯定我市治污攻坚方面取得的成效。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稳定向好。

一、坚持高位推进,更高站位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一是压实工作责任。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一着不让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这项“国之大者”。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常态化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听取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市政协定期对生态环保提案进行对口协商和专题督办,有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二是坚持系统谋划。坚持把“生态立市”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聚焦价值实现,擦亮美丽生态名片,更好践行“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为打造美丽中国“盐城范例”作出更大贡献。三是强化考核激励。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县(市、区)高质量发展考核的重要内容,设立绿色低碳发展奖作为高质量考核7个单项奖之一,生态环境指标比重稳中有升。市污防攻坚办每年以目标责任书形式下达年度考核任务,细化考核细则,跟踪考评问效,强化结果运用,从严从紧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二、坚持质量为要,更大力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控扬尘、治臭氧、抓减排、强执法”,持续推进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和绿色低碳改造,深度开展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推动重点废气治理工程建成见效。空气质量有监测记录排名公布以来,有20个月进入全国前20。二是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聚焦全Ⅲ类目标,坚持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三源”同治,持续开展“消劣提质争优”水质攻坚,切实加强农田退水、养殖尾水、支流支浜等三个方面管控,强化直排、偷排、超排、数据造假等四个方面执法,推进生活污水、养殖粪污、“六小”行业、农村黑臭水体、入河排污口等五个方面治理,定向监测、精准溯源、靶向整治。东台条子泥、大丰川东港成功创成国家级“美丽海湾”。三是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全市103个高风险地块风险管控措施落实率、34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完成率均达100%。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全市共有1408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26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纳入省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进行管理。

三、坚持环保为民,更大力气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聚焦9个方面242项问题清单,动真碰硬推进整改。一方面加快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整改。严格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要求,紧盯督察交办2个问题、未整改完成的3件信访件,做好督察“后半篇文章”。加快推进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个曝光典型案例、4个交办督办问题、436件环境信访事项、4大类15个方面64个问题整改,确保按序时完成销号。另一方面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充分发挥省市污防监管平台和“12369”热线作用,系统梳理群众举报和环境涉访涉诉事项,通过专项交办、跟踪督办、领导包案、集中攻坚等多种方式,着力化解餐饮油烟、扬尘、噪音、异味等老百姓反映强烈的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四、坚持生态优先,更高标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一是统筹谋划生态布局。依托全市自然生态禀赋,积极推进在东部沿海区域开展“美丽海湾”创建,在西部湖荡区域开展“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统筹实施生态保护修复,不断夯实美丽盐城建设基础。二是统筹推进生态创建。加强部省对接,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在今年大丰、响水分别创成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基础上,力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5年全覆盖。三是统筹加强生态监管。严格执行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行为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推进生态巡护网格化管理。会同市有关部门对生态环境部2021年、2022年交办的卫星遥感核查54处问题线索和中央环保督察、绿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的104个问题清单进行“回头看”和实地核查,确保问题整改销号不反弹。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和全国、全省、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持续发力,常抓不懈,充分展现“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发展活力,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盐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主持人

感谢吕明光先生。下面开始提问。

新华日报: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请问我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具体举措有哪些?取得了什么成效?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铁小军:近年来,我市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坚持优化空间格局,围绕滨海湿地、湖荡湿地陆续开展系列生态修复工程,逐步构建陆海统筹、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新格局,并取得一定成效,先后获得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森林城市、国际湿地城市等殊荣,今年9月下旬成功举办了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重要举措如下:

一、实施滨海湿地生态修复

1.实施海岸线整治修复。在2020底完成127.3公里海岸线整治修复工程,改善提升海岸线沿线环境,提高海岸线防灾减灾能力。2.实施退渔还湿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东台、射阳、大丰的退渔区域已恢复自然生境。3.实施滩涂湿地生态修复。对珍禽保护区核心区湿地修复,开展引水补湿、退渔还湿、芦苇控制、互花米草控制试点等修复工程,修复核心区近7.5万亩湿地,生境质量明显改善。4.实施河口湿地生态修复。重点围绕大丰区斗龙河口及卯龙地块、射阳县射阳河口地块,持续推进沿海湿地修复,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构建雁鸭类为主、鸻鹬(héng yù)类为辅的鸟类栖息地和觅食地。5.建设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盐城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东台子项目,目前已完工,秉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理念,通过地形和水文塑造,恢复原生湿地生境,营造珍稀鸟类栖息地等措施,提高海岸带湿地生物多样性、碳汇能力及生态资产价值。射阳子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采用“海堤生态化建设+海岸线整治+退渔还湿”的技术措施,修复海岸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发挥防灾减灾服务功能,打造生态减灾协同增效的海岸带综合防护体系。

二、开展湖荡湿地生态修复

以改善提升大纵湖、九龙口湿地生态环境为重点开展生态修复:大纵湖实施退渔退圩还湖、湿地修复、增殖放流、蟒蛇河生态整治、芦苇收割及湿地杂草清理等湿地保育工作;九龙口实施退圩还湿(退渔还荡)、整治湿地水环境、推进退化湿地植被修复及丰富鸟类生境四大生态修复工作。目前,湿地中已陆续发现震旦鸦雀、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种群。九龙口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入选江苏省首届最美生态修复案例。

三、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目前,已申报2个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国家试点、7个省级示范项目,项目数位于全省首位,项目区总面积达35.14万亩,其中建湖高作镇、响水响水镇2个国家试点,大丰小海镇、响水黄圩镇、建湖九龙口镇等3个省级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均已通过省级审查论证并予以备案,滨海通榆镇、射阳海河镇、东台梁垛镇、盐都秦南镇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均已上报省自然资源厅申请审查认证。

四、推进国土绿化行动

“十四五”以来,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在巩固“十三五”绿色盐城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挖造林空间,完成成片造林5万亩,其中盐碱地造林1.43万亩,开展四旁植树1662万株,森林抚育21.46万亩,建成省级绿美村庄127个,林木覆盖率达25.17%,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1.3%以下,森林火灾继续保持零发生。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fú zhǐ)。我们将以更加科学的规划体系、更加健全的制度保障体系、更加系统的工程体系,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方案,持续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充分彰显盐城自然生态之美,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做示范。

中国新闻网:盐城拥有独特的生态优势,有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个金字招牌,请问盐城市在依托资源禀赋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市文广旅局副局长侯德志:我市坚持把旅游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领域,把生态绿色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抓住厅市合作共建滨海生态旅游廊道的机遇,打造“生态绿+海洋蓝”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展现“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

一是持续优化发展布局。围绕“探秘自然遗产、解码古老串场、戏水湖荡湿地、寻踪黄河故道、传承红色基因”等5条文旅经济带建设,整合提升19个市级旅游园区。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把世遗文化、世遗符号、世遗故事融入要素体系建设,依托麋鹿、丹顶鹤、勺嘴鹬“吉祥三宝”,联动黄海森林公园、长三角康养基地等资源,构建“一线多点、一干多支”的开放型世遗消费空间。

二是聚力打造核心产品。建成中华麋鹿园、条子泥、黄海森林公园、荷兰花海、黄沙港等一批世遗核心景区,以品牌创建为抓手,推动世遗主题景区实现精致化建设、精品化发展,条子泥、大洋湾等创成国家4A级景区,泊心黄沙港创成3A级景区。黄海森林公园、九龙口、大纵湖、条子泥创成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系统推进世遗探秘、休闲观光、科普研学等标志性项目建设,推出麋鹿自然营地研学、野鹿荡中华暗夜星空观测地、野生丹顶鹤“观鸟”、条子泥摄影观鸟、黄海森林公园自驾体验等专项产品,世遗产品游客接待量占比超过40%,世遗品牌逐渐彰显。

三是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围绕“吃”,举办“湿地三鲜”美食节,盐城“八大碗”、东台鱼汤面、建湖“九龙九鲜”、盐都“纵湖八鲜”及弶港、黄沙港海鲜等一批美食旗舰店、连锁店人气火爆。围绕“住”,建成九龙口温泉度假酒店、荷兰花海天沐温泉度假中心、大洋湾希尔顿逸林酒店等一批高端度假酒店,新建花间堂主题酒店、穆沟村精品民宿等特色项目,满足多层次住宿消费需求。围绕“行”,建成智慧文旅、高铁站集散中心、自驾租车等一体化系统,提升8条旅游公路,串联全市67家景区(乡村旅游点),完善36个驿站功能,构建“快进漫游”交通体系。围绕“购”,推出“盐小勺”系列文创产品、“盐之有礼”系列商品。

四是逐步深化业态融合。发展“生态旅游+文化”,《只有爱·戏剧幻城》《天仙缘》《印象大纵湖》《船说海棠》等一批演艺项目陆续运营。发展“生态旅游+渔港”,先后建成了黄沙港、新洋港、巴斗村等一批渔旅融合业态,巴斗村创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发展“生态旅游+体育”,连续举办中华龙舟赛、盐城国际马拉松、黄海湿地公路自行车赛等高规格品牌赛事以及黄海森林半程马拉松、条子泥铁人三项等特色体育活动,不断为生态旅游注入新活力。

五是积极举办重大活动。高水平举办全球滨海论坛,承办省乡村旅游节、省淮剧艺术展演月、江苏新时代旅游发展论坛等重大活动,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荷兰花海郁金香文化月、黄海森林音乐节等品牌影响力持续放大。

六是大力开展宣传推介。设计麋鹿、丹顶鹤、勺嘴鹬湿地“吉祥三宝”卡通形象,推出“三宝”表情包、节日问候主题海报和宣传视频等。积极争取国家级主流媒体关注,条子泥多次登上央视《寻找勺嘴鹬》《大美中国候鸟北归》等直播节目,极大提升了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发挥黄海湿地生态优势,加快构建美丽空间体系,助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先行区。

扬子晚报: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自然禀赋已经成为盐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所在、动力所在和后劲所在。东台作为盐城的南大门,去年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请您介绍一下东台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东台市政府副市长陈丽珺:近年来,在盐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东台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聚力治污攻坚,让生态底色更亮。一是源头防治“保蓝天”。有序推进185项年度重点治气项目建设,加强餐饮单位、建筑工地、秸秆焚烧等变量因子管控,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向好。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黄海森林公园获评全国首家零碳旅游景区。二是流域同治“护碧水”。坚持陆海统筹,探索海洋生态保护新模式。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多次被央视栏目点赞为自然遗产生态修复的“中国样本”,获评“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条子泥岸段创成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梁垛河口—方塘河口”岸段入选首批美丽海湾省级示范项目。三是系统共治“守净土”。实施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治理修复,保障群众生活环境安全。推进盐城常林3.9万吨/年危废综合利用和东台弘涛5000吨/年危废收集中心项目建设,确保企业危废及时转移、妥善处置。重抓27家关停化工企业遗留地块整治,全市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获评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二、严格执法监管,让生态成色更足。一是铁腕治理“筑底线”。健全“双随机”抽查制度,将饮用水源、VOCs等重点类别纳入常态化执法检查。针对涉及重点行业、信访、水气等方面的环境问题,大力开展专项执法行动,近两年实施行政处罚116起,罚款900多万元。二是立查立改“固成效”。对上级督察反馈交办、重点环境信访等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回头看”。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整改,率先通过市级验收。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37件信访件、2类3个曝光问题,全部完成整改。三是多方联动“建屏障”。在东台镇全面实施社会治理和环境监管网格化融合试点。加强生态环境局与公检法“两法衔接”平台建设,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近两年移送公安查处2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4件。

三、创新服务机制,让生态特色更优。一是借力科技“强支撑”。发挥全域空气质量、水质自动监测站,以及环境空气质量预警系统作用,加强企业、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做强环境管理数据支撑。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经济开发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上海电气、富乐德、中玻、宏泰纤维、中磊节能、东强6家企业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二是紧守红线“严管控”。配合开展江苏省国家生态保护红线方案划定,制定《东台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新增东台市级生态红线面积超120平方公里。三是精简审批“提效能”。提前介入重大项目,提供环保技术和政策支持。减少企业申报材料,取消部分前置审批条件,推行“不见面审批”,缩减审批时间。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和环评制度,近两年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266件,劝退项目22个。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法入选全省生态环境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全国、省市生态环境大会要求,统筹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努力为“强富美高”现代化新盐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一是加速绿色转型发展。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坚定走好绿色低碳发展一条路径,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大健康五大主导产业,推动经济发展量质并举。二是加快环境质量改善。全面落实“双控双减”,积极做好水环境监测预警,抓紧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三是加强生态价值提升。积极赋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果转化,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文旅、农旅融合发展,全力以赴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央广网:盐都区是全市主城区之一,素有苏北“水乡”“湿地”之称,是盐城大市区百万人口的重要饮用水源地,“在盐都 遇见美”已成为盐都靓丽的名片。请您介绍一下,盐都区在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盐都方面开展了哪些探索实践?下一步还将有哪些重要举措?

盐都区委常委、副区长沈振兴:近年来,我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先后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中国天然氧吧”三大“国字号”品牌。

一、突出“三治”,在污染防治上持续攻坚克难一是抓好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围绕PM2.5和优良天数比例两项指标,紧盯汽车维修行业、铸造企业、餐饮油烟、扬尘等领域,开展专项行动,PM2.5平均浓度达成市下达任务,海外海钣喷中心“绿岛”项目建成投入运营。二是抓好水污染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断面长制”和农村河道“五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坚持陆域、水域污染综合治理,建成全市领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心,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大纵湖生态岛项目获评全省第一批生态岛试验区建设试点。三是抓好土壤污染系统治理。加强风险地块和地下水安全监管,严格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管理,落实工业退役地块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制度,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二、聚焦“三绿”,在绿色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一是深化绿色生态修复。推进大纵湖生态岛试验区、小马沟生态缓冲区等十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大纵湖在全省率先实现退渔还湖1.86万亩,涵养珍稀动植物种类378种,再现“百万水鸟飞平湖”的壮观景象,蟒蛇河生态修复项目在2023全球滨海论坛上,获评全省最美生态保护修复案例。二是促进经济绿色转型。扎实开展绿色制造示范引领专项行动,推动传统行业绿色转型,积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新材料三大未来产业,盐城高新区创成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拓展绿电应用场景,盐渎怡宁产业园打造成省内外领先的绿色低碳示范生活馆、微碳慧能产业园。三是探索发展“绿色+”业态。做优佳富、倪杨等十大农旅结合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累计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0个,盐都草莓品牌价值超10亿元,成功获得2025年世界草莓大会举办权。

三、强化“三力”,在执法监管上坚持高压态势。一是全力整改销号。切实扛起督察整改工作责任,对各级交办问题,实行“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的工作制度,确保逐项整改到位。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已全部通过整改验收。二是聚力常态长效。把推进问题整改与日常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相结合,建设生态环境云平台、大气和水质溯源应急监测网络平台,构建互联共享的生态监测监控体系,提高问题整改成效。三是强力督查推进。建立健全“目标制定、任务分解、整改落实、闭环销号”的全流程监管机制,持续开展环境问题专项执法行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矛盾和问题,全力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下一步,我区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坚守“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的底线,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全面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中作出盐都贡献。一是推动绿色转型,释放发展动能。主动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大势,加快制定分区域、行业、重点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实施节能降碳工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二是严格执法监督,擦亮生态名片。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环境保护大会会议精神,慎终如始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加大执法力度,推动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三是促进价值转化,提升生态效益。持续抓好生态修复,加快生态经济转化,推动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频共振,为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发挥支撑保障作用。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嘉宾,感谢各位记者朋友。

编辑:严成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