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张同祥 创新宣讲模式 让党课接地气聚人气

2023-06-26 08:58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陆荣春 文/图 通讯员 王凤杰 刘珺 字号:

张同祥宣讲阿英在华成的故事。


“七一”前夕,“中国好人”、射阳县临海镇老干部党总支“同祥快板队”党支部书记张同祥,身着“银耀鹤乡”红马甲,带着自制的《阿英在华成的故事》《榜样的故事》《六尺巷的故事》等多块展板,将党课搬到村头、庭院,运用“故事+情节+文艺”等形式,推动党课贴近日常,让党员群众更有亲切感、认同感。

学习阿英的故事,厚植爱国情怀

“阿英同志原名钱德富、钱杏邨,安徽芜湖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1942年12月19日至1944年6月21日,阿英被新四军陈毅军长安排在华成公司第五区中五区(现为临海镇中五居委会)‘打埋伏’。”6月22日,张同祥在原华成公司第五区、阿英生活过的旧址,向党员群众讲述《阿英在华成的故事》。

阿英在华成生活的日子里,主编《新知识》杂志,兼任《盐阜报》副刊“新地”主编。深入贫苦农民家中,访贫问苦,搜集生产自救等大量动人事迹,写出了著名的“海边三记”——《扫荡记》《春荒记》《海啸记》,生动反映了盐阜人民在沿海一带的战斗生活。阿英还热情帮助华成公司职工组建剧团,编写和修改剧本,并指导排练。先后演出了《生死同心》《拥军词》《参军记》《劝懒汉》《小放牛》等节目。阿英在华成、在海边的生活,被真实记录在他的《敌后日记》里,为盐阜地区的革命斗争保存了一份十分鲜活而弥足珍贵的史料。

张同祥通过宣讲阿英在华成的故事,带领党员们重温临海大地上的红色记忆,使党员们汲取其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领略一代代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大志大成的崇高风范,激发广大党员群众同心协力、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

学习榜样的故事,激发奋进力量

日前,张同祥将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几年来联合录制的政论片《榜样》1至7集整合到一起,将他们的事迹创作成快板说唱,阐述榜样的特质及其时代意义,激发党员向榜样看齐,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从《榜样1》的“感悟信念罗官章,握住‘老茧’一双手。扎根深林二十载,天麻试验不放手。不用扬鞭自奋蹄,带领百姓富路走。”到《榜样3》的“情系北斗王淑芳,北斗设计她担当。顶级专家设计师,自主研发拿主张。独立运行来应用,卫星导航系统装。进入寻常百姓家,筑梦太空吐芬芳。”再到《榜样7》的“女航天员王亚平,首位出舱太空行。云宇无际心有翼,星辰大海梦无垠。思念刻在星星上,使命写在星河里。十年苦练如一日,伟大追求意超群。”

张同祥为50多名榜样创作了快板说唱词,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榜样的事迹,在场党员深受教育。“榜样的事迹宣讲,让我感动得潸然泪下,更为他们高尚的人生境界而感到由衷的敬佩,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要向榜样看齐,振奋精神,坚定信念,踏实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该村党员丁志友说。

学习“六尺巷”的故事,共建和谐社会

在该镇王家大院老槐树旁的凉亭,党员们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听张同祥为大家讲述“六尺巷”的故事。“六尺巷”说的是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出了一名宰相,名叫张英。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吴府,当时张家想盖一处房子,多占吴家墙基,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便回信老夫人“千里写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于是,张夫人看了信后,明白了张英的意思,令家丁将自家的墙后退三尺,吴府看到张家把墙退了三尺很感动,也命家人把自家的院墙后移了三尺。从此张、吴两家消除隔阂,结成通家之谊。“六尺巷”成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张同祥通过“六尺巷”故事的宣讲,告诫大家在乡村治理、平常生活和邻里相处中,要学会谦和忍让,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有利于邻里之间和谐相处,还能大大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这个故事很有教育意义,我们要向故事里的人物学习,不要为了一己之私争强好胜、斤斤计较,弘扬传播‘礼让’精神,始终不忘自身的道德修养。”华兴村党总支书记茆广仁说。

编辑:苏舒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