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响水:“地理高地”蝶变“富民高地”,编织现代农业振兴图

2023-11-15 11:04 来源:盐阜大众报 字号:

2021年,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将建设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作为推动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盐城市响水县积极策应,将黄河故道片区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主阵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地理高地”正蝶变为“富民高地”。

初冬时节,沿着黄河故道一路向东,从云梯绿海到康庄大道,铁皮石斛、鲜食玉米、十里桃园、康庄大米等特色产业串珠成链,编织出一幅现代农业振兴图。

药食同源辟蹊径,迈向石斛“高端局”。在黄圩镇千亩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工人正加班加点将采摘好的石斛花送往公司烘干车间进行加工处理。“我们把石斛花精装成礼盒,销售到全国各地,市场价格大约每克28元。”江苏云梯仙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丽凤说。

经过多年发展,该公司铁皮石斛项目已打造集种子培育、种苗组培、多模式种植、深加工、农旅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带动周边10个村居上千名群众从事铁皮石斛产业致富。

一穗鲜食玉米播下乡村振兴“新种子”。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日前,江苏优晋达华东(运河)供应链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将为响水鲜食玉米产业链发展壮大注入强劲动能。

凭借独特区位优势,去年鲜食玉米产业首战告捷。“今年春茬种植5100亩,产品直销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商超,销售超3000万元。秋季规模扩大,种植1万亩,预计全年产值超1亿元。”谈起鲜食玉米“锁鲜”秘诀,江苏志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李发铜侃侃而谈,“我们产品采用速冻隧道,45分钟内完成从35摄氏度到零下35摄氏度的跨越,有效锁住产品的营养和水分,保留玉米的口感和鲜味,在行业中保持优势。”

响水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瞄准长三角市场,不断拉长做粗深加工产业链,带动当地1200多名农民务工。去年实现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人均增收超3000元,走出一条“产加销”一体化带民增收新路子,鲜食玉米成为群众致富的“黄金棒”。

同属“甜蜜事业”,大有镇“十里桃园”也是声名远播,形成三四月份赏花,五月到十一月份品桃的农旅融合特色,每年吸引上万名游客前来观光。

采收季节,果香四溢的黄桃挂满枝头,黄澄澄的桃子在绿叶的衬托下分外可爱。基地负责人程梅带领工人采摘、打包、装车,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自五月初以来,每天就有几十个工人跟我一起在基地上班,一天140元,什么也不耽误还能挣钱。”程梅介绍。

看花、卖桃还不够,“十里桃园”把目光投向桃子深加工,“公司组织近200个工人专门加工出口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东南亚地区,涉及十几个国家,出口产品占比达70%。”江苏新地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和平说,“目前正加快新地食品二期建设,新建黄桃保鲜库和加工车间,年可生产黄桃、梨等罐头产品1万吨。”

除了蓬勃发展的“桃”产业,做优做强“稻米”产业是该县大力发展黄河故道片区特色产业的又一“硬招”。

20世纪50年代的大有镇康庄村是当时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典型,周恩来总理亲笔签署国务院奖状给予嘉奖。如今,2万亩优质粮产业园内的“无人农场”智慧“抢镜”,实现从“方向盘”到“键盘”、“有人”到“无人”的转变,从事40多年种植的农机手秦丛元见证大米种植方式的变革。

在村东南方,是中粮集团年出栏20万头的生猪养殖场,养殖场的猪粪输送到东北侧的沼气站,变成沼液再通过管道输送到稻田里,成为上好的有机肥。

站在田头,康庄村党委书记张玉海说道:“借助生态循环链条,我们在培育‘康庄大米’品牌的基础上,新注册‘康恩58’‘康庄58’‘康庄人’三个品牌,致力打造‘稻香王国’田园综合体,利用数字技术建设智慧农场,让康庄大米香飘长三角。”

目前,康庄村已创建市级生态循环农业园和2万亩优质稻米示范基地,新开工的优质稻米产业园,建成后将日加工150吨大米,助力省级高质量发展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除了这些,浅水藕、秋月梨、红苹果等也成了游客的“心头好”。他们或拍照打卡,或品尝采摘,或观光购买,把这里当成亲近自然的“诗和远方”。

立足产业发展基础,传承黄河故道文化。响水坚持以链式思维发展特色产业,鲜食玉米、铁皮石斛等品牌越叫越响,现代农业发展全面起势,夯实群众致富道路,让这方热土日新月异。

张勇峰 王静 叶珊
编辑:洪云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