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魏锦:《赵五娘》与淮剧“陈派澄腔”之传承发展

2023-10-12 15:12 来源:江苏艺术评论 字号:

图片

图片

《赵五娘》与淮剧“陈派澄腔”

之传承发展

魏 锦



有幸得赏淮剧名家陈澄主演的传统戏《赵五娘》,大饱耳福之际,亦颇有感想,所思如下。


传统戏的价值

今天的中国戏曲舞台,日常演出的主体依然是传统戏。传统戏在强化文化认同、表征文化多样性、承载戏曲美学特征、传承戏曲技艺等方面都有其重要价值。

过去人们常用“高台教化”来表述传统戏的功能。今天看来,与其说传统戏具有教化功能,倒不如说,传统戏具有强大的共情功能与文化认同价值。那些传承不辍的传统戏所呈现的人文意义往往是中华民族最质朴的价值观念、礼义伦常。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发展传承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谈到的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都是传统戏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主题。

图片

赵五娘、蔡伯喈的故事以说唱、民歌、戏曲等多种形式在民间流传已有千年。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云“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做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说的就是讲这个故事的鼓词。宋代产生了戏文《赵贞女蔡二郎》,金院本有《蔡伯喈》之目,明代高则诚据此创作的《琵琶记》,以“词意高古,音韵精绝”“关系风化”而“冠绝诸戏文”,被誉为“南曲之祖”,并开明清戏曲之先声,至今是诸多剧种的保留剧目。在以血亲、家庭关系为中心的中国社会,孝道伦常是植根于大众日常生活的基本主题,所以这个故事深深关联着我们的传统文化。颇有意味的是,《琵琶记》以来,蔡伯喈的形象从“弃亲背妇负心汉”被改写为充满矛盾的伦理悲剧的主角,成为这个故事中最有戏剧性的部分,而温柔敦厚、淳朴善良的赵五娘的形象却几乎不曾变过,她的贤孝与艰辛永远是这个故事中最打动人心、催人泪下的那部分。不过,即便作为文学与文化形象的赵五娘已经定型,中国戏曲舞台上作为艺术形象的赵五娘却依然是千姿百态的。

图片

戏曲剧种的形成与发展,大多是通过声腔流转和剧目移植实现的。一种声腔在不同地区与当地的方言、音乐相结合,演变成新的声腔形式乃至新的剧种。同一剧目在不同地区经过不断累积的本土化加工,也会逐渐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与美学形态。因历史、地理、文化诸因素造就的地方剧种品格,通过地方语言、风物习俗、人物性格特征等生动地融汇于传统戏当中,使得戏曲成为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征。剧目的完善、丰富与剧种美学特征的形成以及剧种的发展成熟是同步的。因此传统戏往往也最能体现剧种美学特征和技艺特点。淮剧产生于苏北盐淮地区,其地域历史文化根源,塑造了淮剧性情、率直的审美品格,在寻求市场与追求艺术进步的演出中探索形成了淮调、拉调、自由调等丰富的曲调,并塑造了淮剧以唱见长的艺术特点,其唱腔、唱词源于生活经验的情绪表达,也最易与人民群众产生共情,因此淮剧的经典剧目几乎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唱段。淮剧《赵五娘》中情节几乎都以唱段贯通,音乐剧种特色鲜明、脍炙人口,陈情叙事感人肺腑。特别是《书房会》一场中赵五娘的一大段唱腔:有对家乡灾情的描述,有对三载生活的陈情,唱词中的细节描写,无疑映射出苏北地区历史上有关灾害与苦难的集体记忆;赵五娘倾诉苦楚、痛斥伯喈,不仅使蔡伯喈心惊懊悔,也令观众唏嘘不已,这段唱腔挥洒淋漓、情感饱满、激荡人心,放在整个中华戏曲版图中,也是无与伦比的。

图片

传统戏是戏曲技艺传承的载体。一方面,剧种技艺、功法、程式依托剧目而存在。传统戏中有不少所谓唱功戏、做功戏,指的就是一出戏在技艺上有突出表现或独到之处,甚至是有“绝活儿”。淮剧丰富且独特的唱腔曲调,也是通过不同剧目与其中的唱段体现出来的。另一方面,戏曲口传身授的教学是以剧目为载体的。技以戏传,戏以人传。演员学习和演出的剧目越多,掌握的技艺、功法也就越多,对于剧种艺术的掌握也就越全面深入。当然,这种传承也并非简单的有样学样,而是在传承中不断完善、优化,在培养、磨练演员的同时,也使剧目呈现历久弥新的面貌,既得传统精髓,又显时代风貌。

陈澄的《赵五娘》便是如此。

图片


“陈派”传承与“澄腔”特色

陈澄的《赵五娘》传承于其父母——著名淮剧演员陈德林与黄素萍。《赵五娘》可算是陈澄的发蒙戏。12岁时陈澄随父母到上海参加第46期星期广播演唱会,演唱的《赵五娘・书房会》选段已是技惊四座。其时《赵五娘》还是淮剧名艺人李玉花的自由调代表作,但陈澄所唱已是经陈德林、黄素萍于1982年改编的版本。这一版《赵五娘》立足于传统曲调,陈,黄二位老师自己动手编曲,加强了唱腔的旋律性,丰富了板式节奏的变化,但同时又紧紧抓住淮剧叙事性强的特点,保留了其来源于说唱艺术的底色,特别是原本接近于吟诵的数板段落,唱来跌宕起伏、沉郁顿挫、十分动听,更加有助于人物表演和激发观众共鸣。这版《赵五娘》很快成为“陈派”的代表剧目和淮剧新经典。

淮剧剧坛流派众多。不同时期戏曲流派的内涵是有差异的。在戏曲剧种形成与传播初期,流派往往以地域区分,这种地域性流派的分布往往与一定的方言区域、文化区域相叠置。比如淮剧早期有活跃于盐阜地区的东路淮剧和活跃于运河沿线的西路淮剧;当大量淮剧艺人南下至上海演出后,又逐渐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派淮剧和苏北本土的北派淮剧。地域性流派之间的差异会随着演员与演出交流的密度而弱化。当剧种发展日渐繁盛,特别是著名演员大量涌现的时候,以演员个人表演风格等为特点的流派便兴盛起来。淮剧发展至成熟期后,也呈现出这类流派纷呈的局面。如筱派旦腔(筱文艳)、何派生腔(何叫天)、李派旦腔(李玉花)、马派自由调(马麟童)等。这些流派都以创制新腔和有鲜明特色的唱腔为核心。当然,唱腔流派的形成与演员自身嗓音条件、表演习惯、演唱技巧等多种因素相关,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客观讲,创派者的个人风格很难被忠实地传承下来,传承也从来不是对前辈的复刻。因而在大量开宗立派之后,流派的意义则更多体现为稳固、可传承的技艺手段和艺术创造力。

图片

陈派是现代淮剧最受欢迎的流派。提起陈派,最负盛名的莫过于陈德林所创、为淮剧后起生行纷纷效仿的“生腔小悲调”。他的唱腔,不同于以往淮剧生行唱腔的粗犷、硬朗、朴实,他在生行唱腔中融入其恩师筱文艳先生的旦行行腔润腔方式,从而形成更丰富优美的旋律和更细腻感人的情感表达。但如果仅以“生腔小悲调”来代表陈派风格,我认为是不足够的。陈德林善于学习、擅长创腔编曲,他能够博采众长,依据剧情、人物、情境的不同运用各种音乐要素设计唱腔旋律;黄素萍在艺术表演创造人物上有很深的造诣,她还有着非常敏锐的乐感,擅长记谱、写腔。在他们的早期创作中,许多经典剧目的唱段是两人在反复对戏与磨合中由陈德林哼唱形成,并由黄素萍记谱、整理,这为陈派唱腔及其代表剧目的固化与流传起到了重要作用。整体来看,陈派对于淮剧唱腔音乐表现力的增强与现代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澄无疑是陈派艺术最全面的传承人。通过《赵五娘》,我们能够听出陈澄对母亲的唱腔的继承,腔中又自然带有父亲的发音吐字、行腔润腔的特点。而她所传承的,不仅是父母的某段唱、某出戏、某种腔或某种戏曲功法,更是兼容并包的学习态度,是融汇贯通与巧妙化用的功夫,是对剧种特色的深刻认识和依托,是对淮剧的炽爱与创造性智慧。陈澄同她的父亲一样,广采博纳,她不仅精研各种淮剧唱腔,也广泛学习越剧、沪剧、锡剧、昆曲等其它剧种的唱腔并化为己用。陈澄在青少年时期曾经历变声困扰,清亮的嗓音突然变粗变闷,她也没有焦躁,而是就着自己的嗓音状况,找来越剧小生赵志刚、沪剧小生孙徐春的唱段反复学习。到后来清亮的嗓音恢复了,陈澄也找到了控制自己声音的方法,这为她后来能够自如地调整音色塑造不同角色形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两代人都在优化美化淮剧声腔、推动淮剧发展的道路上努力前行。如果说陈德林、黄素萍等老一辈艺术家的贡献主要是在创制新腔,增强唱腔的旋律性,那么陈澄这一代艺术家则更注重在科学发声、歌唱技巧、唱腔质感方面的提升和美化。陈德林被誉为“淮剧皇帝”,陈澄被誉为“淮剧公主”,她的唱腔有“陈派澄腔”之称,但这并不是沿袭父辈的尊荣,而是她在传承父辈艺术的基础上走出了自己的艺术道路。

图片

淮剧《赵五娘》因陈澄的表演,被赋予了新的魅力和时代气息,成为“澄腔”典范之作。对于“澄腔”特色,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扎实稳固的声音基础。戏曲唱腔说到底是声音的艺术。一般人们认为唱腔好的演员都有一副好嗓子,久唱不累的更是铁嗓子。但支撑“好嗓子”“铁嗓子”的,关键不在嗓音,而在气息与共鸣。听陈澄的唱腔,最直接的感受是她的气息浑厚、稳定匀净,控制得宜。《书房会》一百八十多句唱腔,板式变化丰富、旋律抑扬顿挫,陈澄唱来是字清板正、声音强弱高下游刃有余,其间重喷口、巧偷气,整个唱段一气呵成、一泻而出,任谁听了都要直呼过瘾!陈澄的唱腔高音舒展通透、中音厚实圆润,给人大气平和之感,这种舒适的声音状态得益于她良好的混声共鸣技巧。对气息、共鸣的注重和控制,为好的唱腔奠定了扎实稳固的声音基础。淮剧艺诀讲“气要满足,字要咬准,声要圆润,腔要劲纯”,陈澄堪称典范。

二、以方言特色凸显剧种特色。地方戏唱念都基于一定的方言语音,使用什么样的方言是区别戏曲剧种的最重要因素。各剧种对演员唱腔都有“字正腔圆”“依字行腔”的要求,字音要符合方言语音标准,行腔的曲调须与唱词的声调相吻合。淮剧以江淮官话(建湖话)为语音基础,陈澄非常注重唱、念的吐字发音,唱腔自然也以此为准“字正腔圆”“依字行腔”。除此之外,她更着意巧妙地将方言特点作用于润腔,形成了本土气息更加浓郁的淮剧唱腔风格。比如江淮方言保留有入声,入声字短促并有喉塞音韵尾,陈澄在她的唱腔中强化了这一特点,使声腔呈现出顿挫且有弹性之感,节奏感也更加强烈,《赵五娘》中多以这样的声腔表达五娘所遭受的磨难和心中的苦涩。江淮方言阴平字为降调,陈澄的唱腔常在阴平字音原有调型的基础上带出夸张陡降的下滑音,可增强语气,起到逻辑重音的作用,也成为陈澄润腔的一种常用手法。

图片

三、以声塑形,以腔传情。陈澄非常擅长综合运用各种声音技巧和声腔手段服务于角色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她能够根据角色身份、年龄、甚至性格特点来调整音色,让自己的声音具有极强的造型能力。比如《赵五娘》中,她通过加强胸腔共鸣,以质朴厚实的声音塑造出贤良坚韧的赵五娘。在《宝剑记》中赋予王玉莲俏丽温婉、典雅流畅的声音。而《祥林嫂》里更精细地以不同音色刻画出处于不同年龄、心情和环境中的祥林嫂。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腔调、板式行腔,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润腔,其目的都旨在精准地传达人物的内心情感。更可贵的是,陈澄勤于钻研和探索,她将吸纳和借鉴的诸多技巧融汇贯通、化用于自己的声腔当中,她的声腔音域宽广、音质纯净、腔音变化丰富却不失稳重劲道,听起来明明字字讲究、声声含情,却总给人不事雕琢、质朴大气之感。

“澄腔”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地方戏声腔发展一种殿堂化、精致化的审美趋势,但“澄腔”没有矫饰、无绮丽繁复之态,依托传统戏的传承,保持住了本剧种基本的文化品格和审美特色。在出现剧种审美泛化趋势的今天,淮剧“澄腔”的发展作为守正创新的一个样本,值得关注。



作者简介:

魏锦,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编辑:促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