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谈传承创新:以创作播撒更多文化火种

2023-09-14 18:22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字号: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记者杨淑君、王普)“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有义务和责任通过自己的创作,播撒更多的文化火种。”在14日开幕的2023北京文化论坛上,艺术家张艺谋以《从文化传承到一起向未来——两届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诠释》为题,讲述了他对文化传承创新的思考。

9月14日,艺术家张艺谋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主论坛上发表演讲。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灵感之源、创意之根”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员们手持竹简,吟诵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张骞”西行、“郑和”南渡、丝路漫漫,跨越时空和山海,联结起东西方人民心灵沟通的纽带……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数凸显中华文明的“时间智慧”;冰蓝色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天上来”;激光打破坚冰,雕刻五环,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破冰”概念……

作为执导夏奥和冬奥开闭幕式的“双奥”总导演,张艺谋希望每一次的创意都能更深入地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努力寻找最佳艺术形式,力求用作品提升人们的生命体验。

“从北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我们的人民愈发自信,文化愈加繁荣。”在张艺谋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灵感之源、创意之根。“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保持开放包容心态,努力挖掘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内容,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9月14日,艺术家张艺谋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主论坛上发表演讲。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创新是文化的生命”

微风轻拂,柳枝摇曳。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伴随悠扬的乐曲《送别》,演员手捧发光柳枝,缓步进入场地。地屏配合演员行走路径发出点点光芒,与发光柳条交相辉映,营造出惜别氛围。

“我们将中国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用艺术赋予技术温度,用技术助力艺术尽显风姿。”在张艺谋眼中,创新是文化的生命。奥运主火炬首次以“微火”形式呈现,这是他与团队大胆的尝试。“这种方式体现低碳环保理念,从人类发展进程中得到灵感——微微火光,像人类对于最初火种的呵护,希望代代相传和生生不息的愿景。”

除了“双奥”开闭幕式总导演身份,作为电影导演的张艺谋也一直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纵观他的职业生涯,《红高粱》《秋菊打官司》《英雄》《十面埋伏》《悬崖之上》《满江红》……张艺谋不断触碰新的电影类型和电影题材。

年过七旬的张艺谋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和对新事物的探索追求。他曾说,不希望固步自封,将自己标签化、类型化。要跟着时代走,不断去尝试新的类型,才能“青春永驻”,作品才会更加多元。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思路、技术和方式,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发展,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张艺谋说。

9月14日,艺术家张艺谋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主论坛上发表演讲。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从‘我’到‘我们’,一起向未来”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在张艺谋看来,从过去更多讲述“我”,升华到“我们”,中国人正用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态度、更包容的胸怀,向世界贡献中国力量和智慧。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40多名山区孩子用希腊语大声唱出奥林匹克会歌。这个时刻特别有意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童声唱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张艺谋说。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无数条红丝带将雪花火炬台装点成一个巨大的中国结,至今让人难忘。在张艺谋眼中,中国结是一种充满中国哲学思想的工艺。“每根丝带都可以独立成结,各美其美。许多丝带也可以共同编织,美美与共。”

作为中国电影导演,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国际重要奖项。作为“双奥”开闭幕式总导演,他以特有的“中国式浪漫”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之美与中国智慧。面向未来,张艺谋仍然在“奔跑”,希望以自己的作品去表达中国、展示中国。

“每个人的文化追求聚在一起,可以兴旺人类文明之火。”张艺谋说。

编辑:超级管理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