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满天红旗展》创作有感

2023-06-26 17:10 来源:李擎柱 字号:

开满花的春天,风和煦而轻柔,落英缤纷,花香阵阵。

清明节当天,我去烈士陵园祭扫先烈,烈士园内有一大片盛放的桃树林。园中遇到由老师带领的一群孩童拿着小红旗也来祭扫,不禁勾起了我童年时一样由老师带领来烈士园陵的回忆,颇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怀念之情,同时夹杂着一代一代孩子在革命先烈墓前祭拜的生生不息代代不止的复杂情愫。

江苏这片热土出过无数慷慨悲歌壮士和讴歌他们的文艺作品,从连云港东部小岛上宁死不屈的田横五百壮士,到苏州与阉党英勇斗争的杨念如等人,从崖山海战失败后带领小皇帝投海而亡的盐城县陆秀夫,到扬州城破留下衣冠冢的史可法。无论是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还是中学课本教授的《五人墓碑记》,抑或是纪念名将史可法的《梅花岭记》。这些文艺名篇佳作启发我也为此时心境作画一幅,构思良久,手头也缺少革命先烈的图像素材,决定不表现现场景象,而是像宋朝院体画“踏花归来马蹄疾”一样,展现孩童们在漫天雨花里由老师带队,拿起小红旗,整装待发前去扫墓的画面。正是因为革命先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才能待到山花烂漫时,让这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在桃花丛中笑逐颜开。

整幅画面采取竖构图,画面中身高最高的老师在左上角,主体人物置于画面中间偏上,人物分布越往左上越稠密,越往下越疏松,人物排布疏密有致。画面的骨架用了“二八开”的原理,背景是一个八分的玫粉色对上二分的深灰色。作为人物稀疏的右半部分,灰色的底色不仅可以丰富画面层次,还能很好的平衡画面重心。绘画的人物形象并没有随着拍摄的现实孩童的素材亦步亦趋,而是吸收传统工笔画的精神取其神而去其形,着重描绘孩童的神情和动态特征,舍弃一些不美的个性细节,让人物形象更具有禅意,同时刻画注重详略得当,让人物既不失孩童的活泼好动,又具备圆润敦厚的可爱。画面中站立的人物呈短竖线,在衣服图案、发型设计时就采用横状条纹点,破解一个连贯的纵向态势。右手边下落的桃花点缀其间,既呼应了作画主题,又作为画面的点元素丰富了连成队列的面元素,还和左手边回头望的小孩的眼神相呼应,这种对点、线、面等画面语言的调动和发挥,达到实现我的构思意图以及建设空间、体现美感的效果。

在整幅画面主色调的选取上我也煞费苦心,做了很多张色彩小稿横向对比。一开始也有蓝紫色和黄色背景等作画意向。在色彩稿设计中我吸取了传统中国画的随类赋彩的理念,为了回归表现漫天桃花雨中孩童手举红旗整装待发和纪念革命先烈的主题,定格为红色调,通过色彩微差来调节画面,让颜色不单调。

与传统工笔绘画的三矾九染的繁琐工序相比,现代的工笔人物画制作中讲究融合新材料、新技法和新技术,运用多种肌理和质感,强调图像的平面性和装饰性,创作过程既要大胆创新,又要精工细作。我在画这幅《雨花满天红旗展》时,除了从传统的敦煌佛教壁画中吸取的双勾填彩的技法外,也采用了多种现代技法。男生脚上的红色球鞋运用硬边橡皮擦拭,表现反毛皮的质感;部分衬衫通过蛤粉和白色调和,通过大水冲刷,表现薄衬衫呈现半透明的质感。通过这些新技法的运用,整幅画面视觉效果变得更加精彩、细节更加丰富,层次更加分明,充满趣味。走近了观看也更加耐看。

雨花满天原本是一个佛教典故,维摩诘讲经,天女供养,菩萨身上不沾花,大罗汉身上沾着花瓣。形容佛法大成即心中空寂了无牵挂,佛法小成心里依然有所挂念,而这次创作的缘起是我自己的体悟和情愫。中国美协引用“雨花满天”的典故多次举办全国性画展,这次我创作的《雨花满天红旗展》有幸入选2022全国“雨花满天”全国工笔画展将在近期展出,期待着观者朋友的指教。

编辑:苏舒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