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聚才计 | 从“筑巢引凤”到“固巢留凤”,让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2023-07-19 19:05 来源:交汇点 字号: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月13日,李强总理在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积累了哪些好经验?解决了哪些新问题?日前,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启动《“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全媒体采访行动。记者践行“四力”,深入全省36个基层观察点调查研究、走访问计,全面展示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的生动实践。

宜居宜业的城市新生态,是持续吸引人才、成就人才的关键元素。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开展人才社区建设,已建成和投入使用人才公寓7.8万套,涌现出一批叫得响的人才社区品牌,有力支撑全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大局。在这过程中,探索出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如何把“人才社区”这张名片擦得更亮?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近日前往位于常州市经开区的东方·青年人才社区蹲点调研。

东方·青年人才社区

聚焦·课题:

拎包来到城市,如何安下一个家?

早上9点打卡上班,顾华芳的起床闹钟定在8点半。公司离她住的人才公寓不过900米,走路不超过15分钟。“刷牙、洗脸、梳头10分钟就搞定了,公寓门口就是食堂,顺手买个包子买杯豆浆,边走边吃不愁迟到。”顾华芳说:“上班幸福指数这么高,我同学听说后都特别羡慕我,也想来常州就业。”

今年30岁的顾华芳来自安徽,一年前她入职常州科莱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她看来,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找份工作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拎一个包来,安下一个家。“刚毕业那会我租房闹过三四次纠纷。”违规隔断、扣滞押金、隐瞒房屋质量问题……仅顾华芳遇上的“租房坑”,就一只手数不过来。

东方·青年人才社区房内配置

“东方·青年人才公寓是常州给我的第一个礼物。”让顾华芳惊喜的是,到公司报到时被告知,像她这样的外地来常青年,可由公司统一申请入住附近的人才公寓。“公寓设施非常完善,几乎是拎包入住,配套也好,下班后还能去公寓健身房练个瑜伽。”顾华芳告诉记者,公寓交通也非常便利,不到300米就是地铁2号线终点站。“‘职住平衡’可以让我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实现开心上班、快乐下班。”

“青年人才公寓为公司留人减少了后顾之忧。”艾肯(江苏)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葛剑介绍,人才公寓成为他们公司招聘时除自身吸引力外的又一大“卖点”。“公寓不仅物美价廉,青年人才入住还可享受常州‘生活居住双资助’补贴。最值得一提的还是这里的服务,整个社区都是国企配备的专业运营团队,任何时候有问题找到他们都是随时回复,公司不用操心员工住房安全。”葛剑说。

社区内配置的秋白书苑

年轻人来到异乡打拼,不仅需要一张床,更需要一间能安心的房。如何建设年轻人真正需要并且会主动选择入住的公寓?青年人才社区项目经理刘李白告诉记者,为解这道题,他们下了大力气。在项目投入运营前,刘李白所在的运营团队就对经开区青年居住情况展开全面调研。调研发现,经开区附近单身公寓较少,且位置较偏,周边配套不齐全;附近就职的青年多选择合租,但合租中的安全隐患、室友的生活习惯等都影响入住体验。“除了房租和通勤时间外,基本生活配套和安全保障是青年租房关注重点,大多数青年还希望能够短租。”刘李白说,在调研基础上,社区积极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全社区房租定价均在每月1200元左右,同时配备了3500平方米的生活配套,包括健身房、理发室、电竞室、瑜伽室、共享厨房、餐厅等。

采访中,记者深刻感受到,常州积极回应当前青年人才对于“安居乐业”的迫切需求,将人才公寓作为引进青年人才、降低落户成本的关键一环,立足人才公寓小切口,做好引才聚才大文章。坚持向存量要空间、向创新要效益,改革创新盘活国有存量资源、社会闲置资源、企业低效资源,所建人才公寓四分之三以上都是存量资产,实现了人才公寓建设与城市更新、产业发展、社区提升、人才引育有机融合。

行动·效应:

从一个家到一座城,做好引才“大文章”

来时一个包、安下一个家、共建一座城。打造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常州在人才公寓“小切口”做好引才“大文章”的课题上不断探索。

如何围绕人才创新创业和就业择业全过程全链条全周期需求,围绕产业链、配齐公寓链、集成服务链、拉长科创链,满足人才生活居住、创新创业、社会交流和文化消费等多元需求?在常州东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属人才科创集团总经理杨璐看来,关键在于全方位全链条的细致服务。

社区配置人力资源市场

在东方·青年人才社区,大门口的一座三层小楼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自主操作机器可将区内在招岗位一览无余、毕业证学位证等证明在线打印、一对一面试卡座放下身份证即可显示电子简历……不来到现场很难想象,人才社区里竟然可以有设备如此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

“我们将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市场的一些专业化的服务全部集成在公寓,形成了人才公寓、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人才市场和人才科创集团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生态,围绕年轻人需求进行全业态的闭环服务。”在杨璐看来,东方·青年人才社区是一个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首先,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招引人才,吸引人才;其次,青年人才入住公寓,得到生活上的保障,同时可以在共享空间交流思想、互通有无;再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找到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天地;最后,经开区人才科创集团为优秀人才提供基金扶持,有效帮助青年人才留在经开,留在常州,打响“青春留常,筑梦经开”的品牌。

“上市公司企业高管可以入住,快递小哥也可以入住,无差别对待租客,吸才引才。”杨璐告诉记者,除了硬件配套,在组织青年社交活动、促进青年交流、解决青年婚恋问题方面,人才公寓运营方也有所创新。“我们会定期与工会、各级组织、街道、妇联等部门联合举办特色活动,截至目前已举办活动近60场,开辟青年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配备人才服务‘店小二’着力解决青年人才来常后就业择业、政策咨询、交友婚恋、安家落户等关键小事,营造有活力、有温度、有人情味的社群氛围,提升青年人才发展治理能力。”

调研·问计:

“组合拳”塑造宜居宜业新生态

建成并成功运营东方·青年人才社区、“东方·遥享+”人才公寓等多个优质项目后,常州东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明总结出一些心得:作为人才社区,要打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的组合拳,不断推动资源整合、产才融合、服务聚合。

社区旁交通配置鸟瞰

一是社区化建设。从“基础保障性人才社区”成长为“全要素人才社区”,一站式满足青年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让青年人才不出社区便享生活便利,更好融入常州经开区,扎根常州经开区。

二是体系化布局。围绕“产人城”深度融合,将经开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市场、人才科创集团建在人才社区,围绕人才创新创业、就业择业和生活居住需求,形成“人才社区”“人才招引”“人才投资”“人才载体”四位一体的服务综合体,真正把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三是品质化运营。本着“人才为本、服务至上”的宗旨,坚持平台经济思维,创新运营服务模式,通过前期高标准建设和后期饱和式投入,持续提升运营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努力打造标杆示范的“人才社区”项目。

四是多元化治理。坚持党建引领赋能人才社区运营,引入多方治理参与社区建设,打造“菁东方”人才社区党建品牌,高品位建成东方学习社、青禾荟等党建先锋阵地,联合组织、人才、工青妇举办各类社群活动,营造有活力、有温度、有人情味的社群氛围,形成“红领汇、红享汇、红创汇、青禾荟”品牌矩阵。

建言·启示:

要实现政府、社会、市场、人才多方共赢

随着各城市引才招才政策不断升级,常州每年引进的人才总量也在逐年上升:2021年破10万大关,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10678人。进来这些人才之后,如何将他们“留下”成为需要思考的一道命题。

社区整体鸟瞰图

常州市经开区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经开区还将继续把建设高品质人才社区作为集聚创新资源的战略之举,全方位打造宜居宜业人才高地,让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为常州经开区创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常州冲刺万亿之城作出新贡献。

“近年来,各地将人才公寓作为引进青年人才、降低落户成本的关键一环,立足人才公寓小切口,做好引才聚才大文章。”无锡学院副校长、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徐军海建议,在人才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各地要坚持向存量要空间、向创新要效益,改革创新盘活国有存量资源、社会闲置资源、企业低效资源。此外,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公寓建设、运营、管理中的专业性、竞争性、导向性作用,实现政府、社会、市场、人才多方共赢。

编辑:促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