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盐阜报人征文丨我的三次紧急采访

2023-04-25 09:14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姚梦 字号: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记者应该是一听风声立刻出动,紧张刺激快节奏,铁肩大胆写文章。但实际上,如果经常这样,谁也吃不消。在我的印象中,从业17年里,感受最深的紧急采访,大概有三次。

第一次是2006年夏季。彼时盐城大市区防洪圈尚未建成,连续几天暴雨,地势较低的老旧小区就会受淹。在没有智能手机、网络论坛刚刚起步的年头,新闻媒体承载着“上传下达、下传上达”的作用,哪里被淹了,媒体的报道不但能让上级领导了解实情,也能起到督促有关部门尽早抢险的作用。

那时我刚进报社没满4个月,还是见习记者,经验浅能力低,重活儿急活儿不会派到我头上,主要负责接听新闻热线。那天风急雨大,采访部同事都出去了,只剩下我一人值守。此时突然接到新闻爆料,小海新村因为连续几天暴雨,所有道路都被淹没。我当时想都没想,只身一人冒雨前往。

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小海新村地势较低的地方早已汪洋成泽,废纸、塑料袋、菜叶子以及各种杂物,在浑浊的水面漂浮。致电报社的报料人,穿着雨靴打着伞在水的另一头朝我招手。我选择最近的路,直接蹚水过来,没曾想水竟然漫过小腿。接上头了,报料人才说:“你怎么趟过来呢?雨太大,公共厕所化粪池倒灌,这水不卫生,我们都不敢出门。”

第二天,小海新村厕所化粪池倒灌的新闻图片见报了,相关部门当天就派人前去排涝,解决了当地居民出门难的问题。我心里挺高兴的。

小海新村这次,其实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紧急采访。但对于我来说,是采访生涯第一次比较急迫的事。在我看来,真正意义上的紧急采访,不在于事情有多大多急,而是新闻现场瞬间即逝,必须抢时间。2013年1月寒潮来袭,市救助站紧急寻找无家可归者并展开救助。无意间发现一名少数民族小伙子流落街头、衣食无着。接到消息后,我立刻驱车前往救助站。因为救助站工作实在太忙,站里决定赶在寒潮到来之前,将小伙子送到目的地。直觉告诉我,这里边有故事,去得迟了就赶不上了。

经过一番详细的采访,原来这是一位维吾尔族兄弟。小伙子搭乘火车途经盐城,下来抽根烟的功夫,火车带着行李走了,他身上只有5元钱。由于语言不通,小伙子徒步走了很久,实在没力气了,就露宿在迎宾公园长椅上。5元钱买了一包方便面,渴了到卫生间里喝点水。救助站工作人员找到时,他已经挨到极限。在经过短暂的救助后,小伙子吃了馕喝了水,整体状况慢慢好转。救助站通过多方打探,找到了小伙子在镇江的亲戚。当即决定立刻将其送过去。这段故事后来被我写成通讯《11小时救助维族兄弟》,获得了全国晚报最高奖赵超构新闻奖的特等奖。

事后想来,如果我有事耽搁一两个小时,大概就采访不到如此生动的内容了。这也是为什么时效性是新闻最重要属性的原因吧。在此后的采访岁月中,抓时间、抢时间、尽快采写尽快发,成了我时时刻刻要注意的事项。

2016年6月,“6·23”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当天傍晚,突然接到报社群发的短信,所有记者立刻收拾好衣物,赶到报社集中待命,准备紧急采访。当时我二话没说,立刻收拾行装,赶回报社,甚至没来得及跟家人说清楚事由。

事态很紧急,赶到报社时,第一批记者已经出发。等到当晚八点多钟,前方传来的消息依然有些模糊。我们几位年轻记者商量了一下,“先抢现场去采访,怎么刊发回来再说。”于是,我和刘君健、顾善济、李永宁四人开车,直接赶往风灾受灾地点。

赶到阜宁县陈良镇一处受灾点时,已经过了23点。天上下着小雨,路边站满了受灾的群众,武警部队刚刚完成第一次搜救。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志愿者,源源不断地运来各类物资。我们参与了武警部队的第二次搜救,偌大一个村庄,在龙卷风的袭击下,几乎被扫平了,令人感慨不已。但也因此感受到当下社会的向心力和动员能力。

回到报社已经是凌晨5点,通宵采访一夜未眠,我们四人拍了一张合影。大家都说,只有现场采访,才能看得更多、感受更多。这趟太值了!

(作者2006年入职盐阜大众报,现担任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社事融媒部主任)


编辑:王丽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