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大地好“丰”景,绘就农业强国锦绣画卷

2023-09-23 10:18 来源: 字号:

秋高气爽,谷物盈仓。我国迎来了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重要支撑。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到“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就必须切实保护耕地数量,着力提升耕地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岭南大地到江南水乡,从中原粮仓到东北黑土地,各地区各部门加强政策供给,加大财政投入,通过土地整治建设,不断提升耕地质量,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量和质“双提升”。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用一颗种子改变了世界,帮助中国水稻产量在过去20多年间翻了一番,让14亿人免受饥饿的威胁。2020年,我国《种子法》通过并施行,政策壁垒打破,我国正式开启种子产业化。近年来,国家已连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将生物育种纳入国家的战略规划,明确种业地位,强调科研创新,重视产业化推广。同时,从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方面提供大力扶持,推进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生物育种技术发展,旨在解决农业“芯片”技术、种源“卡脖子”问题,各地方政府也紧跟中央精神,出台利好政策,育种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我国种业加强良种技术攻关,目前已成功种植了航天瓜果蔬菜,填补了我国航天事业太空育种在海拔3860米雪域高原成功种植的一项空白。

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有风景更有“丰景”。粮食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代农业装上“数字引擎”,插上“科技翅膀”,让农民从会种地变为“慧”种地,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日新月异”,正是全国千千万万个普通乡村幸福蝶变的“缩影”,当前,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农用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助力农民增产增收。“最美教师”张洪程,他所研创的水稻技术,守护了大国“粮袋子”,在丰富发展我国作物栽培耕作理论体系的同时,更让亿万农民腰板“直起来”“中国饭碗”满起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卓越贡献。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如今,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锦绣画卷正在神州大地铺展。新征程上,让我们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埋头苦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盐城 刘畅
编辑:洪云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