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听 | 长篇报告文学《东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样本》选读

2023-04-08 21:13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字号:

拓荒“十八勇士”(1)

凌敏/诵读

袁微星/音频制作

在东台市档案馆,珍藏着一份纸张已经发黄的铅印文件,这份打给上级部门的《关于申请设立国营东台林场的请示》文件,记录和见 证着20世纪60年代中期,盐城黄海滩涂发生的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1965 年 8 月,为改善沿海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坚固海堤和预防 台风,同时也为了保护并利用好宝贵的滩涂资源,盐城东台规划在沿 海滩涂几万亩盐碱荒滩上建立一座林场,以期在黄海岸边打造一道绿 色屏障,开创盐碱荒滩上大规模人工植树造林的人间奇迹。

这个规划,得到了上级批准。在这里,我把在黄海滩涂创办林场 视为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可能不少人会反问:难道开创“煮 海为盐”不具有划时代意义?难道“废灶兴垦”不具有划时代意义?

是的,我承认,“煮海为盐”与“废灶兴垦”的先后勃兴,在盐城黄海滩涂史上确实具有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可是,细细梳理黄海滩涂开发史,我们会显而易见地发现,无论是“煮海为盐”,还是“废 灶兴垦”,人们对滩涂的开发利用,都免不了成为“利字当头”的经 济行为。而以在黄海滩涂上主动植树造林为肇始,人类对滩涂的开发利用,已突破了数千年来的经济行为窠臼,自觉地转变为“湿地修复”的生态行为。

这难道不具有划时代意义吗?我认为具有!

这个划时代的意义,体现在工业文明(假设制盐业为工业)向生 态文明的转变上。

生态作家李青松对黄海滩涂的植树造林有这样的总结:“尽管创办 林场的早期,人们仍存有利用荒滩植造经济林,以期缓解经济困难时 期木材等物资紧张的倾向性,但以生态的方式保护和利用滩涂,其对 生态的倾向性远高于对经济的倾向性。”他认为,盐城人此举是“生态还债”。

的确如此。无论是过去的“煮海为盐”还是“废灶兴垦”,人类 都是以占有、索取为目的,而植树造林则具有一定的偿还功能,这不 是“生态还债”又是什么呢!

在时间的轴线上, 纵观中华民族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明史、 五千年的文化史,人类文明和文化所取得的进步,难免不以破坏或占 用生态环境为代价,这也是历史进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这就是历 史的逻辑。只有当人类的文明和文化进阶到一定的高度,人们面对环 境所做出的思考和抉择才会是:如何把这种破坏降到最低值,以期达 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从这个维度上观照人类主动的植树造林,这无疑是人类文明和文化进步的一个标志。

而且,东台林场的创立,无意间为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在黄海边的汇聚揭开了序幕。

编辑:胥文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