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之有味”探访22|翔鸿皮蛋:非遗美食 香而不腻

2023-09-05 17:05 来源: 字号:

皮蛋,俗称“松花蛋”,也叫“变蛋”。剥开蛋壳,蛋体凝固,形似琥珀,表面结晶出松针状的几何图案,形成漂亮的松花,亦真亦幻,晶莹剔透;蛋白Q弹,蛋黄软糯粘牙,唇齿留香,回味绵久。

位于大丰区草堰镇的江苏后浪食品有限公司(原大丰区翔鸿皮蛋厂)就是专门生产皮蛋的,至今已有45年的历史,其翔鸿牌皮蛋已成为盐阜大地上的明星农产品,公司也成为盐城非遗和“老字号”一肩双挑企业。

8月28日,皮蛋车间一派繁忙。洗蛋、腌蛋、挑蛋、滚糠包泥、存储等生产工作有条不紊。销售工作也是紧锣密鼓,发货车辆频繁进出厂区,客户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积极备货。

在挑选鸭蛋的区域,只见几个工人师傅在加紧甄别腌制好的鸭蛋,手中的鸭蛋不停地在指尖上“跳舞”,透过光亮,一个一个地进行“B超体检”,好的留下,进入下道工序,散黄的、空头的、水泡的蛋则被剔除。“只有经过严格挑选,才能保证皮蛋最终的品质。”后浪食品公司董事长刘小根说。在滚糠包泥区域,工人师傅手法娴熟,一手拿蛋,一手糊泥,等蛋体包裹后,再在糠中滚一遍,然后小心存放起来。每个工人精心细致地执行每一道工艺步骤,确保生产出优质皮蛋。

翔鸿皮蛋制作工艺源自草堰刘家作坊,为代代相传的传统食品。历经悠久的岁月,草堰刘氏皮蛋,一传已逾600载,到了刘小根已是第十八代。

1979年,刘小根的父亲刘祥洪才16岁,就在范公堤边建起了皮蛋作坊,开始了自制皮蛋销售。为了让刘氏皮蛋走出草堰,刘祥洪突现事业如“高飞的鸿雁”的灵感,在2008年注册“翔鸿”商标,建立了自主品牌。刘祥洪严格按祖传的秘方,选用野外放养趟鸭的鲜蛋,经“鲜蛋筛选、烧制腌料、下缸腌制、出缸检验、滚糠包泥、封缸储藏”传统工序制作皮蛋,便成了翔鸿皮蛋独特的制作技艺,2008年被列入大丰第一批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小根自幼便看着父亲做皮蛋,耳濡目染,对皮蛋加工技艺谙熟于心。2008年大学毕业后,刘小根一直担任父亲的助手,研究创新皮蛋技术。

为了保持皮蛋变化过程的稳定,有一种中药材——黄丹粉曾广泛使用,学名氧化铅。由于重金属对人体有害,2014年国家皮蛋新标准出台,老配方不可使用。2013年,刘小根开始研制无铅皮蛋,当年的生产以失败告终,加工的110万只无铅皮蛋,全部报废,鸭蛋、人工和材料损失近300万元。怎么办?放弃还是坚持?刘小根深知,皮蛋是中华传统美食之一,想要传承下去就必须跨过无铅这道坎。他跑到南京农业大学请教专家,又跑到苏州乌镇、扬州高邮等地考察学习,回来再进行小批量多次不同配方对比调整试验,第二年终于获得了成功。

改进后的翔鸿皮蛋,不仅食品安全有了保障,口感还有了提升,2015年被评为盐城名牌产品。2019年刘小根又成功总结出翔鸿皮蛋制作的“5选6步7过手”核心工艺特色,并完善翔鸿皮蛋腌制技艺项目数字化管理与保护,2020年翔鸿皮蛋制作技艺升级为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截稿前该项目升级省级非遗项目,并已经在相关网站上公示。由于翔鸿皮蛋在传承中创新发展,2018年被评为“大丰老字号”,2021年被盐城市商务局评为“盐城市老字号”。展望未来,刘小根说:“我们将继续坚持开发无铅工艺,让古老技艺焕发青春,让传统行业再年轻一次,让翔鸿皮蛋走出盐城,走向五湖四海。”

(文:记者 陈为琨 通讯员 胡勇 吴静 图:记者 陈为琨)

编辑:陈玉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