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亭湖:变废为宝“串”起资源利用“绿色产业链”

2023-11-09 10:14 来源:亭湖区融媒体中心 字号:

随着秋收接近尾声,乡野间的风带着丰收的喜讯迎面吹来。近日,在亭湖区便仓镇思源村田间,一台秸秆回收打捆机正在庄稼地里“驰骋”,伴随着一阵阵轰鸣声,一簇簇秸秆被吸进机器里,经过旋转、除尘、压实、打捆,变成了弧度均匀、大小一致的秸秆捆,整齐地“躺”在田间。

“这些秸秆捆将被统一装车运走,实现回收再利用,不仅变废为宝,提高了收入,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便仓镇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柏志刚说。

一举多得,变废为宝。秸秆综合利用不仅能够增强土壤肥力,有利于接下来的小麦种植,也节省了处理秸秆的时间和精力,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除了生态效益,秸秆综合利用还潜藏一定的经济效益,通过打捆回收水稻等农作物秸秆,进行粉碎和打包,可以用作生物质燃料,销售给电厂等能源企业进行生物质发电;秸秆进行氨化后做成养殖饲料,销往内蒙古、宁夏、河北等地区,实现增收致富。

今年秋收以来,亭湖区总计落实水稻面积21.5万亩。着眼于更好、更有效率地利用秸秆,近年来,亭湖区以入选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为契机,坚持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为贯彻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改善生态环境的治本之策,从区情实际出发,积极动员、指导种植大户进行秸秆综合利用,全方位整合秸秆资源,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模式,通过政策扶持激励、收储体系建设、利用主体培育、运行机制创新等多种措施,引导广大农户走出一条综合利用秸秆的好路子。

“如今,秸秆综合利用理念愈发‘流行’。近年来,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去年达到了98.86%。”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下午,盐城市登丰家庭农场内同样十分忙碌,各式运输车辆进进出出,场地里一捆捆被打包得严丝合缝的柱形秸捆被有序堆放。“我们农场专业从事秸秆综合利用,今年收储秸秆面积达2.3万亩,提前准备了10多台机械设备,将秋收后留下来的秸秆通过机械采收的方式,全部实现回收。目前,我们一天可以回收1300多亩、2000捆左右的秸秆。”盐城市登丰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国斌介绍。

如今在亭湖区,像王国斌这样的“大户”越来越多,共同串起了一条资源利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绿色产业链”。

近年来,亭湖区紧扣“整体推进、农用优先、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的原则,多措并举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效率,全方位建立完善农作物秸秆收贮体系,大力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先后培育盐城欣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亭湖区陈春元秸秆加工有限公司、盐城市登丰家庭农场等秸秆综合利用优质企业,逐步建立起“镇有收储场、村有储运站、组有存放点”的精准化收贮体系。同时,持续加大“秸秆离田”补贴力度,积极上门动员、鼓励种植主体“秸秆离田”,并给予相应补助,确保秸秆“能离田”“都离田”。

在位于南洋镇方向村的盐城欣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看到,一台台叉车正忙着将水稻秸秆捆运送至固定场地,通过秸秆等级分类,工人们将色泽鲜亮、控干水分的无霉秸秆进行粉碎揉丝,随后套袋包装后运往奶牛场作为饲料。近年来,亭湖区大力培育规模化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持续提升秸秆利用效率,引导、培育企业通过秸秆收贮设备收集秸秆,粉碎后加入稻麦壳,利用压缩成型机械对秸秆进行压缩成型,进入燃烧炉中直接燃烧,有效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同时,部分企业还将优质秸秆作为奶牛饲料换取田间有机肥,形成“秸秆换肥”和“秸秆变燃料”双循环模式,进一步实现“变废为宝”,挖掘秸秆附加值。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狠抓推进措施,全力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持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致力引导广大农户、农业企业走上更为生态高效的农业发展路子,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绿色发展。”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卢凯 顾善龙 谷诗文
编辑:洪云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