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丨河畔飘来淮调声

2023-10-15 20:35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字号:

河畔飘来淮调声

朱文虎/文

凌敏/诵读

秋日回乡,我独自走在家乡熟悉的射河北路小径上,仰望天空,湛蓝一片,白云稀疏,两岸杨柳依依,郁郁葱葱。多美丽的秋色啊!

沿河向东而行,一道道风景在眼前闪现。有许多垂钓者凭栏钓“乐趣”;有悠闲散步的人群从身边掠过,熟悉的乡音飘在耳畔。行到外滩处,我忽听到远处传来淮调声,多么熟悉!心弦瞬间被拨动。提速前行,去寻找那久久未听到的淮调。

庙湾古城景点与清水平台仅一路之隔。河畔东西两侧,绿树茂盛,花草芬芳,一边是古色古香的长廊亭,一边是文化展示屏风墙,中间地面上有雕画印字。沿台阶而下,河池石壁上刻有人物古诗画,无不展现这里的浓浓文化气息。此处是沿河风光带最繁华、最具特色、人气最旺的地段。白天人来人往,夜晚歌舞升平,一片热闹非凡,是居民休闲娱乐、游客观光的胜地。我走到此处,长廊亭内正坐着一群业余音乐人和歌唱者,他们二胡拉出的淮调有板有眼,歌者唱得字正腔圆。其中,我听到了熟悉的《白蛇传》《杨家将》《秦香莲》等淮剧经典选段。一段唱毕,便引来了观众的一片喝彩与掌声。这些淮调让我听得如痴如醉,勾起我对家乡淮剧的记忆。

记得在我们小时候,文化生活比较匮乏,看一场淮剧戏是很难得的。只要街头张贴淮剧海报,我就催大人买票,跟着他们一起去戏园子里看淮剧演出。那时,我老家益林是本县第二大镇,经常有建湖、阜宁、滨海等地的淮剧团来到我们小镇巡回演出,演的多半是古装经典淮剧剧目《秦香莲》《珍珠塔》《哑女告状》等。有时,为了看戏,我们还不远数十里跑到东沟戏园子里去饱眼福。由于年龄小,我对古装淮剧情节及唱腔不甚了解,但常看便受到一些熏陶。1975年,我上初中时,学校老师上音乐课还教我们唱淮剧。1977年上高中后,一股淮剧热潮在盐阜大地复苏,淮剧之风吹进校园,有许多爱好淮剧的同学,从不同地方挖来淮剧歌词歌谱手抄本,相互传看,相互学唱淮剧。淮剧在校园里也大兴一时。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过去的老戏园子如今大多已不复存在。说实话,我挺怀念那段坐在戏园子里看淮剧的难忘时光。

坐在长廊内,我一边听淮剧曲调,一边观赏射河美景,这是何等的享受啊!在现场,我还见到一位昔日与我是同事的冯其亚,他已年近古稀,在此拉二胡,是主拉手。歇息间,我问他,你们这个业余演唱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他说,我们组建业余艺术团已有十几年,现在已发展到二十多人了。噢,那队伍挺壮大的嘛!我又问,那你们活动经费从哪里来?他说,你看看,这些乐器和音箱设备都是我自费购买的。他说,他们一周要来唱五天,风雨无阻,每天上午八点多开始,十点多结束。噢,你们一直持之以恒地坚持,不容易啊!他说,我们这些人主要是业余爱好,一是为充实生活,老有所乐;二是我们对地方淮剧有一种敬畏!是啊!家乡也是淮剧之乡,淮剧文化源远流长,需要我们一代代人去传唱传承。

秋风微起,秋色怡人。回归路上,家乡射河风光依旧迷人,犹如走在一幅风景画卷上。我边走边想,家乡的淮调声,仿佛还在我耳边回荡。他们唱出了淮剧的韵味,唱出了射河水的灵动,唱响了这座小城的繁华,也唱醉了我……

编辑:严成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