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运河为媒,讲好千年流动的中华文脉

2023-08-25 19:39 来源: 字号:

8月2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的“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举行。此次论坛通过展示分享运河永续利用、绿色发展的“中国行动”与“国际案例”,交流互鉴可行路径与思路对策,推动国际运河城市交流合作,提升中国大运河国际影响力,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作为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空间跨越度最大、使用历史最久的人工河,中国大运河历经千年,纵贯南北,滋养着运河沿岸的城市和人民;日夜流淌,奔涌向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孕育出无限自然风光和深厚人文景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沿线各地积极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由北至南,北京深耕运河文化元素助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呈现出千年古“运”新“绿”动;沧州对大运河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和沿线绿化提升工程,焕发出“古运新姿”;德州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畅通了水脉、传承了文脉、带动了人脉;杭州深入挖掘大运河核心价值和文化特质,运河两岸增添更多依水而居的烟火气。

悠悠运河滋养着江苏的人文赓续。骆宾王的《扬州看竞渡序》、王昌龄的《客广陵》、孟浩然的《扬子津望京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是在大运河江苏段留足时的歌颂吟诵,“烟花三月下扬州”“姑苏城外寒山寺”“不尽长江滚滚流”等佳句都与大运河江苏段有剪不断的关联。而江苏沿线沧桑变迁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更是一部浓缩的文化史,各种水利设施,各样河畔村落,散发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江苏作为拥有大运河通航里程全线最长、历史文化遗存最丰富、覆盖地域最广阔的省份,坚持把大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创新实践落在实处。徐州的大吴滨河公园、宿迁皂河龙运城、淮安大运河百里画廊、无锡环城古运河集中展示带、苏州“运河十景”等,展示着独特的大运河文化符号。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118万余人次。

制定全国首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地方性法规、上线全国首个省级监测管理平台、推出首部中国运河通志《中国运河志》、设立全国首只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打造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如今又持续举办国内唯一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国际性论坛,江苏在大运河文遗保护、文脉传承、文旅融合上深度发力,打造出具有示范效应的“江苏样板”和“江苏经验”。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有力见证。千年运河,日夜不息,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以生态起笔、以文化落笔,统筹做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传承千年运河文脉,讲好生态之河、文化之河、幸福之河、交流之河的中国大运河故事,共同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文化自信。

编辑:汪宜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