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新北创新社区:矫正“心”模式探访——“平行线”铺就特殊人群回归路

2023-05-02 08:03 来源:常州新闻 字号:

“如果不是这封信,我一直都以为你并不爱我,妈,请再相信我一次,以后再不会让你失望。”4月底,一场特殊的“心灵生日会”在新北区西夏墅司法所举行,面对着儿子小飞(化名)多年来第一次敞开心扉的交谈,吴女士泪流不止。

2020年8月,17岁的小飞因打架斗殴罪被判缓刑,依法接受社区矫正。小小年纪误入歧途,小飞一度觉得人生无望,情绪十分消极。 矫正先“矫心”,在“入矫第一课”的评估环节,西夏墅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者发现,“隐秘角落”背后的少年有着“原生之痛”。

“虽然父母爱他,但方式方法不对,让他感受不到家庭的关爱,从而走入歧途。”在分析小飞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后,常州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田江春扮演起了小飞的“生命教练”,从个人和家庭两个视角,并行开展矫辅工作。一方面,为社矫对象小飞本人提供精准矫正服务,另一方面,则对他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之前我一直以为儿子暴躁易怒只是他的情绪问题,还因此经常数落、埋冤他,现在我知道了,他是用破坏性行为来呼喊对爱的渴望。”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家庭教育指导后,吴女士恍然大悟,并遵循田江春建议,在儿子解矫的那一天,用一封信表达对儿子的爱及期待。

在西夏墅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对象中,小飞的转变并不是个例。在常州市心理学会等社会力量参与、协助、引导矫正教育之下,越来越多的“小飞”顺利解矫,人生得以全新启航。

38岁的陈某某因交通肇事,成为社区矫正对象。在各方工作人员的真情相助下,陈某某不仅重新获得工作机会,家庭氛围也进一步好转,这也让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从此,陈某某在社区矫正活动中,不仅严格自我约束,还主动担任起矫正劝导员,协助司法矫正人员做好其他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陈某某的转变令检察干警由衷欣慰,根据社区矫正监督规定,及时建议司法部门对其监管级别由严管变为宽管。

自2021年起,西夏墅司法所在全市首创“政府+社会公益组织”工作模式,与常州市心理学会合作开展“心航家园”公益项目,确立“司法干部+心理咨询师+家属代表+社工+网格员”的帮扶机制,创新“社区矫正平行线”工作法,在入矫、矫中、解矫三阶段,组织心理咨询师对应实施“心”关系、“心”干预、“心”启航的个性化帮扶,有效破解专业力量不足、教育改造手段单一、工作机制落后等瓶颈问题,打造社区矫正帮扶服务“精品工程”。

“‘入矫第一课’,我们会根据矫正对象犯罪类型、犯罪动机、家庭关系、社会支持、心理情绪等特点,打造个性化矫正方案,在生活上伸出援手、在工作上提供帮助,用心温暖、用爱矫治,帮助他们完成心灵救赎,更好、更快地回归社会。”田江春说,期间,他们也会让社矫对象家庭成员一起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构建社矫对象的家庭支持系统,提高矫正工作效率和质量。

据西夏墅镇政法局局长袁文明介绍,截至今年3月份,西夏墅司法所已累计制定个性化“一人一志愿服务计划”66份,组织参与社区矫正对象515人次。

编辑:曹力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