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游”为何既无“研”也不“学”?业内人士揭秘背后乱象

2023-07-19 16:46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 字号:

暑假期间,各种研学活动火爆。作为一种集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于一体的校外活动,研学旅行市场这两年迅速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研学旅行人数突破6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研学机构鱼龙混杂、研学团成旅游团、货不对板等问题屡见不鲜。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研学项目既无“研”也不“学”,且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活动设计粗制滥造。情况究竟如何?研学市场该如何规范发展?

今年暑假旅游市场热度攀升,研学游成为家长们的热门选择

今年暑假,旅游市场热度攀升。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外,“教育+旅游”的研学游,也成为部分家长给孩子的暑假安排。

几位家长表示:“以前报过,多多少少都会有收获。‍”“跟小朋友一起出去,融入一个群体肯定不一样。”“还是有帮助的,至少锻炼了独立性。”

记者咨询广东、四川等地的多家旅行社了解到,早在4月份,就有家长向旅行社咨询暑假研学游的相关事宜。研学线路方面,今年国内北京、西安等地比较受欢迎,国外则是新加坡、意大利等地的亲子研学比较火热。

旅行社工作人员介绍,研学旅行面向的是中小学生,年龄阶段一般为6—16周岁。研学内容上,多为旅游观光加部分学习体验。根据研学线路不同,时间也有所差异,一般在5—8天左右。价格方面,与以往年相比,今年的研学游价格略有上涨。

“往年成都、北京这些地方基本上是在2000元左右,天数6—7天 ,今年差不多都接近3000元,相当于涨了1000元左右。”

不少研学项目缺乏教育性和实践性,存在虚假宣传、乱收费等情况

据了解,目前的研学旅行大致采取两种方式,一种由学校组织,第二种则是由旅行社或研学旅游公司来设计路线并组织学生研学旅行,这也是目前研学旅行项目中主要采用的方式。因此,研学旅行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学旅行公司开发的产品质量以及活动实施的效果。

在国内某旅行社工作了十多年并且策划过多个研学项目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暑假期间,研学类旅游项目受到了很多家长和学生的青睐,不过有相当一部分项目,都是同行之间互相抄袭,缺乏教育性和实践性,几乎等同于春游、秋游以及夏令营等活动。

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少研学项目还存在虚假宣传以及乱收费的情况。部分人均收费数千元的活动,参观的其实都是一些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聘请的所谓专家讲师,其实只是培训机构的员工。

“一上来肯定说这是我们的研学导师,孩子不会去想这个人专不专业,孩子原来没有听过,万一导师讲错了,那就是误导孩子。我觉得研学还是应该要严谨一点。”

专家:研学行业缺少规范,未来研学旅行的发展应该有国家标准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表示,研学相关行业目前仍存在门槛较低、产品良莠不齐等问题,很多研学旅行产品都是旅行有余研究不足,研学最核心的应该是研究思考探索的过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目前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主要与服务标准不统一、课程缺乏教育理论、团队建设不完善等因素有关。储朝晖强调,规范研学旅行,相关部门要细化监管责任,完善监管机制。

“目前社会上确实有很多种以夏令营或者以素质培训,以一个很冠冕堂皇的名义开办的各种各样的机构。现在,对这些机构的专业资质、人员素质资质缺少要求,相关的管理没有跟上,特别是对这些机构的登记、核查以及开展业务的情况,都缺少规范和监督。”

吴丽云表示,研学旅行市场前景广阔,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实践意义,但是目前国家并没有具体的行业标准和制度,导致不少机构打着教育的幌子将学生们带到旅游景点,实质却仅仅停留在“到此一游”的层面,教育内涵和价值明显缺失。

“未来研学旅行的发展应该有一个国标,从课程设计、市场主体资质、从业人员资质到安全性,相应的内容应该要有全面系统的界定。研学旅行指导师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能力,也需要有一些自然、社会方面的知识,其实就是对旅游资源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把教育和旅行资源结合在一起。”

编辑:徐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