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下隧道实现“穿针引线” 他们是接续奋斗的三代“穿越者”

2023-06-29 10:2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字号:

几层楼高的盾构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下挖隧道,不但不能迷失方向,还要把精准度控制在毫米级。这个“穿针引线”的技术活是谁在做?又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一起去认识老中青三代“穿越者”。

眼疾手快把沉降值控制在毫米级

隧道贯通前夕,记者见到了“京华号”盾构机最年轻的机长,25岁的王虎然,他正驾驶着盾构机以每天20米的速度往前掘进,为隧道高精度贯通做最后的冲刺。

中铁十四局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盾构机长 王虎然:我们的掘进方向控制是通过我们这块屏幕上的一个导向系统,然后时刻地进行微调。

盾构机究竟是怎么挖掘隧道的呢?首先要靠前方的巨大刀盘开疆拓土。密密麻麻的刀头像牙齿一样旋转切削泥土,同时通过向前方注入泥浆,掉落的土体与泥浆混合后,再由管道泵送到地面。挖土的同时,通过控制多组液压油缸顶推设备前进,每掘进2米,拼装一环管片,这样边挖边拼装,像拼积木一样,环环相扣,盾构机走过的路就是隧道了。

中铁十四局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机电部副部长炊立成:如果说把盾构机比作一条钢铁蚯蚓,那么它的刀具就是“牙齿”,用来咬碎前方的泥土砂石。现在在我身后的就是它的“牙齿”,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单独的一把,其实在整个刀盘上有上百把这样的刀具。

眼前的这些刀头,重量从80多斤到300多斤不等。当刀头磨损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更换了。在几十米深的地下换刀不像在地面作业这么简单,因为要面对的是地下高压环境,相当于不带任何防护装备下潜到几十米深的海里。由于高难度、高风险,高压换刀技术一度被国外垄断。

江底换刀 突破核心技术

直到2009年,这张照片里的中国人赵斌,经过万里挑一的选拔和高强度体能训练后,完成了首次在高压环境下换刀作业。

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掘进中心副主任 赵斌:当时我们在南京长江隧道的时候,带压部分的刀具出现磨损,然后我们盾构机正好处在江底下60米的深度,我们压力大概要达到6公斤左右,就是相当于水下潜水60米的深度。

赵斌说,高压作业在1分钟之内,压力会从0上升至6公斤,温度也从常温飙升到50多摄氏度。40分钟紧张的换刀作业后,接下来是长达4个多小时的减压过程。如果快速减压,体内的氮气没有及时排除,身体会有爆炸风险。

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掘进中心副主任 赵斌:当时我的心也是扑通扑通的,想着我们自己也要掌握这门技术,想着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安全高效穿隧道老铁道兵终圆梦

此后,我国自主研发的常压换刀技术取得突破,作业风险大大降低,“安全、高效穿越隧道”终圆梦。今年68岁的周先民在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担任顾问,他曾经是一名铁道兵,参建南疆铁路、京九铁路、南京长江隧道等工程。

中铁十四局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顾问 周先民:当年我们的施工主要是搞钢钎、大锤、铁镐、铁锹、小推车,现场上经常出现塌方、涌水、泥石流。当时就是想什么时候能安全穿越隧道,有那么一台机器像穿山甲一样。这条隧道让我特别感慨,我们减少了人的劳动强度,完全实现了机械化和智能化。

随着盾构技术不断创新,一个个大国工程建设也实现了“加速度”。

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掘进中心副主任 赵斌:截止到目前,我们现在中国大盾构施工水平也可以说是位居世界前列了。

中铁十四局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顾问 周先民:我们真正有了国之重器,中国的大盾构,从现在这个真正意义上讲,这条隧道才真正圆了我安全穿越隧道的梦想。

编辑:荀婷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