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人”登场,改写“中国式养老”

2023-10-23 09:25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你想以怎样的方式老去?

今日重阳,感恩敬老的节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江苏每5人中就有1个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全省有1850.5万老年人,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早和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居全国第二,老龄化率居全国第六。

现在轮到“新老人”登场。他们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青壮年时赶上改革开放,踏上高考制度恢复的快车,中年经历经济快速发展,晚年迎来互联网时代。

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特别的一代人,怎么变老?记者在南京采访了近20位老年人及相关人士后发现,相对于上一代,“新老人”们的经济基础、文化水平都有提升,他们开始“破例”,主动改写传统养老模式,从“为别人而活”转向尝试“为自己而活”,享受“发自己的光”。

在他们看来,退休不是精彩的结束,而是回归并创造自我的全新开始。

(南京老人 严伟供图)

从风驰电掣中重获青春活力

当直升机的舱门打开,一股强风冲了进来,把66岁的严伟“撞”出一个激灵。

解掉安全带起身,往前够着看一眼,4000米高度下的海南岛早已经缩小成了一张“地图”,铺展着城市、山脉和河流的轮廓。

“3、2、1……”跳伞教练大喊倒计时,严伟出发前的兴奋和激动,瞬间全换成了紧张和慌乱。他已经被绑在了教练的身体前面,悬在了空中。他是这次跳伞的5人中唯一的老人,专程从南京赶来,跳得好,是一次“壮举”,跳得不好,“一了百了”。

还没反应过来,身体突然失重,以时速200公里做自由落体,气压裹挟着巨大的力量冲击身体,时间、记忆却好像停止了——他完全蒙住了。直到身体被伞打开猛地回拽,似乎往天上飞了起来。教练在身后拍拍他,他才缓过来。过一会儿,他张开手臂,像是在和云与鸟一起飘。

“死也值了,这就是我去之前的想法。”一个月以后,在江宁摩托车主题的摩界咖啡馆中,严伟对记者回忆时,仍难掩激动,跳伞已然成为他最骄傲的一件事,为晚年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签过了安全免责协议,尽管母亲和妻子十分反对,但他仍决意孤注一掷,为最坏的可能做好了心理准备。“我这一辈子,想做的都去做了,没什么遗憾。”

这并不是家人第一次为严伟担心。他在跳伞之前,已经摩旅了十几年。退休之前曾是一家国营器材厂的员工,退休以后,经常穿着一身骑行服,踩着骑行鞋,带着装备,孤身一人就往边远的地方去了。摩旅圈子进藏的8条路线中,他就走过6条。还有新疆、黑龙江漠河、海南,他骑行的终点遍布全国的东南西北。

一个人、六七十岁、十几万公里,这背后可能有的危险他不是没有盘算过,为此在第一次进藏前专门写下一封遗嘱。每一次挑战归来,休整一段时间,探险的快感又催促着他整装待发。

在路上的感觉总是刺激又令人着迷上瘾,哪怕雪山深水、悬崖险障——这是采访整个“不老骑士团”的共同感受。

骑行以后,60岁的李立兵对激情和自由有了实感。他从部队转业到体制内工作,习惯了条条框框的约束。直到退休以后,双亲离世、子女成家,他也卸去背负了几十年的各种身份,与摩友一起骑行。65岁的王先西几乎一年一次长途摩旅,62岁的杨宣太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把小排量换成了大排量……

跟年轻人追求刺激和速度不同,大多数老年骑手只是喜欢这种摩旅的自由:不仅不受堵车影响,也可以随时停下感受美好的风景。在追风中掌握方向、速度,让他们重获年轻的感觉。

退休,对这些老人而言只是结束上班,人生旅程有了新开始。摩友时文勇原本只是把摩托车当作通勤工具,偶然加入俱乐部,看着几十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戴上头盔、骑着摩托车,浩浩荡荡地排队出发,他被深深触动。“每次群里组织出去摩旅,我就心痒痒,再等几年我退休了就能好好跟着一起出去骑行了。”

南京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秘书长魏广辉介绍,近年来随着摩托车产业的发展,社会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骑行风险相对降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进入了摩旅队伍,他们踩响摩托车的油门,踏上追求自我之路。

江苏夕阳红老年大学的学生。 (校方供图)

把余生交给兴趣

跟范明搭过夫妻,与焦俊艳演过母女,和李雪健、闫学晶、陈晓、冯绍峰等人都有过对手戏……2016年以来,西善桥老年大学表演班的旷声宁参演了《底线》《那年花开月正圆》等近百部影视剧作品。“弹幕常有人夸我演得好,我也有‘粉丝’了。”

她从小就是文艺积极分子,退休后重拾“表演梦”。整整一年多时间,她白天在课堂上学“声台形表”打磨演技,晚上回家听相声、看脱口秀、拍短视频释放天性。“我住在秦淮区,每次倒公交过去上课,单程就要快两个小时。”尽管奔波,旷声宁却乐此不疲。从表演班“毕业”后,她又参加了声乐班、舞蹈班、形体班,“每堂课都满员,每次来都拖堂,学习氛围特别好,大家都一身劲。”

人生迟暮,享受人生成了最主要的功课。江苏夕阳红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李中婷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的报名人数增长很快,疫情前最高峰达到了7000名学员。以前以退休的老师为主,但现在各行各业的报名人群都有,而且像声乐、舞蹈这一类的培训班有时候还会“爆满”,报不上名。

“在老年大学,重新做回了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团体,认识谈得来的朋友,经常参加演出任务,精神愉快,不容易胡思乱想,孤独感也少了。”正在老年大学学合唱的路秦茜说。

女性是老年大学的主要生源。生活中女性往往是照顾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员的主要责任人。在江苏夕阳红老年大学,长期以来学校的男女学生比例是2:8,女学生反倒在老年大学占绝对优势。

“你稍等一下,我涂个口红就来。”陈惠像平常一样,拎着提前做好的饭菜进了父母的家门,采访开始前,她从包里取出一支口红,走进了卫生间,对着镜子稍微整理了一下,再出来坐在记者面前。

房间是父母留给她的小房间。去年年底,母亲突发脑溢血送进医院,88岁的父亲还需要照顾,她和丈夫就搬回这个老房子里住了半年。半年里,他们全身心扑上去,不仅累,而且对吸痰、翻身等养护操作很不熟练。后来在医院请了护工,母亲被照顾得更舒服了。

“出院后,我们就请了位住家保姆,母亲享受到失能照护服务,我们才稍微能歇一歇。我觉得我们思想要转变,照顾好家人,也要给自己空间,把自己照顾好。”

即便是要带孩子,那也要抽时间“照顾照顾”自己。王红霞不仅没有和独生女儿一家生活在一起,也没有像身边大多数老人一样照看孙辈。在亲家带孩子的同时,她每月给女儿一笔费用,由女儿请保姆来协助照顾。她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也在关键时刻给予女儿助力。她说这种选择女儿和女婿都很理解。“我们身体好就是对子女和社会最大的支持,否则会给孩子带来很大负担。”

现在,陈惠和姐姐每天带上刚做好的饭菜轮流来看望父母。不过她已经规划好了以后自己的晚年生活,去老年大学上课、旅行、做公益,让自己的后半程人生过得精彩。

江苏夕阳红老年大学的学生。 (校方供图)

“银发一族”开启人生转场

走过人生大半程,很多老人已经越过对世俗所谓成功的追求。

哈佛大学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学者沙哈尔提出,增加幸福感最好的方式就是帮助别人。

“丁医生,您是我女儿的救命恩人,我恳求您再救我女儿一次!”74岁的丁新生正在南京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专家门诊坐诊,一个年近花甲的男人突然进门跪下。他连忙从座位上跃起把男人拉起来,回想起多年前作为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赴盐城会诊时救过的十几岁的病毒性脑炎重症女孩,正是这个男人的女儿。

如今女孩已成家怀孕,但癫痫发作加重,如果不能控制其大发作,很可能造成胎儿缺氧死亡。当地医生使用三种药物后效果不好,束手无策中父亲又辗转在南京寻找曾经的救命恩人。准妈妈的病情需要药物控制,但药物对胎儿的副作用非常大,不能肆意应用。为了取得最佳平衡,丁新生对药物做了精确增减,并嘱咐她随时联系以达到精准治疗。几个月之后,婴儿降临,母子平安,宝宝评分正常,一家人悬了半年多的心终于踏实下来。

这样惊险的案例只是丁新生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古稀之年,按理说丁新生早就应该退休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他觉得任何人到了退休年龄,应该安享晚年。但他自己却“言行不一”。

他从医至今46年,1998年作为引进人才从美回国,在一次次坐诊和一场场救治中,炼成了国内著名专家。65岁退休年龄到了以后,他又先后在南京明基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继续工作。医生的板凳,他一坐就是一辈子,坐到了头发花白、年近迟暮。

“做医生,年龄越大,经验越丰富。许多患者对我十分信任,我还不能完全退休。”“想干到心智老化、发挥不了作用的时候。”

他以老一代科学家为榜样,至今关注国际前沿的医学研究。“我们这些人总希望报效祖国或者为国家进步出点力。现在我身体和脑力都还行,为什么不贡献余热呢?”

丁新生抽空就去学太极、练声乐,把安享晚年和发扬专长相结合。看着别人追寻兴趣爱好享受生活,他笑笑,“这就是我的兴趣爱好。”

进入人生后半场,“新老人”不甘于退出自己擅长的领域,选择继续就业、发挥余热,或者通过做公益,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徐香娣2020年从南京一家银行退休后,就开始全身心投入公益活动。她自己摸索门路,注册了高淳区小蚂蚁未成年人服务中心公益组织,开始运营高淳区砖墙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帮助六七十户孩子走出困境。

对乡村中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以及困难家庭的孩子,她总是格外心疼。“由于关爱不够,或者隔代教养的方式较为传统,孩子们往往个性偏激,而且没有规则意识,他们很需要社会的关心。”

她带领十几个志愿者,一家家走访,周末为孩子们组织活动,发动亲友参与公益事业。智力障碍的孩子回以紧紧拥抱、自暴自弃的孩子重拾信心考取大学,这些都让她感动不已,激励着她一步步走下去。

“我年轻时想做老师,但是阴差阳错去了银行,现在退休了我可以真正为孩子们服务了。我希望带给他们温暖的力量,能在他们未来抵挡困难时起到一点作用。”尽管晚了30年,但徐香娣退休后成了真正想成为的人。虽然是她在帮助别人,但她内心的收获却比以往都要丰富,这让她觉得“我才是受益最大的人”。

2022年10月招聘平台“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显示,68%的老年人退休后再就业意愿强。根据调研,34.3%的求职者通过再就业补贴家用、增加收入来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其余65.7%的老年人希望寻求个人和社会价值,或者发挥一技之长,继续追求职业发展。

“年龄代表的是数字,不能完全定义人生和选择。”周邗扬在朋友眼中一直比较前卫,他穿着印满了史努比图案的黄色T恤,手机套着亮黄色的手机壳,会和年轻人团建蹦迪,像年轻人一样朝气蓬勃。他并不觉得年龄是阻碍,“不用给自己设限,只需要让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

感谢张弢、钱炜、吴忠恕提供采访协助(王丽华 周敏)

变老只有一次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多少人爱过你昙花一现的身影,惟独一人曾爱你那朝圣者的心,爱你沧桑的脸上岁月的留痕……”

1893年,英国诗人叶芝把暮年描写得如此充满生命的华彩,意味隽永,从而超越了语言和文化,传唱不息。而这一年,中国遭遇了一个极寒的冬天。谁能想象,那一年的中国老人在经历什么。

130年后,中国老人,一样是头发白了,脸上岁月留痕,可他们岂止是诗意黄昏,他们简直是要追梦般地老去——年轻时没有时间做的事,没有钱财做的事,现在都要一一补回来,没有经历过的青春要再激活一次。

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一处乡村,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看看他们的老人怎样老去,实在别有意味。

如今到了这个阶段,中国老人已经具备条件,物质上和精神上有了支点,支持他们可以选择怎样老去。跨过耳顺之年,越来越多的老人有意识地作为,要让往后的每一天都值得过。

虽然这样的他们并不占多数,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更多的中国老人还是在“中国式变老”。他们把奉献和牺牲当作责任和义务,无私地付出和干预,帮衬下一代,照顾第三代,过分省吃俭用,忽视生活品质。儿女的成就,第三代的成绩,就是他们自认为的最大收获。

家庭依然是当下中国老人仅有的归宿,用尽全力托举后代,依然被很多老人视作压倒一切的责任。一跨入退休者的行列,很多人就自我贴上老年人的标签,再无其他追求。

当社会演进极其缓慢,财富靠的是积淀和传承,于是老人成为家庭的核心;当社会快速前进,希望在明天,明天会更好,年轻人、下一代便占据了家庭的中心。可是从生命的角度看,没有谁比谁更重要,没有哪一段岁月比哪一段岁月更不重要。三岁童年天真烂漫,拥有无限生命伸展的喜悦;七十岁老翁历经岁月打磨,每条皱纹都深埋着人生的悲喜。童年只有一次,而我们一生也只有唯一一次变老的机会。所以,珍惜变老,就如珍惜宝贵的童年,珍惜易逝的青春。

一位老年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不管那一周有没有赚到钱,每周四的下午,他都会和几位朋友,带上酒和卤菜,去一家KTV唱歌。一个下午,每个人花费不到25元。可是那样的一个下午,足以抵消他一周的劳累。

“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想过好自己的日子。”再难都要守护自己的那份快乐。

为他鼓掌!

编辑:徐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