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盐城!
2023-09-17 06:35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见习记者 殷俊杰

这个夏天,建军路浠沧商业街下沉式广场的更新改造,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

这是一个在街区入口处建造的开阔且有特色的公共广场,不仅使整个商业街主入口的视野最大化,还与周边建筑形成了视觉上的创意互动,成功打造了一个集潮玩休憩、公演展影于一体的全新社交文娱空间。手工美食夜市、青年戏剧节等活动的轮番上演,彻底点燃了建军路商圈的盛夏热潮。

“十里建军路”重回大家的视野,升腾的烟火气背后是更新与重塑。

规划更新,激发活力

2035年的盐城,应该是什么模样?

日前经省政府正式批复的《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作出了详细的回答。《规划》对提升城乡空间品质、加强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做出统筹安排,提出要严格城市蓝线、绿线管控,稳步推进城市更新;优化镇村布局,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强化城市设计、村庄设计,彰显“东方湿地之都、鹤舞鹿鸣之乡、海盐文化之城”的城乡风貌。

翻建竹林大饭店,找回老盐城曾经的味道;改造盐城电影院,让新潮戏剧与传统文化激情相遇……人流在聚集、活力在迸发。“十里建军路”加快更新、激发活力,规划正是关键所在。

“听说今晚下沉式广场有戏剧表演,特地带女儿过来看看。”家住城南的王女士告诉记者,由于家庭和工作等原因,她已经很久没有来过建军路了。这次趁着带女儿看青年戏剧艺术节的机会,仔细转了转,感觉到变化特别大,既有城市的烟火气息,又有新潮的文艺范儿,不禁让人回想起小时候和同伴们在这里玩闹嬉戏的美好时光。

城市更新是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之所需,是扩大城乡就业、促进共同富裕之所要,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之所向。

进入新发展阶段,城市建设已经由过去的“增量扩张”,转变为“存量提质”。近年来,我市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统筹做好宜居住区改善、历史文化传承、特色风貌塑造等各项工作,累计更新城镇老旧小区四百多个,惠及群众近百万人。

细节更新,体现温度

行走在市区水城路人行步道,处处可以感受到设计团队对视障人群的关爱和照顾:行进路线上几乎看不到电线杆、树木等障碍物;盲道位置和走向也经过精心设计,极大方便了视障者行走、停顿和识别其他无障碍设施。

一座真正“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除了发展有高度、更新有速度,生活还应更有温度。

“一开始只觉得这里的步道要比别的地方宽敞一些,也几乎看不到树木、电线杆之类的障碍物。”在城北片区水城路,绕着人行步道走了好几个来回的市民小张告诉记者,人眼看到的区别只是很小一部分,自己走上去之后才真切感受到,这条步道上的很多细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特别是盲道的布局、走向等,都极大方便视障人士辨识、行走和及时停顿。

城市更新,落脚点是人。为了让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平等地参与社会生产生活,享受更加温馨、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城北片区从弱势群体的生活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个性化定制部分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方案。加装一段扶手、设置一个坡道、连接SOS按钮,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设计,都蕴含了一座城市满满的关心和爱意。

以城市更新为契机,近年来,城北片区重点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截至今年8月,共改扩建公厕无障碍基础设施28处,公园无障碍通道55处,交通路口人行道无障碍服务设施20余处,商业建筑、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共服务场所各类无障碍设施30余处,全力打造温馨、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让残障群体生活有“爱”无“碍”。

机制更新,提高效率

“别看现在这里建得这么漂亮,几年前还是乱糟糟的哩!”提起自家小区的新变化,滨海县新时代乐园小区居民李相军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在不仅环境变好了,还增加了配套的健身休闲设施,真的很感谢政府。”

在过去,毁绿种菜、违章搭建等,一直是老旧小区的“老大难”问题。整个翻修重建,成本太高,还影响正常生活秩序;零碎缝缝补补,坚持不了多久又会变回原来的“造型”。面对这“两难”的境地,今年初,滨海县对城区7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提升,除了大力整治绿化环境、全面建设配套设施外,特别注重把加强物业管理摆在突出的位置。

小区物业一头连着治理,对住宅设施、车辆交通、卫生环境、公共服务等起到监督、管理、协调的作用,是公共空间的“守护者”;一头还连着民心,听诉求、解矛盾、献爱心、送温暖,是居民群众的“家里人”。滨海县重点打造老旧小区长效化、精细化、优质化的物业管理服务新机制,全力以赴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用真心真情赢得了社区群众的一致点赞。

城市的有机更新,不仅是翻修楼栋的一砖一瓦、街头的一草一木,还应是理念的更新、管理的更新、机制的更新。在制度化的城市更新改造中融入有温度、见力度的服务管理效能,才能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暨城市更新工作会议提出,要找准“近”与“远”的平衡点,“留”与“拆”的结合点,“表”与“里”的切入点,精雕细琢塑形象,全力打造城市有机更新的新样板,让城市更新记得住历史、留得住乡愁,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让盐城绿色宜居的城市品牌更加令人向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